2.2 红烛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 红烛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7 09:4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红烛 同步分层作业
单选题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意境与意象一样,是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中总结出来的审美范畴,也是传统文艺理论和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因而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在为“情思”寻找和创造合适的载体。透过载体,所抒发的是情感,是心灵——作品发言人(如游子、思妇等)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
①在意象和意境中,当然要描绘大量的景象、物象、事象乃至于人物形象
②当然,在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关系中,也有侧重,即矛盾的主导方面是主观,是主体的心灵
③或者干脆就是由心灵幻化出来的
④因而都是主客观的统一:情与景、心与物、意与象、意与境的统一
⑤这就是,它们都是作家根据抒情传意的需要而从生活中选择、提炼出来的
⑥但这些都不是作家着意表现的中心,作家的目的不是为它们本身留影造像
A. ⑤③④②①⑥ B. ②①⑥⑤③④
C. ⑤③①⑥④② D. ②①③④⑤⑥
2.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①红烛啊!这样的红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一比,可是一般颜色?
②红烛啊!是谁制你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③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采——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④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⑤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
⑥红烛啊!世人造就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⑦红烛啊!流罢!你怎么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
⑧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⑨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一比,可是一般颜色?”这几句诗以问代答,表明诗人有一颗赤诚的心。一个“吐”字写出诗人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B. ②③两节诗用设问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诗人的觉悟,也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C. ⑤至⑦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表明要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的美好意愿。
D. 第④节诗人用对红烛的寄语勉励世人,迅速觉醒,冲破精神枷锁,走向光明。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典诗文中的“扁舟”意象“扁舟”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承载着中国古代文人淡泊世事、悠然自得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扁舟情结。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史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里的“扁舟”有隐遁之味,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扁舟”在古代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只小船,它随着无数文人跌宕坎坷命运的无限延伸,演化为一种绝处逢生的处世观。在儒家提倡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支配下,古代文人或积极入世,或隐身出世。对于潦倒困厄的人来说,“扁舟”是他们寻求再生的一支苇草。
“漂泊”是古代知识分子的宿命,也是“扁舟”意象的基本蕴含。古代知识分子或为生、或为科举、或被放逐,他们背井离乡,天涯漂泊,充满无尽的羁旅乡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诗句,其中“扁舟”承载着游子无尽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情。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出现得最频繁,表现漂泊思乡的意绪也最强烈。他诗中的“扁舟”意象,承载着诗人生活的苦难和不幸,是古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历尽艰辛典型写照。
“扁舟”意象的另一典型蕴含是“自由”。庄子说“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现实有太多压抑和束缚,他们渴望在“扁舟”中获得精神的自由。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这一意境,表达了他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的强烈愿望。张孝祥的《念奴娇 过洞庭》以温和沉浸的心态,表达了与苏轼同样的心境:“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一条小船附着于万顷碧波之上,在碧波中自由自在地轻漾,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和自由精神。
隐居是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归宿,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扁舟”意象中既蕴含着他们人生的理想与期冀,也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苦和灵魂的呼唤。范蠡是古代文人功成身退的典范,但更多人却是因仕途坎坷和无奈而萌生隐居念头,使“扁舟”成为他们仕途失意而隐居的一个意象。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的诗句,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表明了他在现实压抑下,欲放浪江湖,过隐逸生活的强烈愿望。
在常见的“扁舟”意象中,无论是矢志漂泊,还是追求自由,抑或是失意隐居,无不是中国古代文人心路历程的写,虽蕴含仕途坎坷失意的无奈与消极,但为后世树立了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光辉典范。
(有删改)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杜甫诗中的“扁舟”意象,最强烈地表现了漂泊思乡的意绪,蕴含着作者生活的苦难和不幸。
B. 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C. “扁舟”意象蕴含着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失意的无奈选择及功成身退的理想,成为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D. 常见的“扁舟”意象蕴含了古代知识分子忧国爱民、愤世嫉俗、自由洒脱的情怀,也流露出了仕途坎坷失意的倾诉。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B. 闻一多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发表第一首新诗《死水》。
C. 闻一多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D. 闻一多是我国新诗格律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新格律诗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所谓“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所谓“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所谓“建筑美”,指的是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5.下列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揳入”的“揳”,同“楔子”的“楔”。
B. “摈弃”的“摈”与“摒弃”的“摒”,读音不同,意思相近。
C. 云蒸霞蔚,也说“云兴霞蔚”,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D. “律吕”和“黄钟大吕”都代指音律。
6.下列文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他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现实主义风格。
B. 闻一多,是新月派的奠基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红烛》是他的第一部诗集。
C. 昌耀,原名王昌耀,现代诗人,代表作有《河床》《意绪》《划呀,划呀,父亲们!》等。
D. 雪莱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有《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等。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郭沫若的诗集《红烛》是中国新诗奠基之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中“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是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表现。
B.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其代表作。
C. “建安风骨”指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等人的作品所具有的风骨遒劲、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曹操《短歌行》即体现了这一风格。
D.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思想家。他发展了儒家思想,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8.下面词语的字形和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慰 藉(jiè) 洪涛 白浪涛天
B. 罅隙(xià) 衷心 言不由衷
C. 荫蔽(yìn) 脂膏 病入膏肓
D. 着急(zhāo) 嚣鸣 远离尘嚣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2)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________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3)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________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4)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 品位 流传 灌注 揣摩 B. 品位 留传 贯注 揣摩
C. 品味 流传 贯注 揣测 D. 品味 留传 灌注 揣测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言。东汉王充将“意”与“象”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曹魏时代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有“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一段文字,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的“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义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春天的优美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边塞的崇高形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芜杂的东西都被过滤掉了,所以说是情中景。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借景言情”。所谓借景言情,就是用形象说话。当然也并不是说生活中任何一种形象都能引起美感,只有艺术家在自然形象中抓住选择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才能引起人的美感。
李方膺有两句诗“疏枝横斜千万朵,会心只有两三枝”。这会心的两三枝就是以情写景的结果,这两三枝是最能表达艺术家感情的两三枝。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在这里,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表现思想感情的需要可以对自然形象进行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
意境是一种创造。在意境中所使用的语言、色彩、线条都很富有表现力,既表现了情感,也描绘了景色的美。“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个“闹”字,就体现了运用语言的技巧,这个“闹”字好在哪里呢 好就好在它既反映了春天杏花盛开,雀鸟喧叫,自然从寒冬中苏醒,一切都活跃起来,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喜悦。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精湛的技巧才能达到情景交融。赞赏意境,同时也是赞赏艺术家的技巧。
意境中的含蓄,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主要特征(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要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余地,要相信读者是聪明的,可以根据形象提供的条件去掌握形象内容。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的感人的力量。
(摘编自杨辛、甘霖等《美学原理》)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作为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我国古典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中。
B. “意”与“象”融合并被引进文学领域,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因而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C. 文学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由情感到意象再到语言的转化过程,文学欣赏的过程则与之相反。
D. 飞禽走兽,山川河流,春花秋月,一旦被反映在艺术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客观存在,而成为了一种艺术语言。
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象”概念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晋代挚虞,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文学领域。
B.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创造意境,都经过了用情感过滤、筛选形象来营构意境这环节。
C. 艺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决定艺术家情感的特征。
D. 由于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郑板桥笔下的无根兰花,才能达成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的统一。
12.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意境“含蓄”这一特征的一项是( )
A. 《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 《深山藏古寺》:只画出在层峦叠嶂的山脚下,一老僧泉中舀水。
C.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D.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3.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14.请结合材料一有关“意、象、言”的相关论述,从文学欣赏的角度,试着分析下面诗歌中三者的具体体现。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
三、诗歌鉴赏
也 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拨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刷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一伞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15.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 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 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
C. 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 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16.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
B. 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
C. 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
D. 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四、语言表达
1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今,“减肥”两个字充斥在我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遗憾的是,一部分小伙伴天生就容易胖。
首先,胖的小伙伴体内可能有饥饿基因,它让你更容易胖,还让你减肥更困难。每个人体内都有饥饿基因, ① 。饥饿基因没有变异的人群,吃东西是为了生理需求,通过吃东西填饱肚子;饥饿基因发生变异的人群, ② ,从吃食物中获取乐趣。其次,我们身体里可能还存在着静止基因。肥胖症患者不是主观上不想动,而是多巴胺信号通路被阻断,进而使得运动量和能耗减少,最终引发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最后,肥胖的另一个天生原因是生命早期营养的问题。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营养跟不上,我们就会拼命地去获取能量,而这种短暂的适应可能会变成永久性的应答,让我们长大后更容易储存能量。
那为什么拼命运动, ③ ?一部分原因是脂肪减少而肌肉增加了,所以虽然体重没变,但是身材会变好;另一部分原因是能量补偿机制。所谓能量补偿机制,就是身体想各种方法努力维持能量平衡,尽量避免出现能量负平衡。
18.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文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红烛》)
B. “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王佐良《上图书馆》)
C.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鲁迅《拿来主义》)
D. 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
19.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红烛》)
(2)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的罅隙。(《峨日朵雪峰之侧》)
(3)即使我们能摈弃憎恨、傲慢和恐惧,我也不知,怎能接近于你的欢愉。(《致云雀》)
(4)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百合花》)
A. zhǐ qì bìng jiàn B. zhī xiē bìng jiān
C. zhī xiē bìn jiàn D. zhǐ qì bìn jiā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首句末尾说“意境与意象”“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据此可找出⑤语意与之衔接最紧,⑤中的“这”很明显承上文指代“特征”;②中有“这种主客观的统一”明显承④而来,②在④后;空格后面的“而是”前面应该有“不是”,恰好是⑥。综上分析,正确排序为⑤③④②①⑥。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D.第④节表达诗人牺牲自己,创造光明的新世界的决心。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3.【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它涂满了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错,文中第一段说“丝毫没有落魄江湖、身处世外的冷寂色彩”。
故选B。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等,又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B.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故选B。
5.【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和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理解词语时,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理解;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辨析词语的能力,主要从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语意等几个方面考虑。文化常识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律吕:从黄钟律标准音起,按照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十二律又简称“律吕”。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6.【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重点是作家风格,作品内容、手法、主题及文体特征与常用手法。大多与教材选文有关,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重点要有意识记,同时可以结合古诗文、成语、典故的学习予以积累。
A.《女神》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风格,不是现实主义。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贵在平时的积累,经常翻阅经典,遇到不明白的就请教和查证。也可以分类整理,便于查询和记忆。
A.《红烛》是闻一多的诗集。故A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和字形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A.“白浪涛天”应该是“白浪滔天”。故A错误。
B.正确。
C.“荫蔽”的“荫”读yīn。故C错误。
D.“着急”的“着”读zháo。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品味:品尝,感觉,感受的意思。品位:指格调,对事物的理解或欣赏水平。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灌注:浇进;注入。贯注:1.(精神、精力)集中;2.(语意、语气)连贯;贯穿。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指推想,估计,是对事物的发展及结局的判断和猜想。依据语境和词义,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为:品位、流传、灌注、揣摩。故A正确。
BCD错误。
故选A。
10~14.【答案】B、B、C、【参考答案】①首先提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论题;
②接着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意象”概念的演变与发展过程;
③然后具体分析“意象”在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的具体含义;
④最后强调“意象”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①言:作者运用反复和问句对红烛反复咏叹;
②象:抓住红烛烛色鲜红和烛身成灰的典型特征;
③意:意在赞美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牺牲奉献精神。
【解析】1. B选项“因而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错误。由原文“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可知,文中所陈述前后事实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选项强加了因果。
2. A选项“直到晋代挚虞,才把它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引入文学领域”错误。结合“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分析,应是南朝梁代刘勰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选项属于张冠李戴。
C选项“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决定艺术家情感的特征”错误。结合“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中,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分析,应是艺术家的情感特征决定作品中自然景物的特征。
D选项“由于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才能达成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的统一”错误。结合“郑板桥画一幅无根兰花图,画面上几朵无根无叶的兰花,偃仰横斜随风翻舞。这兰花的形象,正是艺术家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他对清代腐朽现实的不满和孤高的性格”分析,选项内容强加因果,选项属于强加因果。
3. C选项属于直抒胸臆,不符合文中“含蓄”的特征。
4.
第一段先介绍“意象”,说到“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先引出“意象”是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论题。
第二到三段按时间顺序讲述“意象”的演变与发展过程。第二段讲“意”和“象”演变过程。第三段讲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并且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第三段总述由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
第四段说到“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即具体分析“意象”在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的具体含义。
第五段是一个总结性的段落,总结“意象”的基本内涵,如“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及总结“意象”的作用,“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可或缺的”。
5.
由原文“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可知,这里面所说的“象”是指带有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的某些特征。闻一多的《红烛》,描写的对象是红烛,在这首诗中,红烛已经赋予了特殊的含义,这里面主要写红烛的颜色,“这样红的烛”,烛身成灰,“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
由原文“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可知,所谓的“意”是指作者借助客观物象要表达的情感。闻一多的《红烛》是要借助红烛来表达对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牺牲奉献精神的赞美。
由原文“从文学创作来看,即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欣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的‘意’”可知,“言”是将意象表达出来的方法。闻一多的“红烛”是要借助红烛的烛色鲜红和烛身成灰的典型特征,赞美红烛燃烧自己点亮世界的牺牲奉献精神,这首诗中两次写到“红烛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并且“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对红烛反复咏叹。
15~16.【答案】A、C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女立瑛三岁夭折时所作,即是为亡女而作,抒发的是哀痛之情,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故A正确。
2.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鉴赏诗歌意象的基本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诗句意思,了解意象的特点,并能够结合诗句内容,做出准确的推断。
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故C正确。
17.【答案】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解析】这是一道新闻类压缩语段题,解答此类题,可抓住新闻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进行压缩。就本题而言,围绕这些要素的关键信息有:①时间——2020年6月1日;②事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③意义——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将这些关键信息组合成简洁流畅的语句即可,同时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18~19.【答案】D、【参考答案】①只是有人会发生变异 ②吃东西是为了心理需求 ③体重却不能下降
【解析】1.
文中引号表强调。
A选项表引用。
B选项表特定称谓。
C选项表讽刺或否定。
D选项表强调。
2.
①结合“饥饿基因没有变异的人群”的语境可知,此处是说饥饿基因会发生变异,可填:只是有人会发生变异。
②结合“从吃食物中获取乐趣”的语境可知,此处是说吃东西是为了生理需求外,还有心理需求,可填:吃东西是为了心理需求。
③结合下文“一部分原因是脂肪减少而肌肉增加了,所以虽然体重没变,但是身材会变好;另一部分原因是能量补偿机制”的语境及问号的提示可知,下文解释拼命运动体重却不能下降的原因,此处可填:体重却不能下降。
20.【答案】C
【解析】
(1)“脂膏”的“脂”应读zhī;
(2)“揳入”的“揳”应读xiē;
(3)“摈弃”的“摈”应读bìn;
(4)“间歇”的“间”应读jiàn。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