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4)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2.下表为辽宋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
类别 内容
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 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
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 铜钱、金、银、铜、铁等金属,硫磺、硝、书籍
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 羊、骆驼、皮革、毛毡、盐、马具
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 马、粮谷
A.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程度加深
B.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宋辽间交流又对立的特殊关系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3.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4.下表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审吉:契丹古称)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太祖纪》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夏国传下》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章宗本纪一》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促政权稳定
C.与内地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5.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6.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
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某制度“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
8.“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9.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0.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每经历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之后,新建王朝在总体上说来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这可以用来说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
A.造成了皇朝的易姓换代 B.推动了王朝政策的调整
C.推动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D.建立了农民的革命政权
11.(2023·河南三门峡)《辽史·百官志》记载:辽太宗时,“兼制中国,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加速了辽的统一进程
C.便于获得汉人的支持 D.不利于弥合民族矛盾
12.(2023·广东湛江)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在猛安谋克内,军事首领和士卒间,尊卑不严,上至大元帅,下至百户,住食穿戴没有特殊差别。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论。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具有军事民主精神
B.保留了契丹民族的游牧传统
C.维护了金朝的统治
D.完全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二、综合题
13.(2023·山东潍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元修三史,“各与正统”
早在元世祖即位之初,已有修撰辽、金二史的动议。元灭南宋后,扩展为修撰辽、金、宋三史,但均“未见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元朝与辽、金、宋三朝的关系难以确定,说到底是元朝以何朝为正统的问题。
时人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仿唐修《晋书》体例,以宋为正统,辽、金为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另一种是效法《南史》《北史》的做法,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正统难定,撰述受阻。
直至元朝末年,大臣脱脱提出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至正三年(1343年),元顺帝发布了修三史诏:“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交翰林国史院分局纂修,职专其事……”。1344—1345年,辽、金、宋三部正史先后撰成。
——摘编自瞿林东《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
历史进程——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元修三史”作出合理解释。
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4)下表为研究者整理的元代部分家庭组建的情况。这体现出元代( )
丈夫 妻子
蒙古人秃忽赤 汉人刘氏
汉人王庆端 蒙古人也速真氏
畏兀儿人廉希宪 女真人完颜氏
回回人哈只哈心 汉人荀氏
汉人傅昱 契丹人耶律氏
A.不同民族的杂居 B.华夏文化的扩散
C.民族隔阂的消解 D.民族习俗的趋同
[解析] 据材料“当时部分家庭成员中,丈夫及其妻子分别来自不同的民族”,这说明多个少数民族处于杂居状态,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体现以哪个民族的文化为主体,故材料不能体现华夏文化的扩散,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只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通婚,不能说明民族习俗是否趋同,排除D项。
2.下表为辽宋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
类别 内容
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 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
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 铜钱、金、银、铜、铁等金属,硫磺、硝、书籍
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 羊、骆驼、皮革、毛毡、盐、马具
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 马、粮谷
A.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程度加深
B.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宋辽间交流又对立的特殊关系
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解析] 根据材料从贸易的类别可以看出,宋辽并立对峙,双方在贸易方面,都限制一些重要物资的贸易,反映了宋辽间交流又对立的特殊关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建化,故A项错误;从限制的商品可得出并不是互补性,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文化交流频繁,故D项错误。
3.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 )
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
[解析] 根据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采取汉人和契丹人分开治理的措施,体现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点,A项正确;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4.下表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审吉:契丹古称)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太祖纪》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夏国传下》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章宗本纪一》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促政权稳定
C.与内地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解析] 辽朝认为自己是炎帝的后裔,西夏仿效宋朝的政治制度,金朝效仿中原王朝的科举制,并以儒家典籍为考试内容,说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都认同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意图通过文化的认同实现政权的稳定,故选B项;辽夏金的做法是为了巩固统治,而非加速封建化,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辽夏金对中原文化的效仿,没有涉及交流,排除C项;追述华夷共祖只符合辽朝的情况,排除D项。
5.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宋、西夏和金都下令种植桑树和枣树以表现仁政,由此可知他们在政治层面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是文化认同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认同,不是疆域拓展、民户管理和政权认同,排除A、B、D三项。
6.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 )
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
[解析] 根据材料“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可知,元朝建行御史台监察行省,江淮行省“欲专肆”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说明行御史台能够更好的监察地方,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 B项正确;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地方吏治问题解决程度,排除C项;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某制度“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
[解析] 据材料信息“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明、清所承袭”“中央临制地方”结合所学可知,相关制度是行省制,D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这些信息,排除。
8.“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表明元朝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即加强了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为C项;积贫积弱为宋朝的情况,不是元朝,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割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因俗而治(根据当地的风俗来治理)的治国理念,排除D项。
9.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解析] 材料反映了行省掌握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但是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权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与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了行省拥有地方的经济、军事和行政等大权,“缺乏实际权力”的表述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材料中反映了行省不具备官吏的选用与军队的调用权力,因此“权力集中专断”的表述不合题意,故C项排除;材料中主要反映的是行省的权力范围,“君主专制得以加强”不合题意主旨,故D项排除。
10.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每经历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之后,新建王朝在总体上说来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这可以用来说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
A.造成了皇朝的易姓换代 B.推动了王朝政策的调整
C.推动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D.建立了农民的革命政权
[解析] 据材料 “……每经历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之后,新建王朝在总体上说来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可知每个新王朝的建立,为避免阶级矛盾的激化,都努力发展生产,减轻对人民的剥削,B项符合题意; A项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没有体现“推动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建立农民的革命政权”,C、D两项错误。
11.(2023·河南三门峡)《辽史·百官志》记载:辽太宗时,“兼制中国,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和北面官),以国制(辽固有的制度)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B.加速了辽的统一进程
C.便于获得汉人的支持 D.不利于弥合民族矛盾
[解析] 根据题意,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对汉人的统治采取了因俗而治的方式,有利于缓和与汉人之间的矛盾,进而获得汉人的支持,C项正确;南北面官制度与行政效率的提高没有关系,排除A项;辽没有完成统一,排除B项;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广东湛江)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在猛安谋克内,军事首领和士卒间,尊卑不严,上至大元帅,下至百户,住食穿戴没有特殊差别。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论。据此可知,这一制度( )
A.具有军事民主精神
B.保留了契丹民族的游牧传统
C.维护了金朝的统治
D.完全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猛安谋克内,成员地位相对平等,遇事集体讨论决定,带有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残余,具有军事民主的精神,A项正确;猛安谋克制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的组织,保留的是女真族的游牧传统,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猛安谋克制度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作用,不能得出维护金朝的统治,排除C项;猛安谋克制度具有游牧民族特色,唐朝并没有类似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二、综合题
13.(2023·山东潍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元修三史,“各与正统”
早在元世祖即位之初,已有修撰辽、金二史的动议。元灭南宋后,扩展为修撰辽、金、宋三史,但均“未见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是元朝与辽、金、宋三朝的关系难以确定,说到底是元朝以何朝为正统的问题。
时人有两种主张:一种是仿唐修《晋书》体例,以宋为正统,辽、金为载记(旧史为曾立名号而非正统者所作的传记);另一种是效法《南史》《北史》的做法,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正统难定,撰述受阻。
直至元朝末年,大臣脱脱提出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至正三年(1343年),元顺帝发布了修三史诏:“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交翰林国史院分局纂修,职专其事……”。1344—1345年,辽、金、宋三部正史先后撰成。
——摘编自瞿林东《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
历史进程——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元修三史”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 解释: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了空前统一;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为确立元朝正统地位,按“三国各与正统”的方案编修了辽、宋、金三史。
辽、金、宋的“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为元朝统治提供了借鉴,反映了元与辽、金、宋的继承关系;只讲辽、金、宋朝代称谓,不讲民族界限,反映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强调元朝“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突出了元朝的正统地位。
“元修三史”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中国观,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直至元朝末年,大臣脱脱提出了辽宋金‘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局面,形成了空前统一;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为确立元朝正统地位,按“三国各与正统”的方案编修了辽、宋、金三史。根据材料“三国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以见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交翰林国史院分局纂修,职专其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金、宋的“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为元朝统治提供了借鉴,反映了元与辽、金、宋的继承关系;只讲辽、金、宋朝代称谓,不讲民族界限,反映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增强;强调元朝“祖宗盛德得天下辽、金、宋三国之由”,突出了元朝的正统地位。综上所述,“元修三史”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改变了传统的中国观,有利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