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2.(2023·江苏·2)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3.(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4.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6.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7.(2024·广东新高考调研)《魏书·乐志》记载:孝文帝搜求古乐,“垂心雅古,务正音声”,命中书监高闾与太乐“详采古今,理定雅乐”。直到精通江左文化的王肃的到来,才最终为孝文帝完成了此心愿。孝文帝上述举措旨在( )
A.打击北方门阀士族的势力
B.以雅乐取代游牧民族俗乐
C.学习南方士族的先进文化
D.以艺术融合促进政治认同
8.(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测试)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华夷观发生根本改变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9.据研究,汉代的察举制,要求首先进学校读书,获得补吏后,才可以被察举。而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这说明( )
A.士族门阀的世袭特权具有法律制度保障
B.门阀士族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撑
C.魏晋以来的门第社会起源于汉代察举制
D.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西汉时期
10.下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时间 户数 口数
东汉 157年 10 677 960 56 486 856
魏 263年 663 423 1 466 423 4 432 881 7 672 881
蜀 263年 280 000 940 000
吴 280年 523 000 2 300 000
A.自然灾害多发 B.佛教在中国盛行
C.专制皇权衰落 D.豪强士族的发展
11.(2024·揭阳高三月考)《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
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
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
12.(2024·南粤名校高三联考)有学者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明( )
A.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
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
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基本上是分族聚居的格局,即汉族(华夏族)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别集中分布在周边各个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各族的分布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由游牧而定居,多数从事农耕业。而自东晋南朝以来,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从山谷中迁出,在与汉族杂居的过程中,经济、文化和生活风俗上的差异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中原汉族在生活习惯和习俗文化方面也在悄然变化。
魏晋以来,中原地区汉族为避战乱大批迁往辽东、河西等边疆地区和江南地区,不仅使当地的劳动人手大大增加,而且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对于开发当地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伍晓晴《魏晋南北朝
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等
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方向,并阐述其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
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
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解析] 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自耕农数量反复,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族势力,官员也不一定是世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的变化,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开发土地是其客观作用,排除D项。
2.(2023·江苏·2)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省幽、并州,以其郡国并于冀州”,裁撤本为孙权控制的交州。至建安二十四年,将全国州数始终维持在九个。曹操复古改制的实践体现了( )
A.魏国在三国中占据优势
B.“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传承
C.东汉朝廷政令执行通畅
D.地方行政层级持续变化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下诏恢复古代九州之制,体现了曹操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国的对比,排除A项;东汉政权当时已名存实亡,排除C项;曹操的改制并没有持续下去,排除D项。
3.(2023·湖南高考·3)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解析]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结合所学可知,北魏政权统一北方,尤其是孝文帝改革,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因此南北政权都有利于对华夏文化的认同,B项正确;材料反映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的比较,排除A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排除D项。
4.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汉代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广人稀,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民南迁,江南地区逐渐发展成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区,D项正确;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区,排除A、B、C三项。
5.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C.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 根据“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可得出汉族的生活习惯中有很多少数民族的内容, 体现了民族间的交融,C项正确;材料与百家思想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不是人口的流动,也不是地方的物产,排除B、D两项。
6.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 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专制皇权的弱化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东晋时期与西晋时期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出身高门士族和宗室、外戚的比例进一步增加,据所学可知,高门士族和宗室、外戚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实力派,因此这些实力派比例的进一步增加无疑会对皇权构成巨大的威胁,D项正确;据材料无法体现士族擅权,排除 A项;虽然材料中东晋与西晋相比,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中出身高门士族的比例在增加,但是两晋时期参与决策的中央官员数量不一定相等,因此,光看比例无法得出豪强势力膨胀,排除B项;C项说法相反,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项。
7.(2024·广东新高考调研)《魏书·乐志》记载:孝文帝搜求古乐,“垂心雅古,务正音声”,命中书监高闾与太乐“详采古今,理定雅乐”。直到精通江左文化的王肃的到来,才最终为孝文帝完成了此心愿。孝文帝上述举措旨在( )
A.打击北方门阀士族的势力
B.以雅乐取代游牧民族俗乐
C.学习南方士族的先进文化
D.以艺术融合促进政治认同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效仿汉族文化进行改革,学习古乐并获得部分江左汉族人士的认可,以使鲜卑政权得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认同,从而达到稳定政治秩序的目的,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打击北方门阀士族势力,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孝文帝对于古乐的追求,没有明确其对鲜卑传统俗乐的具体态度,排除B项;学习古乐是向汉族学习先进文化的内容而非目的,排除C项。
8.(2024·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测试)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政权对峙中,南朝认为北朝的民族政权是非正统的,用“魏虏”“索头”等称呼北魏民族;而北朝所著史书,认为正统乃属北方,北魏地处中原,是真正的正统文化所在地,而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华夷观发生根本改变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南北朝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统,对方是蛮夷,说明他们都认同了传统的华夷观,反映了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族观念,和儒家思想无关,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南北朝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统,对方是蛮夷,说明传统的华夷观未发生根本改变,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伴随着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依然持续,排除D项。
9.据研究,汉代的察举制,要求首先进学校读书,获得补吏后,才可以被察举。而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这说明( )
A.士族门阀的世袭特权具有法律制度保障
B.门阀士族成为皇权的重要支撑
C.魏晋以来的门第社会起源于汉代察举制
D.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西汉时期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汉代察举制“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即魏晋的门第社会可溯源到察举制,故选C项。士族门阀世袭特权的制度保障是九品中正制,排除A项;题干未见门阀士族与皇权的关系,排除B项;“萌芽于”与题干中“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相悖,排除D项。
10.下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据当时官府户籍统计所得约数)。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时间 户数 口数
东汉 157年 10 677 960 56 486 856
魏 263年 663 423 1 466 423 4 432 881 7 672 881
蜀 263年 280 000 940 000
吴 280年 523 000 2 300 000
A.自然灾害多发 B.佛教在中国盛行
C.专制皇权衰落 D.豪强士族的发展
解析:选D。据表格信息可知,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数和口数大幅减少,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后期豪强士族势力发展迅速,因庄里有大量的依附民,不纳入国家户口,D项正确。
11.(2024·揭阳高三月考)《丧服》本属于《仪礼》中的一篇,东晋时成为显学,南迁士族依丧服就可以辨识门第品流和血缘亲疏。他们还对朝廷的礼乐、舆服、仪注等所谓“衣冠文物”极为重视。当时的大诗人孙绰曾说“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这一现象源于( )
A.儒学受到佛道挑战
B.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C.门阀士族日益衰落
D.东晋维护正统的文化需要
解析:选D。据材料“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之间为了争夺中华正统地位,纷纷采取措施树立自身的正统观,东晋则利用礼仪规范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故选D项。解决佛道对儒学的挑战不是其根源,排除A项;南北方文化交流不是东晋“极为重视礼仪”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东晋时期门阀政治达到巅峰,排除C项。
12.(2024·南粤名校高三联考)有学者说:“南北朝本是一个病的时代。此所谓病,乃指文化病。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说明( )
A.南朝门阀士族制度是历史倒退
B.北魏改革促进“以夷变夏”
C.北朝政治改革为隋唐全盛奠基
D.南朝玄学不利于文化发展
解析:选C。根据材料“若论文化病,北朝受病较南朝为浅,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可知,该学者认为北朝的文化病较南朝为浅,新生的希望在北朝,这是因为北朝的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为隋唐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前,我国的民族人口分布基本上是分族聚居的格局,即汉族(华夏族)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则分别集中分布在周边各个地区。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各族的分布形成犬牙交错的状态。
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由游牧而定居,多数从事农耕业。而自东晋南朝以来,南方的少数民族逐渐从山谷中迁出,在与汉族杂居的过程中,经济、文化和生活风俗上的差异逐渐消失。同时,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中原汉族在生活习惯和习俗文化方面也在悄然变化。
魏晋以来,中原地区汉族为避战乱大批迁往辽东、河西等边疆地区和江南地区,不仅使当地的劳动人手大大增加,而且为当地人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对于开发当地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伍晓晴《魏晋南北朝
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等
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方向,并阐述其影响。
解析:第一小问方向,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得出;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迁徙对民族布局、民族交流、经济发展等角度分别阐述,然后总体概括其影响即可。
答案:方向:北方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迁徙;中原汉族向南方和边疆地区迁徙;南方少数民族由山区向平原地区迁徙。影响:经过民族迁徙,各民族杂居,改变了民族布局;各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方面相互学习和交流,减少了民族间的差异;中原地区汉族向南方和边疆地区迁徙,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和边疆地区的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和社会发展,为后来隋唐时期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