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2.(2024·福州)清康熙朝至乾隆五年(1740年)编纂完成了《大清一统志》,该志“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奇。……宪古证今,眉列掌示,图以胪之,表以识之”。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
A.利于强化疆域空间认知
B.有助于解决边界领土争端
C.拓展了清朝前期的疆域
D.表明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
3.(2023·辽宁·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4.(2023·海口)下表为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由此可知当时( )
内容 出处
奏折1 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以便文移以重军务事 雍正7年(1729年)川陕总督岳钟琪
奏折2 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处防兵就便查察 乾隆54年(1789年)成都将军鄂辉
奏折3 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 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事大臣阳春
A.行政体系完备 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
C.对外战争频繁 D.封建统治危机初显
5.(2023·北京·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6.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7.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 B )
A.中央集权制度的连续不断
B.多民族的交融与统一
C.历代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
D.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
8.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D )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9.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 B )
A.瓷器质量的骤降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技术创新的停滞
D.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10.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C )
A.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
B.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C.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D.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11.清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时期“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以下关于这两种记载说法正确的是( B )
A.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B.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控制严格
C.清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D.清政府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
12.“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良机,备受后人抨击。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措施的初衷是( C )
A.保护原有的经济结构
B.保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防止外来势力的干扰
D.走独立自主的民族道路
二、综合题
13.(2023·山东菏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保守、落后、封闭不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内容,也不是明清时期对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会标签化为“闭关锁国”,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对外政策。
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的,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客观历史事实。明清朝廷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完全关上中国的大门,用“闭关”加以概括不符合历史实际。“限关”是自主行为,其动机是维护国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对外部袭扰,特别是面对西方殖民侵略威胁时,采取的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
中西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中西文化交流持续发展,中学在西传,西学在东渐。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自主限关”的观点?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理由。
14.(2023·湖南衡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上, 出现了几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治世”“盛世”时期,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清“康乾盛世”等等。三个典型的“治世”“盛世”时期,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居安思危,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缓和矛盾,取信于民,从而有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在“治世”“盛世”的初期,生产都不是高度的发展,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如解放奴婢,驱民归农,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摘编自裘斌 《中国古代 “治世”
与“盛世” 成因探析》
材料二 康乾时期, 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盛世“光环”之下,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和珅、王亶望都是这一时期巨贪的代表。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1796 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清政府花费了1亿2000万两白银才将其平定下去。随着“闭关锁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
——摘编自唐博 《深度探秘:
“康乾盛世”的AB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世”“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着何种危机。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选择题
1.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解析] 南书房行走实质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不属于正式官职,但是却常伴皇帝左右,而户部侍郎是官员在中央政府的任职,二者相比,“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等于是在借助皇帝的权威来行事,所以反映了清朝前期君主的高度集权,故选A项;材料主旨是要表达周兴岱更愿意使用“南书房行走”来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相比之下不愿用“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的身份,官员俸禄并不是材料的主旨,且材料根本没有提到官员俸禄是否入不敷出,排除B项;材料中是在拿“南书房行走”与“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作比较,来突出皇帝的高度集权,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中央吏治是否混乱的问题,而是提到官员借助皇帝的权威为自己谋利问题,排除D项。
2.(2024·福州)清康熙朝至乾隆五年(1740年)编纂完成了《大清一统志》,该志“自京畿达于四裔,为省十有八,统府州县千六百有奇。……宪古证今,眉列掌示,图以胪之,表以识之”。据此可知,这一举措( )
A.利于强化疆域空间认知
B.有助于解决边界领土争端
C.拓展了清朝前期的疆域
D.表明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
[解析] 由材料可知,《大清一统志》是清代官修地理总志,以“图”“表”标识,这有利于人们直观地认识本国的疆土范围,有利于强化疆域空间的认知,A项正确;边界领土争端不会因一方进行标识而解决,排除B项;该志是对已有疆域的记录,并不能拓展疆域,排除C项;国家主权意识是近现代的产物,排除D项。
3.(2023·辽宁·5)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
A.加强中央集权 B.维护国家一统
C.调整民族关系 D.规范文书体例
[解析] 材料中乾隆皇帝的谕旨是要求在文书中不得用“蒙古”“汉人”称呼蒙古族和汉族,而应称“蒙古”“内地”,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其意在维护国家一统,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蒙古族和汉族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而不是调整民族关系,排除C项;规范文书体例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D项。
4.(2023·海口)下表为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由此可知当时( )
内容 出处
奏折1 为(征战准噶尔)沿边口外均应照例添设驿站,以便文移以重军务事 雍正7年(1729年)川陕总督岳钟琪
奏折2 驻藏大臣应每年亲历后藏一带巡查,并将该处防兵就便查察 乾隆54年(1789年)成都将军鄂辉
奏折3 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 嘉庆五年(1800年)阿克苏办事大臣阳春
A.行政体系完备 B.边疆治理水平提升
C.对外战争频繁 D.封建统治危机初显
[解析] 根据材料“雍正至嘉庆时期部分被批准的奏折……征战准噶尔……驻藏大臣……新疆地方鼓铸乾隆钱二成,嘉庆钱八成,一体行用”可知,雍正至嘉庆时期,通过军事手段、设置官员、统一货币等手段,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提升了清朝时期的边疆治理水平,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行政体系完备的信息,排除A项;对外战争频繁,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封建统治危机的信息,排除D项。
5.(2023·北京·5)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
6.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 材料叙述的是在清代定居在台湾的福建籍宗族回乡请祖先牌位的历史事实。其实,这反映出的是中国人浓郁的宗法情结,宗法情结是中国人思想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生活稳定的时候台湾人才会回大陆来请祖先牌位,说明它们在台湾已经定居下来,因此选择B项;A项本末倒置,族谱的修订没有移民也会进行,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从材料中看出内地宗族整体开始迁移台湾,排除;D项说法与材料表达含义相反,既然能回乡请祖先牌位,说明交流没有受阻,排除。
7.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 B )
A.中央集权制度的连续不断
B.多民族的交融与统一
C.历代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
D.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 由材料信息“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可知,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各个民族的交流、融合和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央集权制度、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以及复杂地理环境,故A、C、D三项错误。
8.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D )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知内阁已经名存实亡,不可能权力得到加强,排除A项。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品级不高,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本身无决策权,不能等同于宰相,而且早在明朝初期已经废除宰相制度,排除C项。结合所学,乾隆从裁撤军机处到恢复军机处,关键在于军机处有利于皇权加强,故选D项。
9.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年的鼎盛时期。“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 B )
A.瓷器质量的骤降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技术创新的停滞
D.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解析] 清朝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答案选B项。A、C两项中的“骤降”“停滞”说法绝对,排除;D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0.乾隆皇帝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当时的官员巡视西藏时也指出“边氓(民)之气宜静不宜动,此等番民羁縻之足矣,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C )
A.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
B.实行民族分化和歧视的政策
C.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D.加强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 乾隆认为“西藏乃极边之地,非内地可比,其生计风俗,自当听其相沿旧习,毋庸代为经理”。意思是乾隆已经认识到西藏地区与中土风俗不同,应当根据本民族习惯因地制宜,清代通过尊重差异的民族政策较好地解决了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故C项正确,B项错误;“招募垦田,患有不可胜言者”说明在西藏地区推广农耕生产方式存在隐患,A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1.清顺治年间颁布“迁海令”,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而到了雍正时期“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以下关于这两种记载说法正确的是( B )
A.清政府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B.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但控制严格
C.清政府放弃了海禁政策
D.清政府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
[解析] 从“雍正时期虽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允许浙江“一体贸易”,可知清政府一度开放海禁,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外贸易由官方垄断,A项错误;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贸易的限制,不能体现“禁止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排除D项。
12.“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良机,备受后人抨击。明清政府推行这些措施的初衷是( C )
A.保护原有的经济结构
B.保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C.防止外来势力的干扰
D.走独立自主的民族道路
[解析] 根据材料,考查明清政府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初衷,是指这些措施的直接原因,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出现倭寇,故政府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选C项。A项是政府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故排除A项。保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不是“海禁”的原因,故排除B项。D选项中走独立自主的民族道路与海禁无关,故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3.(2023·山东菏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保守、落后、封闭不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内容,也不是明清时期对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会标签化为“闭关锁国”,明清两朝中央政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对外政策。
明清时期,中国对西方的影响是广泛的,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这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客观历史事实。明清朝廷对中西交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性的,并没有完全关上中国的大门,用“闭关”加以概括不符合历史实际。“限关”是自主行为,其动机是维护国土安全、文化安全,是面对外部袭扰,特别是面对西方殖民侵略威胁时,采取的防御性自我保护策略。
中西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中西文化交流持续发展,中学在西传,西学在东渐。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
《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自主限关”的观点?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一:同意明清两朝政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对外政策。
理由:郑和下西洋展示的是明朝积极进取的对外交流政策;朝贡贸易;“海禁”政策只是限制本国人民出海贸易,并不是针对海外各国;新航路开辟后,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瓷器、丝绸、茶叶等大宗国际贸易繁荣;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一些欧洲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例如:利玛窦,“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历史现象同时存在;清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有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陆路贸易一直持续开展等。
(明清史实任意4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二:不同意明清两朝政府采取的是“自主限关”的对外政策。
理由:明初推行“海禁”政策,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多数统治者思想保守;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推行传统的华夷外交模式;清乾隆时期,更是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通商要求,四口通商转向广州一处通商,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小,严重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盛世之下潜伏重大危机。
(明清史实任意4点,言之有理即可)
14.(2023·湖南衡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上, 出现了几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治世”“盛世”时期,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清“康乾盛世”等等。三个典型的“治世”“盛世”时期,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居安思危,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缓和矛盾,取信于民,从而有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在“治世”“盛世”的初期,生产都不是高度的发展,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如解放奴婢,驱民归农,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摘编自裘斌 《中国古代 “治世”
与“盛世” 成因探析》
材料二 康乾时期, 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盛世“光环”之下,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和珅、王亶望都是这一时期巨贪的代表。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1796 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清政府花费了1亿2000万两白银才将其平定下去。随着“闭关锁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
——摘编自唐博 《深度探秘:
“康乾盛世”的AB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世”“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着何种危机。
[答案] (1)原因:①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②坚持民本思想;③重视人才,注重吏治;④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
(2)危机:①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吏治腐败。②人地矛盾突出。③大规模农民起义。④长期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国际竞争力减弱。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可得出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根据材料“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可得出坚持民本思想;根据材料“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可得出重视人才,注重吏治;根据材料“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可得出适时地调整经济政策。
(2)危机:根据材料“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可得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吏治腐败。根据材料“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可得出人地矛盾突出。根据材料“1796 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可得出大规模农民起义。根据材料“随着‘闭关锁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可得出长期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国际竞争力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