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2.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4.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5.(2024·广州)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统一规定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929年,后唐明宗首次改进两税法,规定辖区南部黄淮地区夏税自五月十五起征,八月初一纳足;最北部地区自六月十日起征,九月纳足。这一调整有利于( )
A.简化税收程序 B.减轻农户负担
C.增加政府收入 D.发展商品经济
6.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市坊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7.(2024·茂名高州一模)唐代科举制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唐政府此举旨在( )
A.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
B.提升官员的行政效能
C.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
D.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
8.《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这些规定( )
A.标志唐朝经济领域法律完备
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推动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D.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
9.(2024·珠海高三联考)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10.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制度。户帖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的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的背景是( )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在加深
B.租庸调制度的弊端已显现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朝廷已经推广实施两税法
11.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说。这一调整( )
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
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
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12.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统一规定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929年,后唐明宗首次改进两税法,规定辖区南部黄淮地区夏税自五月十五起征,八月初一纳足;最北部地区自六月十日起征,九月纳足。这一调整有利于( )
A.简化税收程序 B.减轻农户负担
C.增加政府收入 D.发展商品经济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察举制与科举制。
项目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 方式 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要求向朝廷举荐合乎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 标准 取士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呈文之等第
入仕 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仅获得任官资格,参加吏部铨选后方能得官
教育 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等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基于君主专制、小农生产方式、家族宗法社会组织之上而形成的国家统治和治理,必然要求官僚阶层对君主负责,且高度组织化、专业化,并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相契合。而这样的官僚阶层的形成和更新必须以选官制度为重要基础,由此提出对选官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统治者对官僚阶层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选官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不断演进。
——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
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
结合材料一,运用西汉察举制或隋唐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阐释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释充分,逻辑清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选择题
1.据下表可知( )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解析] 由表格信息看,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废除九品中正制,到唐高祖武德七年恢复九品中正制,中间相隔近30年,这期间实行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得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逐渐改变,所以尽管武德七年重新恢复了九品中正制,也只是存在了3年的时间,最终还是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再度废除了,所以这一过程本身反映了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故选A项;科举制产生是适应了世家大族势力衰落的趋势,所以它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是有利的,因而在表格中显示出尽管出于皇帝主观的意愿,重新恢复了九品中正制,最终还是在3年之后再度废除了,所以这反映的是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而不是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代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它两度被废除本身反映的是门阀观念的衰落,而不是强化,排除C项;由表格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后,仅重新恢复了3年,就又再度被废除,说明它不该延续,而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排除D项。
2.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 )
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
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
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
[解析] 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机构被细化规范成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六部属于中央机构,而且六部分工更为明确,D项正确;六部为尚书省的下属机构,尚书省拥有行政权,而决策权归中书门下二省所有,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排除B项;图示只有尚书六部机构,无法呈现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C项。
3.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解析] 根据材料“备君主顾问”“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等信息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在草拟诏制、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选D项;根据材料“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可知,唐代翰林学士参与决策,并非“逐渐控制了决策权”,排除A项;宋代重文轻武,文官地位日益提高,与材料所述时间“唐代”不符,排除B项;三省是指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中六部的总称,与材料主旨“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不符,排除C项。
4.唐代宗始设枢密使,“初不置司局,但有屋三楹,贮文书而已。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据此可知,当时的枢密使( )
A.主要负责军事事务 B.类似皇帝秘书机构
C.地位在中书省之上 D.下属机构较为完备
[解析] 根据材料“其职掌惟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可知枢密使是在皇帝和宰相之间起“下达上传”的中间环节作用,起初只是转呈奏章,并传达给中书门下实施,因此类似秘书机构,B项正确;枢密使到宋朝才负责军事,排除A项;唐朝枢密使还未成为国家政治行政机构,地位在中书省之下,排除C项;材料强调枢密使的职责,并未涉及其下属机构,排除D项。
5.(2024·广州)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统一规定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929年,后唐明宗首次改进两税法,规定辖区南部黄淮地区夏税自五月十五起征,八月初一纳足;最北部地区自六月十日起征,九月纳足。这一调整有利于( )
A.简化税收程序 B.减轻农户负担
C.增加政府收入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 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两税法的实施及按地域纳税时间的调整,尤其是对南北方纳夏税时间的调整,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按南北方作物收成季节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的负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收税程序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方夏税的征税时间调整,未涉及政府收入的增加,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两税法征夏税时间的调整,未涉及“发展商品经济”,排除D项。
6.唐德宗(779—805年在位)时,上命玉工为带,坠坏一錡(腰带上的饰物),乃私市以补。及献,上指曰:“‘此何不相类?’工人伏罪……”。在宰相柳浑的坚持下,有司以“误伤乘舆器服”定罪。据此可知,唐代( )
A.三省六部制发生了变化
B.市坊制被打破
C.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
D.法律运行合理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德宗让做玉的工匠做一腰带,但是坠坏了,于是从私人手工业者手中获取,而后进贡被发现“不相类”,这说明在当时官私手工业技术有差异,C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手工业者,而非三省六部制的变化,排除A项;市坊制被打破是在宋朝时期,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手工业者,没有体现法律信息,排除D项。
7.(2024·茂名高州一模)唐代科举制下,学馆授课、考试均以儒家经典书籍为基础,首先保证学子领悟律法之精神;在策问这一环节中,也有关于律法的内容。学子们登科之后,将断狱之职纳入官员考课范围。唐政府此举旨在( )
A.规范科举考试的程序
B.提升官员的行政效能
C.落实律法儒家化原则
D.确保士大夫法律素养
解析:选B。据材料内容可知,唐代时期不仅重视官员对儒家经典的学习,同时也重视对律法、断狱等实用知识的学习,这些举措旨在提升官员的行政效能,故选B项。
8.《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这些规定( )
A.标志唐朝经济领域法律完备
B.体现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推动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D.保障经济秩序正常运行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律疏议》对于市场交易的器具形制进行规定,这有利于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故选D项。“完备”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政府采取措施规范商业交易,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B项;唐朝国家统一,统一市场已然形成,排除C项。
9.(2024·珠海高三联考)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
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设立政事堂,而政事堂设立之后“鲜有败事”,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政过程中的扯皮现象,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故选D项。A项中“扩大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政事堂的设立缓解了各部门之间的扯皮情况,但不代表会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君权与相权矛盾解决的标志是明太祖废丞相,排除C项。
10.唐代大和四年(830年)以后,朝廷实行户帖制度。户帖由县一级政府下发给具体的税收征管人员作为征收赋税的依据。户帖以登记的形式把每户的资产固定下来,使百姓能够以客观的载体寻找资产归属和所有者。据此判断,唐代实行户帖制度的背景是( )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在加深
B.租庸调制度的弊端已显现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不断提高
D.朝廷已经推广实施两税法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时期唐代赋税征收以财产为主,说明此时已经实施了两税法,故选D项。农产品商品化与户帖制度无关,排除A项;租庸调制的弊端显现促使朝廷实施两税法,而后推行户帖制度,排除B项;中国古代工商业者的地位在唐代并没有得到提高,排除C项。
11.唐太宗时期,谏议大夫隶属于门下省,“每宰相入内平章大计,必使谏官随入”,谏官可以对君主和宰相“面折廷争”。武则天当政,改谏官为门下、中书二省分隶,并加置左右补阙、左右拾遗,以至时有“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之说。这一调整( )
A.扩大了谏官的监督权
B.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制
C.提高了中枢行政效率
D.有利于加强君主集权
解析:选D。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时期谏官的作用较大,可以对皇帝和宰相提出意见,然而到了武则天时期出现了“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武则天为了栽培势力,用大量官职俘获人心,还将谏官改为中书、门下两省分立,这使谏官之间相互牵制,降低了其地位和作用,从而加强了君主的权力,故选D项。
12.780年,唐政府开始实行“两税法”,田赋分夏、秋两季征收,统一规定夏税不得过六月,秋税不得过十一月。929年,后唐明宗首次改进两税法,规定辖区南部黄淮地区夏税自五月十五起征,八月初一纳足;最北部地区自六月十日起征,九月纳足。这一调整有利于( )
A.简化税收程序 B.减轻农户负担
C.增加政府收入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根据南北方作物收成季节的客观情况而进行合理调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户负担,故选B项。材料涉及的是税收原则的变化,而非程序,政府收入总体也未发生改变,排除A、C两项;两税法是适应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合理调整,也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材料仅涉及国家征收赋税的原则变化,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察举制与科举制。
项目 察举制 科举制
取士 方式 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要求向朝廷举荐合乎标准的士人 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
取士 标准 取士标准包括德行、经术、史能、功次、文法等 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决于呈文之等第
入仕 程序 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 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仅获得任官资格,参加吏部铨选后方能得官
教育 背景 大量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等被举荐,并不要求一定是学校生员 士子必须为学校的生员,方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据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整理
材料二 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是:基于君主专制、小农生产方式、家族宗法社会组织之上而形成的国家统治和治理,必然要求官僚阶层对君主负责,且高度组织化、专业化,并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相契合。而这样的官僚阶层的形成和更新必须以选官制度为重要基础,由此提出对选官制度建立和运行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统治和治理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变化,统治者对官僚阶层的要求也在发生变化,这就导致选官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不断演进。
——摘编自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
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
结合材料一,运用西汉察举制或隋唐科举制的相关史实,阐释材料二的观点。(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释充分,逻辑清晰)
解析:据题干要求,可以选择西汉察举制,也可以选择隋唐科举制。如果选择后者,结合所学,可以把观点定位为“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创新”。在具体阐释过程中,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作答:背景、内容、意义。最后对所选观点进行小结。
答案:示例一
观点:察举孝廉取代习律为官的内在逻辑。
阐释:秦朝在废分封、行郡县的同时,为巩固统一,适应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历史转变,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选官制度,即官员学习律令为官。儒学成为正统后,汉武帝推行察举制,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按孝廉、茂才等标准先考察后举荐,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这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为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还把上计考核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为澄清吏治,建立起以御史大夫、刺史等为代表的监察体系。秦汉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进,为大一统的国家治理和封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秦汉选官制度从习律为官到察举孝廉的演进,是秦汉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进步的缩影。
示例二
观点: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创新。
阐释:南北朝后期,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打破门阀政治。为适应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动,并为大一统的国家治理选拔更多优秀人才,隋唐统治者废除九品中正制,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才学成为重要选拔依据,且须吏部选拔后方可为官。官员的考核亦归属吏部,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并以此确定官员的升降。御史台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对地方有巨大的震慑作用。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提高了官员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冲击了传统的士族门阀势力,并为后世沿用,在历代王朝的政权稳定与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隋唐创立的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与国家治理模式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