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2.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3.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4.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5.(2023·湖南·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6.(2023·湖南·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7.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因为 ( )
A.先进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
B.清政府顽强反抗列强侵略
C.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制约
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
8.1900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 )
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
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
D.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9.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10.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11.(2023·渝中)如图描绘了近代中国某一战事的场景。图中有组织的中国民众俘虏了一些外国联军士兵,并把他们带到清朝官员面前邀功请赏。这反映了( )
A.三元里人民保卫家乡的意志
B.清军打败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C.台湾人民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D.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倾向
12.(2024·常州)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 )
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
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C.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
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
二、 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14.(2023·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表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
表1
(一)
汰冗员议 广取士议 厚养廉议 减兵额议……
(二)
均赋税议 兴水利议 筹国用议 罢关征议……
(三)
重儒官议 改科举议 改会试议
停武试议……
(四)
收贫民议 稽户口议 严盗课议
复宗法议……
(五)
制洋器议 善驭夷议 采西学议 重专对议……
表2
稿本 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
抄本 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
津河广仁堂刻本 光绪九年(1883)
江西豫章刻本 光绪十年(1884)
弢园老民活字印本 光绪十一年(1885)
潘氏敏德堂刻本 光绪十八年(1892)
丰城余氏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弢园老民铅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文瑞楼石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聚丰坊校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冯世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上海书局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仿泰西法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北洋官书局石印本 江右两仪堂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据《江苏艺文志》等
(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选择题
1.“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解析] 由材料“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可知,梁启超在宣传西方民权学说的同时,还印刷黄宗羲等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进行宣传,说明维新派并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故选B项;“百日维新前”维新派的维新主张是主要思潮,排除A项;“根本”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维新派并未发动民众,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排除D项。
2.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解析] 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可知,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认为康有为所著《孔子改制考》内容较为激进,容易激化矛盾,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一书,以平息争论,进而保证维新变法的实施,其举动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故选C项;据所学,陈宝箴的主张,只是为了平息维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争论,不会消除双方的矛盾,不可能推动新旧势力的合流,排除A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维新变法期间,“中体西用”思想早已突破,排除B项;据材料“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可知,陈宝箴认同康有为的变法思想,也支持变法行为,只是不赞同民权平等说法,也没有否定变法理论基础的意图,且“彻底”一词过于绝对,排除D项。
3.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 )
A.侧重选拔时务人才 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
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 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
[解析] 科举考试“犹然故辙”是指科举考试还是之前的内容,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沉重打击了想要了解维新变法的群体,C项正确;此时的科举考试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不是侧重选拔时务人才,更不可能极大促进西学的传播和深刻推动制度革新,排除A、B、D三项。
4.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
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也就是说通过上谕变法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故选D项;由“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说明自上而下的方式并不是其缺陷,排除A项;题干中“不是从基础上开始”“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说明评价者认为这场变法不是从基础开始的,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而不是强调变法措施问题,排除B项;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是导致变法缺陷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变法的缺陷,况且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
5.(2023·湖南·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辛丑条约》签订 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C.清末新政的推行 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
[解析] 据材料“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罕见的科考现象,A项正确;此科考现象与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无关,《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加重了清政府财政危机,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措施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生,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清末新政期间,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建立起来,我国近现代学校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6.(2023·湖南·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解析]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光绪年间,晚清政府的外交官薛福成认识到强国不受国际法的限制,弱国事事受制于国际法,且受到不平等对待。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国家自强的认识,C项正确;“形同虚设”说法绝对,国际法仍起到协调各国关系的作用,排除A项;薛福成认为弱国受制于公法,而且还受到不平等对待,而不是认为摆脱公法符合弱国利益,更重要的是国家实现富强,且不是对西方的高度推崇,排除B、D两项。
7.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主要是因为 ( )
A.先进知识分子的舆论宣传
B.清政府顽强反抗列强侵略
C.西方列强之间的相互制约
D.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精神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迫使列强改变了侵华方针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反抗,D项正确;B项不符合客观事实;A项不是主要原因;西方列强之间有制约,但在宰割中国问题上主要是同盟,排除C项。
8.1900年,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东南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挟持下的“矫诏、乱命”,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史称“东南互保”。东南互保局面的出现客观上( )
A.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B.使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
C.为北洋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
D.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
[解析] 东南互保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削弱了清朝中央集权,不利于清政府对全国的统治,A项正确;“南方经济发展未受影响”的说法过于绝对,B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发生在民国袁世凯死后,东南互保与北洋军阀无关,C项错误;“导致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夸大了东南督抚的影响,D项错误。
9.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趋势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不愿意也不屑于看……西洋”可知,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排外反映出义和团运动没有认清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故A项正确。
10.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解析] 由时间“1898”及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由材料“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态度,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D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缺乏广泛群众基础,A项排除。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的力度是加强还是削弱,材料无法体现,B项排除。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C项排除。
11.(2023·渝中)如图描绘了近代中国某一战事的场景。图中有组织的中国民众俘虏了一些外国联军士兵,并把他们带到清朝官员面前邀功请赏。这反映了( )
A.三元里人民保卫家乡的意志
B.清军打败英法联军进攻天津
C.台湾人民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D.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倾向
[解析] 通过材料“杨村大战”“中国民众俘虏了一些外国联军士兵,并把他们带到清朝官员面前邀功请赏”可以判断出图中相关历史事件是义和团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D项正确;三元里人民反英斗争发生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B项涉及时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题干是发生在近代的义和团运动,与题意不相符,排除;C项是近代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与题意不相符,排除。
12.(2024·常州)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 )
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
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C.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
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
[解析] 结合材料时间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真正觉醒,人民的反帝情绪高涨,租界成为中国人民攻击的目标,上海万国商团是在租界面临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由界内各国侨民自发建立起来的组织,具有自发性、志愿性与民间性,到后来才发展成为获得租界资助的正式组织,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没有向南方发展,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南方地区的相关督抚严防义和团运动,排除C项;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
二、 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
[答案]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可分析出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有自身认识的改变、赢得光绪的支持及减少阻力等方面。
(2)特点:根据材料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可知体现的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根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可知体现的是注重维护皇帝的权威;根据材料“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可知体现的是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14.(2023·山东·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表1、表2是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
表1
(一)
汰冗员议 广取士议 厚养廉议 减兵额议……
(二)
均赋税议 兴水利议 筹国用议 罢关征议……
(三)
重儒官议 改科举议 改会试议
停武试议……
(四)
收贫民议 稽户口议 严盗课议
复宗法议……
(五)
制洋器议 善驭夷议 采西学议 重专对议……
表2
稿本 成书于咸丰十一年(1861)
抄本 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
津河广仁堂刻本 光绪九年(1883)
江西豫章刻本 光绪十年(1884)
弢园老民活字印本 光绪十一年(1885)
潘氏敏德堂刻本 光绪十八年(1892)
丰城余氏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弢园老民铅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文瑞楼石印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聚丰坊校刻本 光绪二十三年(1897)
冯世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上海书局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仿泰西法石印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北洋官书局石印本 江右两仪堂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据《江苏艺文志》等
(1)书中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表2对我们了解这部书在时代中的作用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的时代;西学东渐的时代;传统与现代并行的时代。
(2)从1861年到1883年,该作品的抄本在士大夫中流传,可以反映士大夫重视作品的主张,但从侧面认识清政府没有正式接纳该思想,受到顽固派的阻扰。从1883年到1892年,该作品不断地被民间刊刻,有助于认识到洋务运动开展后社会的变化。从1897年到1898年,该作品民间刊刻更加频繁可以反映甲午战败后国人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
[解析] (1)据材料“晚清某位思想家(1809—1874)代表作的目录摘编和版本情况”可知,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的时代;据材料表1“重儒官议 改科举议 改会试议 停武试议”“制洋器议 善驭夷议 采西学议 重专对议”可知,西学东渐的时代;结合所学从传统与现代并行的时代来分析。
(2)据表2“抄本,1861年后在士大夫中广泛流传”可知,从1861年到1883年,该作品的抄本在士大夫中流传,可以反映士大夫重视作品的主张,但从侧面认识清政府没有正式接纳该思想,受到顽固派的阻扰。据表2“津河广仁堂刻本光绪九年(1883)……潘氏敏德堂刻本光绪十八年(1892)”可知,从1883年到1892年,该作品不断地被民间刊刻,有助于认识到洋务运动开展后社会的变化。据表2“丰城余氏刻本光绪二十三年(1897)……关中味经官书局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可知,从1897年到1898年,该作品民间刊刻更加频繁可以反映甲午战败后国人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