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了解古代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核心概念:生产工具、铁犁牛耕、小农经济、民营与官营手工业 关键问题: (1)古代劳动工具是怎样发展进步的 有何意义 (2)古代劳作方式是怎样发展进步的 有何意义
[重要概念]
1.生产工具: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变化,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革和发展开始的。生产工具的先进或落后,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以精耕细作和男耕女织为主要生产方式,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
3.庄园经济:庄园经济是以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庄园内的生产为主要内容,以佣佃为主要经济基础的经济形态。性质上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教材史料]
1.本课导入图片《战国铁犁铧》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类型与价值:出土于河南辉县的战国铁犁铧,属于实物史料,反映了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应用于农业生产,是研究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第一手史料。
(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出现代表了当时生产工具的进步方向,其逐步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也促进了中国农业生产方式从集体耕作向个体耕作的转变。
2.教材第一目“史料阅读”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类型与价值:属于文献史料中对筒车的记载,体现了筒车的使用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还应寻求相应实物史料与之互证。
(2)筒车的特点:利用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3)作用:节省人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土地开发与利用;促进农业精耕细作的发展。
3.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汉朝提花机模型》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类型与价值:二者分别属于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都反映了汉朝使用提花机这一历史现象,形成互证,为研究汉朝纺织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和科技史的空白。
(2)意义:反映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纺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4.教材第二目“历史纵横”——《水排》解读。
思路引导:(1)材料信息:材料介绍了冶炼金属的工具水排。水排是利用水力驱动的一种鼓风冶铁装置,由东汉时期杜诗主持发明。
(2)意义:用水力鼓风冶铁,不但节省人力、畜力,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冶铁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5.教材第三目“史料阅读”、教材第三目“历史纵横”——《男耕女织》解读。
思路引导:(1)劳作方式: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
(2)推行小家庭制的条件:铁犁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推行小家庭制的目的: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教材问答]
1.“思考点”: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思路引导: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的精耕细作;扩大了农耕区域,加速了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等。
2.“学思之窗”: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思路引导:农业家庭式劳作是封建社会重要的劳作方式。它提供了小农家庭需要的农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但农业家庭式劳作阻碍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
3.“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战国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用铁器作为生产工具的情况。
思路引导:战国时期铁器应用于生产,在纺织、农业、制车等行业均使用铁制工具;每个行业内部,铁制工具种类丰富,分工明确,形成体系。
关键问题一:古代劳动工具是怎样发展进步的 有何意义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
(1)材质:石、木、骨等青铜器铁器。
(2)概况
石器 农具 旧石器时代:以打击为主
新石器时代:增加了磨制
青铜 农具 世界: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中国: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农具数量有限
铁制 农具 世界: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冶铁技术,后来该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中国: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易错辨析] 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为什么是铁器而不是青铜器基本取代了木石农具
铜矿有限,青铜比较珍贵;铁矿蕴藏量丰富;铁器具有铜器所不具备的优良性能,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战国时期以来铁器冶炼锻造技术发展迅速,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3)耕作方式:经历了刀耕、锄耕、犁耕三个不同阶段。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灌溉工具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东汉末期:出现翻车。
(4)三国时期:马钧革新翻车,其后在民间广泛使用。
(5)唐朝:出现筒车。
[易错辨析] 翻车发明于东汉时期,筒车出现于唐朝。翻车与筒车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翻车转动需用人力将水从低处汲到高处,而筒车则是随水流自行转动,可见筒车优于翻车。
3.畜牧业工具: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喂马。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1.纺织工具
地区 时间 概况
中国 约3万年前 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 晚期 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汉朝 使用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元朝以后 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西方 古代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2.陶瓷工具
时期 工具 用途
新石器时 代晚期 坯车 制坯
南朝时期 匣钵 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 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唐宋时期 支钉 防止器物粘连
3.冶炼工具
(1)锻打工具: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
(2)铸造工具: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
任务一 合作探究——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
视角1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一
材料二 下图是1950年江苏徐州睢宁双沟出土的东汉墓室画像石拓片,反映的是合家辛勤耕作情景。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三脚耧车)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陕西中部地区)犹赖其利。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
——摘编自崔寔《政论》
[问题] (1)材料一图中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中国什么时期 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2)对比分析《东汉牛耕图画像石》与材料二崔寔《政论》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结论] (1)时期:春秋战国。
意义: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推动了农业生产力发展;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①政策角度:两汉时期,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改进推广耕作技术。②空间角度:两汉时期先进的农耕技术由中原地区推广到南方(淮河流域)和东北(辽河流域)。③经营角度:画像石中心为农夫驱牛犁地,少年在身后提篮播种,一人弯腰挥锄劳作,一人挑担送饭到田头,这反映出以家庭为基本的单位进行生产。④艺术角度:墓室画像石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画面生动形象,主次分明,体现了农家田园生活,极具艺术价值。
视角2 古代手工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材料三 对于丝绸生产技术来说,其中重要的环节有栽桑、养蚕、织机、织物组织、染料及印花……自商代到汉代,织机的发展定型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贡献。商代以原始腰机为主,此后逐渐发展出两种特殊的机构来。一是用踏脚板来控制织机,把手解放出来,使织机进入踏板织机的范畴;二是提花机,能够对所织花纹记忆存储,重复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我国在丝织技术中领先于当时世界各国。
——摘编自赵丰《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
材料四 缂丝是介于提花与绣花之间的一种特殊织造工艺,其小梭(一梭一色)的数量可根据作品需要增减,少则十数把,多则上百甚至百几十把,其色泽深浅层次之丰富,近乎各色俱齐的色谱。到南宋,缂丝技术南迁。因受中国画的影响,缂丝逐渐向欣赏性艺术品发展。有的缂丝名家就是画家,他们在织机上进行创作,以小梭运笔,作花卉、虫鸟、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亭台楼阁,莫不佳趣天成,手法细腻,色泽鲜明,层次丰富,艺术品位极高。
——摘编自杨丹《丝绸文化》
[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丝织业领先世界的技术成就。
(4)综合材料三、材料四,概括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特征。
[结论] (3)踏板织机;提花机。
(4)历史悠久,代代相承;技术领先,不断创新;分工精细,品种丰富;工艺精美,享誉世界。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发明了提水灌溉的装置“沙杜夫”,它利用杠杆原理将低洼之处的水抽引到高处,从而使高低处的耕地均能得到灌溉。这表明( )
A.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
B.埃及社会饥荒得以缓解
C.农业灌溉工具世界领先
D.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
解析:A 根据材料“它利用杠杆原理将低洼之处的水抽引到高处,从而使高低处的耕地均能得到灌溉”可分析出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埃及社会饥荒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将古埃及的农业灌溉工具与其他国家对比,无法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未体现水利工程方面的内容,排除D项。
2.下表为1958—1996年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的铁制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
时代 出土铁制农具种类(数字是出土该种类农具的墓葬数量)
西汉(10) 锛(2)、铧(1)、锸(3)、锄(2)、犁铧(1)、铲(2)、镢(1)、耙(1)、镬(1)
东汉(5) 犁(2)、镢(1)、铲(3)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需品
C.金属冶炼技术趋于成熟
D.北方仍是经济发展中心
解析:A 从题表可以看出铁制农具种类多样,表明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体现不出。
3.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减少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某陶瓷专家指出: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 )
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
B.唐代越窑制瓷水平为中国历代最高
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
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解析:D 材料“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属于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发展的典型,故选D项;仅根据材料不能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故排除A项;B项说法太过绝对,故排除;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故排除C项。
[深化拓展]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演进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材质经历了由石器、木器、骨器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2)制作方法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的变化。
(3)动力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的变化。
(4)种类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变化。
2.评价
(1)传统农业工具是从事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传统农业工具不断适应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要求,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关键问题二:古代劳作方式是怎样发展进步的 有何意义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1.农业
(1)家庭式
①条件: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②概况: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2)庄园式
罗马共和国晚期 出现大型奴隶制庄园
中古时期的西欧 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中国魏晋 南北朝时期 坞堡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2.手工业劳作方式
(1)表现
家庭式劳作 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
作坊式劳作 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2)特点: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任务一 合作探究——古代劳作方式的发展进步
视角1 古代农业劳作方式
材料一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描述道,中古时期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使用的一切物品。
——摘编自[比利时]彼楞等《中古欧洲社会经济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分析材料一中的劳作方式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古时期西欧农业的主要劳作方式。这一劳作方式有何显著特征
[结论] (1)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使得小农经济易于破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表现: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税源和徭役;但该劳作方式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难以产生技术突破。
(2)劳作方式:农业庄园式劳作。
特征:自给自足。
视角2 古代手工业劳作方式
材料三 汉代在齐郡临淄和陈留郡襄邑都设有“三服官”,负责制织朝廷所需“衮龙文绣”等高级织物,工场内有工匠各数千人,年费达数万万钱。御府内另设“尚方织室”,织造锦绣、冰纨、绮、毂等类丝织品。
——摘编自吴方浪《汉代丝织业研究》
材料四 据《苏州府志》载:(明代)苏州东北半城都是机户,城东居民都从事丝织业;工匠各有专长,也有雇主按日支领工资,遇有事故,便请其他无主工匠代替。许多无主工匠清早就站在桥上待雇。
——摘编自祝慈寿《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
起源、发展和演变》
[问题]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反映的手工业经营形态,并说明二者的不同。
[结论] (3)经营形态:材料三是官营手工业,材料四是民营手工业。
不同: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服务于王室、官府,规模大,产品精美;民营手工业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后期存在雇佣现象。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农奴每周出劳役3—4天,春耕和秋收的农忙时节,劳役天数还要增加……农民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还必须担当着无尽的额外劳役,诸如修筑城堡、寺院、桥梁、道路,或为领主维修仓库、筑房、运输粮食等。”材料描述的是( )
A.农业家庭式劳作 B.农业庄园式劳作
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 D.手工业作坊式劳作
解析:B 材料“农奴每周出劳役3—4天”“农民在封建领主的土地上还必须担当着无尽的额外劳役”是对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描述,属于农业庄园式劳作,B项正确。
2.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古代官营手工业作坊的这种做法是为了( )
A.注重技术传承 B.严格制作程序
C.保证产品质量 D.强化市场垄断
解析:C 据材料中“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古代官营手工业配有专门的“技工学校”,从而达到对新学员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以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体现注重技术传承,而是对“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手工业制作的程序,只是体现了手工业技术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市场垄断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家庭式劳作生产模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农民生活相对比较稳定,且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
(2)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2.消极影响
(1)较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受自然灾害、战乱、人口激增、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较大,具有脆弱性。
(3)阻碍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发展,具有落后性和局限性。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