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5 10:5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课程标准 学习重点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核心概念:农业革命 关键问题: (1)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2)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有何特色 对社会生活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
[重要概念]
1.农业革命:约发生于1万年前,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逐渐走向定居的农耕生活。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变化,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
2.精耕细作: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包括农业工具、耕作技术和水利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
[教材史料]
1.本课导入解读。
思路引导:历史信息: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掌握人工栽培水稻的技术,中国出现原始的农业。
2.教材第一目图片《贾湖遗址出土的猪骨标本》《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解读。
思路引导:实物史料,图片可反映出新石器时代动物驯化和家畜饲养已得到一定的发展。
3.教材第二目“史料阅读”与教材第二目图片《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解读。
思路引导:(1)史料类型和史料价值:二者分别属于文献史料和图像史料,都反映了东汉时期牛耕的使用,形成互证,对研究东汉时期农业耕作方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画像石反映了东汉时期农业生产的特点:铁犁牛耕;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教材问答]
1.“思考点”: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思路引导:(1)人与自然关系:体现为从攫取经济转变为生产经济,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2)食物结构: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3)生产方式:主要是由原来流动的采集渔猎变为相对固定在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
(4)经济形态:农业的产生改变了原始人群混居的谋生方式,经济门类逐步产生,不同经济门类的生产方式也开始出现。
(5)社会组织:农业的出现使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步形成聚落。
(6)手工业生产: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制陶、采矿等手工业劳动。
(7)文化科技:食物生产为一部分人从事原始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2.“学思之窗”: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 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
思路引导:(1)内容:恩格斯描述的是生产、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是阶级矛盾产生的根源,也是原始社会组织被破坏的重要原因。
(2)历史时期: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
3.“问题探究”:上面两段材料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描述有何不同 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思路引导:(1)关于远古人类的生活,两段材料都从食物角度作了描述。第一段材料认为远古人类采集树木果实和昆虫作为食物,第二段材料认为远古人类以禽兽的肉作为食物。
(2)关于农业的起源,第一段材料认为是因为人类以果实和昆虫为食,容易产生疾病或中毒,于是发明了农业,播种五谷作为食物。第二段材料认为是因为人口增长,禽兽不足,于是发明农业。
(3)看法:这两段材料都是古人对远古人类生活和农业起源的推测,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远古人类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其食物来源既有植物果实、昆虫,也有禽兽。农业的起源有多种因素,两段材料各提到一种因素。除这两种因素之外,人类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知识的掌握,也是农业产生的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
关键问题一: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渔猎采集经济时期——远古时期
(1)食物来源: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
(2)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
(3)生活方式:过着迁徙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大部分食物。
2.原始农业的产生
(1)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世界主要农业起源中心及其成就(表现)
项目 原始农耕 原始畜牧业
西亚 小麦、大麦 绵羊和山羊
东亚 黄河中上游:粟;长江中下游:水稻 猪和狗
中南美洲 玉米、甘薯 骆马
3.农业的出现产生的影响
(1)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①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
③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几乎在所有早期文明古国中,天文历法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名师点拨] 人类群居生活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为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创造了条件。农业出现以后,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比较稳定的食物获取方式与来源,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历史,促进了文明的出现。
二、生产关系的变化
1.男女地位变化: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私有制出现: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3.阶级与国家出现: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了,国家应运而生。
任务一  合作探究——从渔猎采集到农耕畜牧
材料一 旧石器时代……他们仍像猎食其他动物的野兽那样,靠捕捉小动物为生;仍像完全倚靠大自然施舍的无数生物那样,靠采集食物谋生。由于他们依赖大自然,所以就为大自然所支配。为了追猎动物、寻找野果地或渔猎场地,他们不得不经常过着流动的生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一获得食物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农业革命促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从旧石器时代的迁徙生活逐渐转为定居生活。……农业革命为以后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创造了物质基础。人类从事农耕和畜牧后,才可能比较稳定地获得较丰富的食物来源,而且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储存它。这就使人口得以较快增长,并可使一部分人去从事维持生存以外的活动,从而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还使某些人有可能积聚财富。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的深远意义。
[结论] (1)生活状况:靠采集和渔猎为生,过群居生活,不断迁徙。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
(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意义: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口增长;产生新的社会分工和物品的交换;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贫富分化,进而产生了阶级和国家。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的133座墓中,有些随葬品有五六十件,但有些随葬品极少;大溪文化遗址发掘的74座墓中,有的没有随葬品,而有的随葬品达58件之多。这些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生产力发展,产品有了剩余
B.氏族内部分化,出现富人和穷人
C.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D.国家已经产生,阶级压迫出现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在同一个文化遗址中,不同的墓中随葬品有较大的差异,这从本质上说明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项正确;A、B两项都是现象,并非本质,排除;D项表述与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不符,排除。
2.“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出现了政府、军队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此材料旨在说明(  )
A.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B.人类文明产生前提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C.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阶级、国家、文字的出现
D.生产力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化的结果
解析:A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国家的出现,这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A项正确;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明产生的标志,排除C项;D项颠倒因果关系,排除。
[深化拓展]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发生的变化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由于磨制石器和弓箭等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的食物增多,懂得了种植作物和饲养动物,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产生。男子的体力优势逐渐显现,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始有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往往利用权势将其变成私有财产。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争夺财富的部落战争中,战俘往往变成奴隶,氏族首领成为奴隶主贵族,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于是阶级产生了。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国家应运而生。
关键问题二: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有何特色 对社会生活带来哪些不同的影响
三、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四大文明古国:西亚的两河流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灌溉农业发达,孕育出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2.不同地区的生产与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生产和生活
古巴比 伦王国 a.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出租给佃户 b.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 a.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 b.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2)古代中国
①食物生产: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②社会生活
商和西 周时期 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春秋战 国到秦 汉时期 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往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每家每户在耕作之余,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
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国家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如秦国的都江堰、西汉的龙首渠等
秦汉到隋 唐时期 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3)古代欧洲
古代 希腊 食物 生产 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
社会 生活 城邦公民拥有土地,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
古代 罗马 食物 生产 以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
社会 生活 实行土地国有,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小农逐渐破产
(4)美洲
①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
②生产与生活:阿兹特克人的土地除了贵族私有的部分外,还有村社的公有土地,每个家庭的主人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并终身使用;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
[名师点拨] 不同文明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共同原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工具制造水平的提高。
(2)农耕畜牧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主要农业区多分布于大河流域,适合人类生存。
(4)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能够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
(5)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任务一 合作探究——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时代,来源于地中海地区的二田制已在高卢、不列颠部分地区实行,后来才逐步在二田制和抛荒制基础上发展起三田制。三田制已是西欧中世纪农业技术的最重要进步之一。与西欧不同,我国战国秦汉时代推广铁犁牛耕,进入传统农业社会发展阶段后,没有插入一个普遍化的二田制、三田制休耕农业发展时期,而是直接过渡到轮作制和复种制。
——摘编自卢锋《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力系统考察之二》
材料二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代经济都是农本经济,以丰衣足食为根本目的,耕织结合,但对牧养牲畜的需要各不相同。中国养畜主要为农耕提供动力,牛耕发展缓慢,纺织原料又靠畜产品。南欧、中亚土质黏重,很早就使用重犁,要用二牛、四牛甚至八牛拉犁,养牛较多;纺织原料主要是羊毛,养羊业比较普遍,加之很早就有食肉、饮食奶酪的习惯,故畜牧业在农本经济中的比重较大。
——摘编自叶茂等《传统农业与现代化——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上)》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西方在耕作方式上的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中西方在农业和畜牧业比重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饮食文化的不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特点。
[结论] (1)差异:古代西方主要实行二田制和三田制的休闲农耕制;古代中国主要实行轮作制和复种制。
原因:古代西方地广人稀;古代中国人多地少,铁犁牛耕等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
(2)差异:古代西方农牧并重;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不同:古代西方食物结构中肉、奶的比重较高;古代中国则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3)古代农业文明有多元中心;各区域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农业生产受地理环境和人口、资源等要素影响,具有多样性,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任务二 检测反馈
1.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埃及是最早产生农耕文明的地区,且农耕文明产生的地方无不光热充足、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就自然条件而言,这是因为这些地区(  )
A.都位于农业发达地区
B.都位于地势平坦区域
C.都位于人口稠密地区
D.都位于大江大河流域
解析:D 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埃及都位于大河流域,因此农耕文明较发达,D项正确。
2.古代希腊三面环海,“大部分是贫瘠无用之地”“比较宜于畜牧而不宜于耕种”“国内水源不足,没有经常供水的河流、湖泊或大的泉井”。在这样的环境下(  )
A.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
B.食物生产具有地域特色
C.土地属于贵族集团所有
D.民主政体遍及各个城邦
解析:B 根据材料中希腊的地理环境和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内部的地理环境及地中海气候,使其食物生产主要以葡萄酒和橄榄油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B项正确;商业成为社会经济基础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土地的所有权,排除C项;D项错在“遍及”,如斯巴达是典型的贵族寡头政体,排除。
3.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或是积极培育适合本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或是不断调整劳作方式以保障农业发展。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印第安人培育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
B.古希腊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
C.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D.春秋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解析:A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古代不同地区的居民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印第安人培育出了马铃薯、番茄和玉米,A项正确;两河流域的西亚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排除B项;随着古罗马的扩张,小农逐步破产,排除C项;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没有成为主要耕作方式,排除D项。
[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