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渝南田家炳中学 汤中豪
学 习 目 标
1、了解八十年代后中国的流行音乐及其代表作。
2、欣赏各阶段流行音乐代表作品,感受其特点。
3、正确认识流行音乐,传承优秀文化。
狭义:通俗音乐(popular music) 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亦称“流行音乐”;
广义:是一定时期内在群众中流行的音乐, 形式简洁、曲调流畅,易于被大众接受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包括在内,它可以是民间小调,可以是艺术歌曲,也可以是古典音乐 。
八十年代
1980-1989是中国流行音乐创作最为动荡也最为繁荣的10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卡式录音机和电影、电视、广播的普及,港台流行歌曲得天独厚地闯入千家万户,不容分说地叩击人们的耳膜,强烈地刺激了音乐界乃至整个社会,也带来内地通俗抒情歌曲创作的勃兴。 重新起步的流行音乐,经历了跟随港台流行歌曲的走向而变化到以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的必然过程。
港台代表歌星—邓丽君
伴随着改革开发的步伐,邓丽君美妙的歌声也像春风一样吹进了祖国大陆。那甜甜的、柔美的歌声代替了《红灯记》这样的样板戏、《红太阳颂》这样的革命歌曲,甜蜜的感动,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美好。
八十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郭峰以《让世界充满爱》等作品将艺术触角伸向人生、社会、历史,敞开心扉,提示人性,内涵丰富,从而使流行音乐得到广泛、真正的认同,并被得到官方正式命名“通俗歌曲”。
八十年代后期
接着崔健、徐沛东、苏越等,以《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作品,把具有西北高原特色的单调置入摇滚性音乐的整体构思中,以民族传统音乐的神韵为流行歌曲注入新的活力,欣起的“西北风”席卷80年代末的歌坛,很快就在听众中引起共鸣。
范琳琳-信天游(三十年的歌).flv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是中国飞速发展、开放的年代,港台、国外的音乐开始涌入,内地的流行音乐也趋于成熟。
流行音乐的发展到了一个小高潮,这时候的音乐不再只是普通的表达,而带上了很强的感彩和社会意识,这是音乐的又一进步。
九十年代
代表人物:
香港——四大天王(张学友、刘德华、郭富成、黎明)
台湾——苏芮、齐秦、小虎队、童安格
大陆——毛宁、杨钰莹、李春波等
代表曲目:《小芳》《我不想说》《涛声依旧》《祝福》《中国人》《青苹果乐园》《水手》《大约在冬季》《跟着感觉走》等等。
快乐老家 .flv
刘德华中国人.flv
二十一世纪
21世纪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在改革开放的推进中深化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网络歌曲的兴起,选秀节目的涌现,如“超女”“快男”,“我爱记歌词”,“非常6+1”,中国好歌曲,中国好声音等,大力推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
音乐风格的多元化
以周杰伦为代表的Rap说唱音乐,如《双截棍》;
风格清新的民谣类歌曲,如《丁香花》《栀子花开》《白桦林》;
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如《在那东山顶上》;
古朴风格与现代流行元素的结合,或是其他艺术形
与流行音乐结合 ,如《新贵妃醉酒》《唱脸谱》《北京一夜》。
懂你.flv
新贵妃醉酒.flv
流行音乐特点
歌词多用生活语言,通俗易懂,易为听者接受和传唱;
曲调顺口、音域不宽,唱法通俗;
演唱时感情重于声音技巧,自然亲切,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娱乐性。
流行音乐的曲风与内涵,从开始的单一与羞涩,到后来的多元蓬勃发展,再到后来带上强烈情感和社会意识的歌曲,到现在的老歌新唱,她走过的路在我们心中的印记从不曾磨灭。
每一小组推荐一至二人
演唱自己拿手的流行歌曲
课外思考
1、你怎样认识通俗音乐中的流行歌曲“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
2、你对社会上的所谓“追星现象”如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