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配套教学设计(6)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配套教学设计(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1:21:2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通俗音乐等音乐常识,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歌曲《好汉歌》、《思念》,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其情感的表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唱,启发学生积极感受与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从而提高学生歌唱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其歌唱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经典歌曲、通俗音乐的热爱。能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2学情分析
高中生普遍喜欢听、喜欢唱流行歌曲,但是只停留在表面,只是对歌星的外貌打扮衣着服饰、歌曲是否好听感兴趣,对歌曲的风格内涵容易忽视。很多歌曲听一两遍就不喜欢了,追求时尚新潮的歌星和歌曲。平时我都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并要求学生多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使其形成了良好的聆听习惯。本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对经典通俗歌曲进行感受体验,培养其对通俗音乐的了解和热爱,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3重点难点
以唱为主,通过讲解、范唱,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和文化内涵。提倡学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要一味的模仿歌星的表演。让学生明白艺术表现贵在个性的创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通俗音乐等音乐常识,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歌曲《好汉歌》、《思念》,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其情感的表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唱,启发学生积极感受与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从而提高学生歌唱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其歌唱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经典歌曲、通俗音乐的热爱。能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学时重点
以唱为主,讲解学唱两首歌曲,提倡学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要一味的模仿歌星的表演。让学生明白艺术表现贵在个性的创造。学时难点
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
1、你最喜欢的通俗歌曲有哪些?列举你所喜欢的歌曲和歌手。
活动2【导入】聆听
2、聆听歌曲片段,请学生回答问题:
(1)这首歌曲的曲名是什么?(《好汉歌》)
(2)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水浒传》)。
(3)属于艺术歌曲、民间歌曲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
活动3【导入】导入课题:流行风
今天,我们来学习流行风。我们要学习两首有代表性的经典流行歌曲。
活动4【讲授】聆听
1、好汉歌
(1)简介: 1998年随着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播映,主题歌《好汉歌》传遍大江南北。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使音乐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2)教师范唱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体会两首歌曲的旋律有无相似性?
(3)思考:
a.流行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流行的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
b.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c.歌曲用怎样的风格来演唱?
d.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4)聆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mp3。
(5)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注意歌曲风格、文化内涵的把握。
(6)欣赏刘欢演唱的《好汉歌》视频。
活动5【讲授】聆听
2、思念
(1)简介:作于1987年,毛阿敏在1988年央视春晚上首次演唱之后,深受广大青年听众的欢迎,随之一夜走红。从这首歌开始,我国流行歌坛上刮起了一阵流行风。成为我国通俗歌曲创作中的成功之作。
(2)教师范唱。
(3)聆听毛阿敏演唱的《思念》mp3。
(4)思考:
a.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b.歌曲用怎样的风格来演唱?
(5)欣赏毛阿敏在1988年央视春晚上首次演唱的《思念》视频。
(6)歌曲为A、B两段体,开始低吟,继而高唱,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是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
(7)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跟琴学唱歌曲。注意歌曲风格、文化内涵的把握。
活动6【活动】讨论
对比分析两首歌曲在节奏、速度、力度、旋律、情绪、风格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活动7【练习】练唱歌曲
好汉歌:采用集体练唱,男女对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等形式。思念:采用集体练唱,独唱等形式。
活动8【测试】歌曲演唱程度
提问个别学生上台演唱,教师根据其演唱进行指导。
活动9【作业】练习歌曲
课后随着录音唱一唱《好汉歌》、《思念》,也可以用卡拉ok的形式进行练习。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通俗音乐等音乐常识,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聆听三首歌曲片段,对通俗歌曲、艺术歌曲和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歌曲《懂你》,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其情感的表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通过学唱,启发学生积极感受与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从而提高学生歌唱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通过对比聆听歌曲片段,了解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其歌唱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对经典歌曲、通俗音乐的热爱。能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学时重点
以唱为主,讲解学唱一首歌曲,提倡学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不要一味的模仿歌星的表演。让学生明白艺术表现贵在个性的创造。学时难点
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风格和文化内涵。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
提问学生演唱《好汉歌》、《思念》。
活动2【讲授】聆听
1、懂你
(1)简介:这是一首关爱母亲、歌颂母亲的歌曲。由满文军演唱。歌曲反映出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
(2)聆听满文军演唱的《懂你》mp3。
(3)歌曲为A、B两段体。
A段的开始,以一吟一顿的韵律,在低声区唱出对母亲劳累、苍老“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的一种酸楚、疼爱的心情。
B段从“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起,节奏紧凑与A段形成对比,在“爱已无声”的声字上的长音把歌曲推向了高潮——“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全曲出现连续四个高音do,把对母亲的爱爆发了出来。接着旋律又回到平静的吟唱,唱出了歌曲的“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我其实一直都懂你”的主题思想。
(4)欣赏满文军演唱的《懂你》视频。思考:
a.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b.歌曲是用怎样的风格来演唱的?
(5)学唱歌曲。
a.教师出示歌谱,在钢琴上自弹自唱。
b.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跟琴看歌谱学唱歌曲。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歌曲风格、文化内涵的把握。
活动3【讲授】相关音乐知识:通俗音乐
(1)概述
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如轻音乐、爵士乐、迪斯科音乐、摇滚乐和通俗歌曲等。
(2)内容
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爱情题材居多。也有亲朋友爱、思念故乡、人生伦理、生活理想等内容。
(2)特点
提问学生回答。师归纳总结。
活动4【活动】拓展与探究
对比聆听艺术歌曲《我爱你,中国》、民歌《茉莉花》和通俗歌曲《思念》片段,谈谈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各有哪些不同风格?各有哪些特点?
活动5【练习】懂你
练唱歌曲《懂你》。
活动6【测试】拓展与探究
你对歌曲《思念》、《好汉歌》、《懂你》的主题思想以及他们的演唱风格有何评价?
活动7【作业】拓展与探究
1、为什么说通俗音乐中的流行歌曲“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你对社会上所谓“追星现象”如何认识?2、用卡拉ok的形式演唱歌曲《懂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