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16: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写作教学设计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写作教学,本单元的写作教学也可以作为本学期的作文起始课。本单元的课文着重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亲近自然的情怀。在写作部分倡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用笔来说话:写身边的事,抒最真的情。可以写人,记事,也可描摹万物,抒发情感。在方法上要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多读书看报、积累语言素材,借鉴写作方法。最后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计写作练习,循序渐进,指导性强。
【学情分析】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第一次作文教学,因此,我降低难度,不要求写出精美的文章,重在引导学生感悟文字素材,激发阅读兴趣,进而热爱写作。因为许多同学不喜欢写作,拿起笔来无话可说,甚至有的学生一到写作课就害怕。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如下这些现象:模仿、抄袭、张冠李戴等。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也觉得作文课难上,作文难教。但作文又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尤其面对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初中阶段作文要求的提高更显出畏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重在引导学生发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因此,“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这一写作专题又可以说是要交给学生一把写作的金钥匙。
【学习目标】
1.用心感受生活,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2.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运用观察方法进行细致观察,通过积累大量的生活素材,为得心应手、从容写作做好准备。
3.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心感受生活,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交流合作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视频)。
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才能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呢?(播放视频)看完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怎样将生活转化为笔下的文章?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引出本节课课题: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得出结论】: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源泉丰盈,溪流 然昼夜不息。
【设计意图】: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细心观察,用心思考。
南平中学的学生知道老师要来十一中讲课,想请大家以明信片的方式分享一下初中校园生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任务一、学。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P17,画下来你认为有启发性的句子。
2.个别发言,谈感悟。
【预设】学生: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也会发生不同的事,而你的心情也会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之中,就蕴藏着值得写的内容。写到作文里的事,还应该是有趣的、有意义的或者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
学生:平时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此外,多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或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都可以帮助你积累内容素材和语言材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哪些素材可以运用到写作当中,理解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教师总结:生活犹如矿藏,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挖掘,勤于思考,深切体会,将对生活的热爱流淌于写作的笔尖,做生活的有心人。
任务二、研。
1.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下面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呢?
(2)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呢?
(3)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呢?
(4)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的兴趣,多角度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2.回忆第一单元文章,品味写作大家展现生活美的方法。
课文示例 分析 观察方法 情感
《春》春风图 从嗅觉、触觉、听觉的角度观察春风的柔和。 综合运用多感官观察。 热爱
《春》春花图 由花的甜味联想到满树的果实,突出了花香的迷人。 观察时运用联想和想象。
《济南的冬天》雪后小山图 按照由高到底的空间顺序,写出了冬天雪后小山的概貌。 按顺序观察。
《济南的冬天》温情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抓住特点观察。
3.今天,也让我们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去校园寻找素材。大家有观察到这样的场景吗?(图片)
(1)小组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
1.老师弓着背,弯着腰,耐心的为学生解疑答惑,完美的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同学们讨论的非常激烈,偶然发现一位女孩手指放在嘴边,在认真思考问题,好一幅和谐的画面。
3.树木皮上金黄色的外衣,高大的树木像巨人一样,张开又臂,如像在告诉我们要立志成为顶天立地的栋梁之材。
得出结论: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来写,多角度观察,恰当地表现主观情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特征、运用多感官等观察方法,用心思考,展现生活,激发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任务三、练。
给南平中学学生写一张明信片,分享校园生活。
参考话题:
1.精彩的大课间;
2.幽默的同桌;
3.初中老师;
4.校园一角;
……
每一竖列学生针对其中一个话题进行创作。
参照评价量表,进行评价。
评价量表
项目 星级 自评 他评
细心观察
用心思考
表达感情
(学生自评,同桌互评,教师点评,为作文亮点点赞,提出修改意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放下畏难情绪,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怀揣热爱生活的情感,将生活中的见闻流淌于写作的笔尖。
三、总结收获,热爱生活。
(一)学生小结,盘点收获。
(学生可谈自己的写作感受,也可以谈谈通过写作自己生活上的感受)
(二)教师点拨: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同学们,多姿多彩生活犹如源泉,写作犹如溪流,只要我们拥有热爱生活的心,细心观察,勤于思考,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才能迸发写作的火花,溪流自然川流不息。
四、点燃激情妙笔生花。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先与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
2.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等,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在结尾处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受到了怎样的触动,它在你的成长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迹等,可起到点题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