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课件(70)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课件(70)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1.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1:24:5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请同学们听赏一段歌曲,猜一猜该歌曲的歌名。
《踏浪》
请问:该首歌曲属于哪种音乐表现形式?
A. 古典音乐
B. 通俗音乐
授课教师:源城区东埔中学 赖名玲
一、中国校园民谣的发展背景
1、中国校园民谣最早出现于七十年代的台湾,是台湾民歌运动发展下产生的一种新形态音乐,此类音乐让人们耳目一新!它强调了青春的易逝,透露出歌者对青春的回眸--青春依然真真切切,尽管一去不复返。  
2、当年的台湾“民歌运动”吸引了很多知识青年投身于这场“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的音乐革命中,其原创精神为流行乐坛打开了全新局面。
3.听赏三首校园民谣,分别说出相对应的歌名,并完成下列连线题。
《千里之外》
《同桌的你》
《一生有你》
费玉清 周杰伦
水木年华
老狼
二、校园民谣的两种风格介绍
1、民族情怀(《龙的传人》)
a.创作背景:
词曲作者侯德健在满腔爱国热情下,仅花了半个小时完成的音乐作品,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心声。
b.听赏歌曲《龙的传人》——李建复
思考:
歌者是带着怎样的情绪演唱此曲的?
表达了歌者怎样的感情?
c.分析歌谱,总结旋律特点
级进
同音反复
级进:是指在音乐创作中,旋律的两音之间按音级的顺序作二度的上行或下行进行的写作手法。其表现的内心情绪较为平稳、内在的。
请找出本曲应用级进写作手法的乐句有多少处?
同音反复:在音乐创作中,旋律以相同的音反复进行。此种写作手法多用在表现音乐情绪平稳、内敛但不平静。
请找出本曲有多少处乐句使用了同音反复写作手法
民族情怀风格小结
当时的时代背景激起了很多学生的爱国情操,怀抱着强烈的民族情怀,音乐创作中体现了其沉思性与爱国性的双重风格特点。
2、清新田园风格
校园民谣以自然风格为特点,歌曲表现了对乡村、山野、亲情的热爱,将乡谣风、乡土情发挥到极致的境界。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叶佳修《乡间小路》、《外婆的澎湖湾》;罗大佑《童年》等
(1)感受演唱齐体验
听赏《外婆的澎湖湾》 ,思考:请用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进行演唱。
演唱要求:
1.左边:从开头演唱至“有着脚印两对”时反复唱一遍“有着脚印两对”至结束。
2.右边:从第二段开始,但要先让左边同学演唱完“那是外婆”后进入
(2)巧用乐器齐伴奏
A. 思考:如何用“打击乐器为《外婆的澎湖湾》歌曲伴奏,合理地加入音乐?
B.师生共同伴奏与演唱。
X O X O
O X X O X X
清新田园风格小结
校园歌曲中的清新田园派,多以山水人物、田野风情为题材,是一个风格特别明显、范围集中、分类上可以自立的品种,贯穿了校园民谣的始终。
三、小组合作,改编歌曲
用填词的形式改编校园歌曲《龙的传人》、《踏浪》、《外婆的澎湖湾》、《兰花草》等,或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改编(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即可)。
(1)老师展示改编作品
(2)分组改编乐句派代表演唱。
我们今天来,共同赏音乐;
听到高兴时,大家齐参与;
我们分四组,小组齐配合;
掌握的怎么样,就看你们的!
你们是最棒的!
四、游戏环节—开门大吉之校园民谣
A
B
C
E
D
五、课堂总结—“改编《龙的传人》”
(虽然校园民谣的鼎盛时代已走远,但留给我们的“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的精神值得我们弘扬与发展,望今后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音乐创作的团队来!)
我们是东中的学生,
今天来上赖老师的课,
我们学习了《龙的传人》,
还有叶老师的《外婆的澎湖湾》,
《龙的传人》教育我们爱国,
《外婆的澎湖湾》给予我快乐。
学习音乐应大胆尝试,
让我们共同探讨美妙音乐!
六、课后作业
同学们自我选取一首能打动你的歌曲,进行填词改编,下节课进行交流探讨,将学习成果分享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