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思念》与学生实践感受《好汉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解通俗歌曲基本的的曲式特点、歌词创作特点及创作题材的多样性,总结出优秀的通俗歌曲应该具备的特质。
2、通过与学生喜爱的节目《我是歌手》相结合,举例欣赏《等待》、《当你老了》、《大中国》,提升学生对通俗歌曲的理解能力。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有表情、轻松自如地进行演绎,形成自信的表现能力。
2学情分析
本课力图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表演等方法,让学生了解通俗歌曲具备的基本特点,如何有选择的来进行欣赏、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弘扬民族音乐,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34教学过程
4.1 新设计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播放羽泉在《我是歌手》中翻唱的通俗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二、设问讨论导入
结合《我是歌手》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导入课题—到底一首优秀的通俗歌曲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走进《我是歌手》,感受流行风,学会鉴赏通俗歌曲!
三、感受体验与认知
(一)《思念》
1、导入:教师演唱《烛光里的妈妈》引出曲作者谷建芬,并进行简介。
2、欣赏《思念》
(1)带着以下2个问题进行欣赏: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何?歌曲中的“蝴蝶”代表什么?
(2)欣赏1988年春晚毛阿敏演唱《思念》的视频
(3)回答问题
①问题1: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何?
答:二段体(A+B);A 段在较低的音区内娓娓道出油然而生的思念之情;B 段以离调的手法引向高音区, 跳跃跌宕,带着呼唤性的歌唱表达了离别的哀怨。
(引导学生总结出通俗歌曲的曲式基本特点的关键词:结构简单,反复吟唱,易唱易记和;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曲式特点:旋律性强,富于变化。)
欣赏《我是歌手》中第二季歌王韩磊翻唱的《等待》。
②问题2:歌曲中的“蝴蝶”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而得出答案:乔羽说:蝴蝶在歌词中幻化成你我心中各色的梦想。这梦想连接着亲情、友情、爱情,这梦想也是生离死别的心灵撞击。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肯定学生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学生集体朗读《思念》的歌词,总结通俗歌曲歌词创作的基本特点:大众口语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歌词创作特点:有内涵有寓意,能够传情达意。)
学生列举《我是歌手》中自己喜欢的歌词,并说明原因。老师推荐欣赏李健演唱的《当你老了》,并引导学生具有正确人生价值观。
(二)《好汉歌》
1、曲作者赵季平简介
2、提出问题:音乐风格与前两首对比何不同?有什么特点?
3、学生实践体验活动:表演唱《好汉歌》
“我是歌手—歌王之战(第三季)”,分2组进行PK,每组选出3位男生演唱领唱部分,其余学生唱伴唱部分。最终评选出“我是歌手—歌王之战(第三季)”歌王,颁发奖品。
4、回答问题:《好汉歌》的音乐风格与前几首歌曲对比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
通过启发式问答,得出答案:《好汉歌》用民歌中劳动号子式的“一唱众和”、 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体现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
《好汉歌》与当时流行歌曲甜、缠、悲之风格不同,利用大跳音程,以及采用了在山东、河南(《王大娘钉缸》)、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写成。
(引导学生总结出通俗歌曲的创作题材特点的关键词:爱情题材居多,也有描写亲朋友爱,反映社会生活、人生伦理。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创作题材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
学生列举《我是歌手》中不同题材的歌曲,老师推荐欣赏《大中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根据学案记录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概括通俗音乐的基本特点与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特点。(略)
2、列举你认为优秀的通俗歌曲与歌手,说明原因,并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在今天的音乐课中我们了解了有关通俗音乐的基本常识,体验了通俗音乐的独特魅力,探讨了与通俗歌曲有关的现象和问题,相信同学们对流行歌曲的喜爱已有了一个新的或更高的选择标准,希望同学们“用耳来欣赏流行,用嘴来传播流行,用心 来感悟流行,直至动手来创造流行” 。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我是歌手》节目导入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学生进入课堂的同时,播放羽泉在《我是歌手》中翻唱的通俗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二、设问讨论导入
结合《我是歌手》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导入,导入课题—到底一首优秀的通俗歌曲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同走进《我是歌手》,感受流行风,学会鉴赏通俗歌曲!
活动2【讲授】通过作品欣赏,感受体验与认知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与优秀通俗歌曲的特点
(一)《思念》
1、导入:教师演唱《烛光里的妈妈》引出曲作者谷建芬,并进行简介。
2、欣赏《思念》
(1)带着以下2个问题进行欣赏: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何?歌曲中的“蝴蝶”代表什么?
(2)欣赏1988年春晚毛阿敏演唱《思念》的视频
(3)回答问题
①问题1: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如何?
答:二段体(A+B);A 段在较低的音区内娓娓道出油然而生的思念之情;B 段以离调的手法引向高音区, 跳跃跌宕,带着呼唤性的歌唱表达了离别的哀怨。
(引导学生总结出通俗歌曲的曲式基本特点的关键词:结构简单,反复吟唱,易唱易记和;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曲式特点:旋律性强,富于变化。)
欣赏《我是歌手》中第二季歌王韩磊翻唱的《等待》。
②问题2:歌曲中的“蝴蝶”代表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而得出答案:乔羽说:蝴蝶在歌词中幻化成你我心中各色的梦想。这梦想连接着亲情、友情、爱情,这梦想也是生离死别的心灵撞击。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肯定学生的答案都是正确的)
(学生集体朗读《思念》的歌词,总结通俗歌曲歌词创作的基本特点:大众口语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歌词创作特点:有内涵有寓意,能够传情达意。)
学生列举《我是歌手》中自己喜欢的歌词,并说明原因。老师推荐欣赏李健演唱的《当你老了》,并引导学生具有正确人生价值观。
(二)《好汉歌》
1、曲作者赵季平简介
2、提出问题:音乐风格与前两首对比何不同?有什么特点?
3、学生实践体验活动:表演唱《好汉歌》
“我是歌手—歌王之战(第三季)”,分2组进行PK,每组选出3位男生演唱领唱部分,其余学生唱伴唱部分。最终评选出“我是歌手—歌王之战(第三季)”歌王,颁发奖品。
4、回答问题:《好汉歌》的音乐风格与前几首歌曲对比有何不同?有什么特点?
通过启发式问答,得出答案:《好汉歌》用民歌中劳动号子式的“一唱众和”、 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体现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
《好汉歌》与当时流行歌曲甜、缠、悲之风格不同,利用大跳音程,以及采用了在山东、河南(《王大娘钉缸》)、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写成。
(引导学生总结出通俗歌曲的创作题材特点的关键词:爱情题材居多,也有描写亲朋友爱,反映社会生活、人生伦理。总结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创作题材特点: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
学生列举《我是歌手》中不同题材的歌曲,老师推荐欣赏《大中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3【活动】《好汉歌》表演唱环节
学生实践体验活动:表演唱《好汉歌》
“我是歌手—歌王之战(第三季)”,分2组进行PK,每组选出3位男生演唱领唱部分,其余学生唱伴唱部分。最终评选出“我是歌手—歌王之战(第三季)”歌王,颁发奖品。
比赛规则:
1、参赛曲目:《好汉歌》2、参赛选手:全班同学,共分为2组; 每组有3人领唱,其余同学伴唱。3、评判标准: (1)能够正确的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速度、力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梁山好汉的豪情与人物形象。 (2)表演要有完整性,体现团队精神.
活动4【练习】《好汉歌》表演唱环节即练习
活动5【测试】课后小结:总结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及优秀通俗歌曲还应具备的特点。
通俗歌曲的基本特点:
1、曲式特点—结构简单,反复吟唱,易唱易记。
2、歌词创作—大众口语化,篇幅短小,浅显易懂。
3、创作题材—爱情题材居多,也有描写亲朋友爱,反映社会生活、人生伦理
优秀通俗歌曲的特点:
1、曲式特点—旋律性强,富有变化。
2、歌词创作—有内涵有寓意,能够传情达意。
3、创作题材—体现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
活动6【作业】课后在学案上完成作业
列举你认为优秀的通俗歌曲与歌手,说明原因,并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