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聆听、感受的音乐基础上,了解流行歌曲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正确审视通俗音乐文化,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二、过程与方法 以聆听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综合运用探究、比较、分析、演唱等学习方法。三、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行歌曲的风格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流行歌曲进行判断,选择那些经典的、积极向上的流行歌曲来传唱,正确审视青少年中的“追星”现象及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2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尽可能的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灵活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运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 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营造音乐气氛,让学生通过生动具体的音乐形象准确地感受体会到流行音乐的风格特征,感受、体验音乐的美,引导学生以健康向上的心态,正确审视通俗音乐文化,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虚怀若谷才更能显出教者风范,诚实坦然才愈会赢得学生尊敬。 由于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熟悉程度大于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中 ,而我只是在理论上适时点拨,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者为师。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思念》、《懂你》、《好汉歌》三首作品中总结流行歌曲的风格特征,以及作品本身体现出来的神会价值。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审视“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的通俗音乐文化,结合青少年中的“追星现象”谈一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新中国伴随歌声成长,歌声中我们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歌声里我们经历了风浪,歌声中我们共圆中国梦!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提供了新的契机。20世纪下半叶我国的音乐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民歌、艺术歌曲、器乐曲、流行音乐等等,构成了风格各异、体裁多样、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音乐。其中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青少年,今天呢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感受在当代音乐创作中刮起的这股‘‘流行风’‘。(背景音乐《红旗颂》)(课件)
活动2【讲授】赏析歌曲(过程略写详细见课件)
1、赏析歌曲
《思念》
师:聆听歌曲思念,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以及旋律特点。
生:回答
师:总结(课件)
《懂你》
师:歌曲反映的社会意义及题材内容。
生:回答
师:总结(课件)
《好汉歌》
师:歌曲的演唱风格和表演特色。
生:回答
师:总结(课件)
结合三首作品体现的流行歌曲风格特色总结流行歌曲的风格特点。(课件)
2、拓展与探究
A、表演与体验
听了这么多流行歌曲以及刚才我们分析的流行歌曲风格特点,我想好多同学都已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歌唱的欲望了吧,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华以演唱会的形式来一场我们班级歌友会,请所有同学们积极配合(呐喊、挥手、鲜花、条幅制造气氛)
学生表演
B:辩证谈流行音乐
结合青少年中的追星现象谈一谈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课件)
3、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对比总结:民歌、艺术歌曲、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课件)
活动3【作业】课堂总结
1、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对比总结民歌、艺术歌曲、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
2、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对流行歌曲作品的聆听、感受、讨论等方式,了解了流行歌曲的风格特征,重新审视了流行音乐文化的社会价值。谢谢同学们的配合,最后请大家一起品尝由老师带给大家的流行歌曲大餐《小苹果》(师生共同表演歌舞《小苹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