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4年中招创新预测模拟卷
语 文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九年级(4)班开展以“走进诗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感受自然之美】
语文课代表若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最近在读的散文诗的一部分。
诗歌:
春天的色彩
春天,太阳红艳艳,天空蓝悠悠,树木绿油油,迎春花黄灿灿……
春是暖人心脾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是稍纵jí 逝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春是沁凉润透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还是酒气飘香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
千树琼花,碧波涟漪;
兰馨蕙草,润物如酥;
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春天一定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气的画布。上面不仅充满着新绿、嫩绿、鲜绿、翠绿、碧绿……满 眼的绿,还星星点点地有些红色、黄色、紫色、粉色……这一桢画布, 一定震hàn 了人们的心灵。
1.(1)有人对语段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把握不准,请你帮他们选出正确的一项( ) ( 2 分 )
A.yǐjìn B.yī qìn C.yǐqìn D.yī jìn
(2)有人不知道语段中的拼音所对应的汉字该怎么写,请你帮帮他。(2分)
稍纵 ji( ) 逝 震 hàn( )
【任务二:品味诗歌情怀】
2.语文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的诗词积累,给出了下面一段话,请你补充完整。(8分)
走好人生之路,要有良好的心态。“问君何能尔 ① . ”(陶渊明《饮 酒》(其五)),外界嘈杂,我们要坚守内心的平静;“② ③ ”(陆游《游山西村》),前路曲折,我们要心怀希望。走好人生之路,要有自信的精神 “④ 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面对质疑,我们要不畏世俗眼 光,以英雄自勉;“⑤ ,⑥ ”(王安石《登飞来峰》), 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我们要学会拨开迷雾,看透事物本质。走好人生之路,要有学习的智慧。 要明白“⑦ ⑧ ”(《《论语》十二章》),将学习与思 考紧密结合。
【任务三:赞颂家国之爱】
3.班级开展“赞颂家国之爱”朗诵会,昊昊和元元打算一起合作朗诵一首诗歌,下面是他们选定的两 首诗,请你结合本次活动主题给出选择意见,并说明理由。(4分)
A. 艾青《我爱这土地》
B.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任务四:创作自己的诗】
4.老师提议大家根据家乡四季景象,写一首小诗,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班长率先将自己的创 作发布在班级贴吧中,同学们纷纷跟帖。请你也仿写并跟帖。(2分)
班长 11:20 楼主 春-花朵是春天的孩子/在春天来临之际/她们展现娇艳的容颜/为春天增添了一丝生机。
雨聪 11:45 1楼 夏一知了是夏天的孩子/在夏天来临之际/她们亮出清脆的嗓子/为夏日增添独有的活力。
你
5.同学们准备将创作的诗歌按主题整理成小册子,请你将目录补充完整。(4分)
诗歌创作主题分类 主题一:爱国情感-赞颂革命英雄,赞叹祖国山河,抒发爱国情志。 主题二:
主题三: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
冬天里的春天
李国文
①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速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 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 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
②这石湖上冬末的晨雾,愈接近天亮时分,也愈浓烈,仿佛什么活生生的、有性格的东西,定要 死乞白赖地缠住不松不放。这使得那位扶着船舱篷顶站立眺望的游击队女指导员,满脸恼怒,焦躁 不安。
③她简直恨透了这密密麻麻不消不散的浓雾,那对明亮的眸子,无论怎样努力,也看不出三步 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她现在恨不能插翅飞上湖心的沙洲,因为情况突然间变得这样紧急,时 间对她来讲,不但意味着亲人的生命,同时还攸关着整个游击支队的命运。然而,老天偏偏作对,在 这大年初一的早晨,下起了没完没了的大雾,挡住了视线,辨别不清方向。而且芦苇丛中密如蛛网 的河道,完全有可能搅昏了头,以致迷了路。
④“老晚哥,路没错吧 ”
⑤“不能!”那个俯着身子吭哧吭哧划船的人回答着。他瞟了一眼她腰间挎着的匣枪,不由得心 中一冷。那枪上的红缨,虽然已经陈旧,颜色不那样鲜艳了,但是却在提醒他,对待这样一个简直可 以说是“杀星”的女人,还是以小心谨慎侍候为宜。所以压住他那爱唠叨的舌头,只拣最简单的宇眼 答复她的问题
⑥“那你加把劲,快点划!”
⑦“打我出娘胎,也不曾这样卖过力气。”
⑧突然间,那对漆黑闪亮的瞳仁逼视着这个划船的人,尽管是雾天,朦朦胧胧,但那刺人的光 芒,似乎穿透老晚的心:“是他划走了我的舢板,你实说!”
⑨“嗯!”老晚艰难地点点头,显然,他不敢对她撒谎。
⑩“他没告诉你去哪儿 ”那声调听来十分严厉,只吓得这个划船人一连气地说了几个“没有”, 矢口否认地晃着脑袋。
语文试卷(五) 第2页共8页
“他自然不会说给你听的。”这一点,她完全相信,如果他真的说出了他的去向.倒是值得认真 考虑,没准可能是引入歧途的迷魂阵呢!
地又凝视着密如屏障挡在眼前的雾,不由得思索那个被她斗败了的对手.趁着她暂时离开的 工夫.竟驾着舢板先走一步.会到什么地方去呢 又有可能搞些什么名堂呢 如同这看不透的浓雾 一样,难以揣摩得出他的意图。当然有可能投靠敌人,叛变支队,至少可以毫不费力地说出受伤的 游击队长在沙洲上的什么地方躲藏着。立刻,她仿佛在雾里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那个背叛了革命 的家伙,带领着保安团朝沙洲密林的腹地行进,企图一下子捉个活的,好去领功请赏……
想到这里,她不觉出了一身冷汗.赶紧催着老晚:“快点,再快点!”她明白.只要游击队长落到 敌人手里,决无生还之理,而且那也表明,石湖支队这一下可就真的垮了。所以.她不得不咬了咬 牙,从怀里掏出那珍藏的五块银元.放在老晚脸前的船舱板上,几乎是央告地对他说:“你不会白给 革命尽力的,求求你,老晚哥.帮帮我们游击队的忙吧!”
老晚虽然嘴上说“用不着”,但那闪亮的银元,给他增添了力气,小篷船像脱弦的箭那样,嗖嗖 地在苇丛里的河道上穿行着。
一九四七年底, 一九四八年初的那个春节,就这样在石湖的浓雾中.开始了它的一天。
哦!多么阴冷的日子啊!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年节也过得冷冰冰的.甚至连稀疏的鞭炮 声,也是喑哑的,有气无力的。
好了.总算快到目的地了.虽然沙洲还在浓雾的隐蔽底下,看不真切.但啁啁啾啾的鸟鸣,却 透过这密密的屏障,传进她的耳朵里,这使她放下了一颗心。尽管那是怕冷的鸟躲在窝里凄凄惶惶 的叫声,但也表明了沙洲上是平静的,不曾发生过什么意外。那双清激如水的眼睛.出现了一丝倦 意。的确,她太累了。过去的四十八个小时里面,紧张的接触,频繁的遭遇,血淋淋的白刃战,生与 死的决斗,连喘口气的工夫都得不到。她回想起来,离开沙洲的这两天两夜.如同噩梦一场地度过 去了。 一路上提心吊胆惟恐发生不幸的预感,当她跳下了船,站稳在沙洲土地上的时候,也完全消 逝了。
想到马上就会见面的,她那负了重伤的丈夫,想到终于搞到手的特效药,想到有足够的时间 来得及转移,两天来,第一次脸上出现了笑容。
(节选自《冬天里的春天》,有删改) 6.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按“原因→经过→结果”的逻辑顺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3分)
7.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这石湖上冬末的晨雾,愈接近天亮时分,也愈浓烈,仿佛什么活生生的、有性格的东西,定要死 乞白赖地缠住不松不放。(修辞手法)(2分)
(2)立刻,她仿佛在雾里看到了这样一个场面:那个背叛了革命的家伙,带领着保安团朝沙洲密林 的腹地行进,企图一下子捉个活的,好去领功请赏……(补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2分)
8.本文以“冬天里的春天”为标题,意蕴丰富,请进行分析。(4分)
9.某校园文学期刊开设“抗战小说欣赏”专栏,有人针对教材中《老山界》一文写了如下简析。请你
参照示例.为 文写一段简短的评析.100字以内。(4分)
示例:《老山界》一文以红军翻越老山界为线索,以真挚细腻的笔触,叙述了 长征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 乐观主义精神。
)
(二)阅读下面几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
材料一 :
从“春运”之“变”看幸福中国
①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今年春运从1月26日开始,至3月5日结束,40天内预计有90亿人次 出行.将创历史新高。从“走得了”到“走得好”.春运路上的每一帧影像都记录着经济社会发展为 民众出行带来的点滴变化。春运就像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时代发展的进步,也记录着幸福 中国的味道。
②“服务春运”让回家的体验更美好。服务好春运,全力提品质出精品,不断提升旅客出行体 验,为大家守护好每一条回家路。面对春运这样的“大考”.除了在硬件设施上下功夫,更要在服务 细节上做文章。春运首日.在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的出发大厅内.旅客可与趣味场景互动,感 受温馨幸福时刻:江西南昌昌北机场持续为旅客提供团队旅客预约、“畅(昌)快线”“无陪儿童”等 系列暖心服务,启用特殊旅客服务中心,为无人陪伴儿童、行动不便旅客、老年人提供专门的候机休 息场所:江苏、甘肃等地在城镇开行定制公交,乘客根据自身需要手机下单乘车时间和线路……一 桩桩贴心服务.一件件暖心实事,展示了铁路部门心系旅客的情怀。“堵”不如“疏”,只有站在旅客 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旅客的心。在未来的旅途中,更多人性化的服务举措 将持续推出,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③“科技春运”让回家团圆路更快捷。出行便利的背后是整体运力的提升,带着科技而行,这是 新时代中国春运的美好故事,也是中国科技力量蓬勃崛起的缩影。如今,互联网科技全面融入出行 市场.铁路依靠科技创新保障旅客出行。在低温、冰雪等恶劣天气环境下,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热 像仪等高科技模块的“巡检机器人”,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智能巡检,科技装备为春运保驾护航。 从售票窗口订票到手机订票、从车站排长龙到人脸识别快速通行:从四处问询到机器人就可以提供 信息……智能高铁、5G 车站、电子客票等最新科技护航春运。在出行方面,多地形成“源头监管+固 定检测+流动巡查+科技治超+联合执法”的治超新模式,企业开通机场自动驾驶接驳服务,小程序 一键预约接送机服务,努力做好用户出行的数字化标配,以科技之光温暖回家路,更好地助力“交通 强国”建设。
④“文明春运”让回家旅途更加温馨。春运是奔赴团圆的温馨之旅.也是涌动真情的文明之旅. 今年春运期间.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国铁集团等单位在交通领域组织开展2024“温馨春 运、文明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盐城市启动“春运暖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活动现场设置了 “同行龙年”“驿路有你”“志愿先行”等七个服务板块,让来往乘客在浓浓年味中感受独有的城市文 明魅力:太原局集团公司开好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保障旅客列车的覆盖面、通 达性和普惠性,组织志愿服务者助人为乐、扶老携幼.为旅客导向.帮旅客搬运行李。春运归途,呼 吁大家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多一份理解与耐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主动配合机场、车站等工作人 员安排,不拥挤、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流动的中国,应始终与文明相伴,只有人人争当文明 旅程参与者、践行者.我们的春运回家路才能温暖舒适。
语文试卷(五) 第4页 共8页
⑤ 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快捷、温馨的春运,在回家的路上尽情享受美好,在团圆中度过一 个平安喜乐的春节。我们坚信.2024“幸福中国年”必将更加红红火火!
(选自《人民日报》2024.2.2)
材料二:
流动中国里的春运经济学
① 春运之变,是出行选择之变,也是消费需求之变。今年春运预计将有72亿人次选择自驾车 出行.占比达八成,当随心而行成为现实.吃年夜饭、亲友相聚不必“宅”在家里,周边游可以说走就 走。除此之外,高铁、航空、租车自驾等多种交通方式自由组合、无缝衔接,助力很多家庭通过冰雪 游、避寒游、轮船游、境外游愉悦身心.多样化出行.带来的是旅途的便捷,催生的是更为火爆的春节 消费市场。
②紧张的春运给相关服务业带来压力,却也为行业发展送上机遇。火车站为特殊乘客开辟爱 心通道,机场升级“首乘旅客”服务,网约车平台加大运力调配,公路服务区为司机提供餐饮、修理、 医疗服务……贴心服务让出行实现了从“能走就行”到“人享其行”、从劳心操心到省心暖心的转 变。纾解春运旅客的出行痛点,就能找到撑起行业发展的新支点,上游生产车间加班加点,中游物 流企业全力保供,下游商场超市备货充足、景区酒店虚位以待,携手打出服务保障的组合拳。服务 “不断档”、生产“不断线”、物资“不断供”,满足了百姓出行需求,激发了春运市场潜力,更彰显了中 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选自“人民日报”2024.2.6,有删改)
10.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春运首日,在江西机场3号航站楼的出发大厅内,旅客可与趣味场景互动,感受温馨幸福 时刻
B. 出行的便利,是中国科技力量蓬勃崛起的缩影。
C. 文本一采用“总分式”,结构严谨。
D. 文本一和文本二都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
E. 文本一和文本二语言准确严密且生动形象。
11.文本一中部分段落的首句是对该段内容的概括,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4分)
12.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提到了“春运带给中国的意义”,其主张有何不同 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写作目 的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
【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 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 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淑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思感激。今 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节选)
【乙】兄①膺 此巨任,深以为俱③!若如陆阿二公之道辙,则贻我父母羞辱,即兄弟子侄,亦将为 人民侮,祸福倚伏之几,意不知何者为可喜也。默观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抚将帅,天下似无 践定“之理,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书报吾亲,才识平常,断难立功,但守一勤字,终日劳 苦,以少分宵旰⑤之忧,行军本扰民之事,但刻刻存爱民之心不使先人积累自我一人耗尽,此兄之所 自矢⑥者,不知两弟以为在否。愿我两弟亦常常存此念也。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兄:曾国藩的自称。②膺,接受。③俱:同“惧”,忧虑。④找(kān) 定:固定不变。⑤
宵旰:借指皇上。⑥矢:发誓(选自《史记·吴王濞列传》,有改动)
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3分)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遂许先帝以驱驰 成语推断法:以身许国
(2)意不知何者为可喜也 查词典法:①心思;②心愿,愿 望;③情态;④猜想,料想 (填序号)
(3)愿我两弟亦常常存此念也 语境推断法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5.孟子认为“贤者”是忠于内心“大义”超过个人得失安危的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诸葛
亮也是一位“贤者”。请你结合《出师表》的内容,说说诸葛亮被称为“贤者”的原因。(2分)
16.【甲】文中的诸葛亮与【乙】文中的曾国藩都具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请联系两文内容概括其具 体表现。(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7.下列诗词中与“断肠人在天涯”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C.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D.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8.请用生动的文字将“枯藤老树昏鸦”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四 、名著阅读(5分)
19. 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做答。(5分)
(1)读《西游记》的时候.有很多阅读方法能给我们助力,比如“精读”和“跳读”。请你谈谈以下 章节分别适合什么阅读方法.并简要阐述你的理由。(5分)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2)有人认为《水浒传》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且“官逼官反”也是历史上很重要 现象。请你就鲁智深、林冲的反抗经历. 阐述这一社会现象。(5分)
五 、作 文 ( 5 0 分 )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
2月9日,在甲辰龙年新春佳节的璀璨之夜,2024年的央视春晚如约而至。中央广播电视 台以“龙行盐盐,欣欣家国”为主题,倾力打造了一场彰显中华气派、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宴。 晚会通过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创新的技术手段,生动诠释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优秀传 统文化的承扬,传递出积极向上、开放包容的时代强音。
(1)请你以“我与文化”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 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 不少于600字。
④ 不得抄袭或套作。
(2)请根据材料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简单的议论文。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② 不 少 于 6 0 0 字 。
③ 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 不得抄袭或套作。
100
积累与运用
1(1)D
即 撼
心远地自偏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俗子胸襟谁识我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分)示例:选择A 篇目,这次诗歌朗诵会的主题气爱国有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且篇幅短小精悍,句式上多用排比,以特写镜头,向我们依次推出他要歌领的对象。主题突出,情感真草。
B篇目表达了对“你”的喜爱和赞美,但“你”可能指国家,也可能指某一个人。所以选择 A 篇目更适合
秋——枫叶是秋天的孩子/在秋天来临之际/她们穿上红色和金色的靓衣/为秋天增添了一丝光彩
示例一:离愁别绪-描写离别场面,感受离别之情,书写离别寄语。
示例二:人性光辉-关注普通人物,挖掘人性光辉,赞美精神品质,
游击队女指导员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和队员,在船上经历了两天两夜的决斗,成功找到特效药,并于大年初一的早晨,在大雾中踏上了沙洲土地。
(1)拟人。“死乞白赖”赋予晨雾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晨雾的浓厚程度,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快啊!快啊!绝不能让游击队员落入敌人手里,不能让背叛革命的家伙得逞。
(4分)标题中的 “冬天”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照应了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春天” 也暗示游击队女指导员任务的成功,具有象征意义。以“冬天里的春天” 为标题设置了悬念,一语双关,含蓄隽永。
《冬天里的春天》一文以游击队女指导员的一次渡船赶路经历 线索 用生动凝练的笔触,描写游击队女指导员为救自己的文夫与队员所经历的决斗和困难,赞美了游击队女指导员勇敢无畏、意志坚强心思缜密、不屈不挠的性格特点。
AE
①段首概括句起到分论点的作用,方便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该段的内容及作者的观点:②有提示层次和角度的作用,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论述了 “春运就像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时代发展的进步,也记录着幸福中国的味道。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文本一作者认 “服务春运”让回家的体验更美好;“科技春运〞让回家团园路更快捷;“文明春运”让回家旅途更加温馨。这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想让大家共同建立一个快捷、温馨的春运,在回家的路上尽情享受美好,在团园中度过每一个平安喜乐的春节。文本二中作者则认为多样化出行,带来的是旅途的便捷,催生的是更为火爆的春节消费市场,这样就激发了春运市场潜力,更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这是因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流动的中国 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社会活力奔涌写下生动注脚
(1)答应
④
念头,想法
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没有效果,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2 分)示例:诸葛亮一生电诚〉恪守他心中的“大义”,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二十余年竭忠尽智;为实现“兴复汉室,还于1日都”的目标而鞠躬尽瘁,以身许国。因此,称得上是一位
“贤者”。
(4分)示例:诸葛亮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自己,希望能为主效忠佐君主,同时立下决心敢于承担后果,具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曾国藩既立志报答皇上,也立志报答父母,对国家和家庭都承担起责任,具有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D
枯藤缠绕着老树,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19.
(1)(5分)示例: 第五回适合精读,因为这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经典章回,集中体现了孙悟空身上的反抗精神,是作品主题的凸显,且这章回的文字精彩、情节跌宏起伏,引人人胜。第八回适合跳读,因为这一回主要是为了介绍唐僧并引出取经一事,交代师徒取经的缘由。主要是起情节上的组织作用,在表达整部作品主旨方面作用不大。
(2)(5分)示例:鲁达走上反抗道路的起因是流氓恶霸郑屠欺压金氏父女,他听闻后帮助金氏父女脱离虎口,并痛打镇关西伸张正义。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起因是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于是高太尉等人便设计陷害林冲并将他发配沧州,再要置他于死地,林冲最后忍无可忍走上反抗道路。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各阶层都腐朽黑暗,让人民无法生存,只能走上反抗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