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配套教学设计(7)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配套教学设计(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1:30:0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方法与过程:聆听、鉴赏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作品---勋伯格《一个华沙幸存者》,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表现主义、水乐、偶然主义音乐的学习,分别理解现代主义音乐在音乐要素、演奏形式和其他所有方面都对传统音乐进行了颠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音乐,充分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尝试创作现代主义音乐。
2学情分析
在古典音乐历史长流中,音乐之父巴赫、音乐神童莫扎特、钢琴诗人肖邦等一系列浪漫主义之前的音乐家在学生脑海中或多或少的留下了印象,但不管学生自小接受音乐教育程度的多少,对传统音乐格局分解后的历史、风格、人物等各方面均一无所知,即使在一些高等院校里,对这些内容也是略带而过,很多人在稍接触过现代音乐后,对其刺耳的音响效果非常抵触,却没有想过作曲者打破传统作曲手法创作音乐的目的,也不会将自己放入作曲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中去聆听音乐,从而盲目的排斥现代主义音乐,教师应用正确的观点引导学生更理性的认识现代音乐
3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一个华沙幸存者》,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
难点:领会和理解表现主义音乐的创作特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交流绘画作品
一、课前导入
课间播放一组描绘女人的美术作品,分别是古典派,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和抽象派。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背景音乐为印象派的《水中倒影》,感受绘画风格发生的巨变)
导入:刚才我们在课前播放了一组描绘女人的美术作品,这五幅美术作品体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绘画流派的发展,我们能够发现画家画的事物和实体事物差别越来越大,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绘画艺术风格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发生了哪些巨大的社会变革?
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可以用动荡来形容,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个人主义得到充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追求创新求异的艺术风格,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传统风格决裂的艺术流派,这一切都导致了艺术领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设计意图:艺术是相通的,借助绘画风格的变化引出时代的特征)
活动2【讲授】授课
二、初步感受现代音乐
刚才我们从美术作品的发展感受到了传统风格的颠覆,音乐领域在20世纪初的时候也将传统音乐进行了颠覆。老师给大家弹3段音乐,请大家分辨哪一段音乐是与传统音乐风格不同的?为什么?(分别弹奏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李斯特的《爱之梦》、芬尼《夜半怪声》)
的确第三段音乐是与传统音乐风格完全不同,这段音乐是创作于20世纪初的,那么20世纪初的音乐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就一起来走进20世纪初的音乐世界。出示课题: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聆听,初步体验二十世纪出现代音乐的风格与传统音乐的差异,感受现代音乐的个性化,引出本课的主题)三、鉴赏现代主义音乐
1、表现主义音乐
在二十世纪初,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之多,之怪之异都是空前绝后的,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创作上与传统音乐完全决裂,其中以表现主义音乐尤为突出。表现主义音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先来听一段该流派的一首作品,在聆听的同时请大家思考一下听完音乐你有怎样的感受?
那我想每位同学听到音乐之后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请大家画一幅画来体现自己听到这段音乐后的心情。
(设计意图:借助绘画来更生动地表达出听到作品时的情绪感受。)
A聆听:《一个华沙幸存者》
与学生交流绘画作品。请学生谈创作的意图,结合两个问题来分析。
为什么作者要创作这首音响效果很刺激的音乐呢?他要表达的是内心怎样的一种情绪?是什么激发了作者创作这首作品?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自己的绘画追问为什么听音乐感到恐惧,阴森?)
B介绍的创作背景:
二战后期,希特勒把众多的欧洲犹太人赶到波兰华沙的犹太人居住区,并且把他们全部毒死,然而有一个人活了下来,于是作者就借用了这位幸免于难的犹太人自述,刻画了这位幸存者当时极度的恐惧和绝望的情绪,并借助这位幸存者的感受来揭露纳粹的罪行。这种紧张、恐惧、绝望的情绪是如何刻画的呢?
C作品分析:
首先是旋律:旋律没有清晰的线条和优美的旋律线,有的是大量不和谐的音程,以产生刺耳的音响,使整个音乐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紧张恐怖的感觉。
其次是节奏:该作品节奏明确吗?作品的节奏无序,表达内心一种怎样的情绪?恐怖,慌乱。
那同学们觉得这个音乐美吗?生:不美。那这有位艺术家就说了:艺术家并不创作其他人认为是美的那样的作品,而只是创作他内心深处强烈的冲动迫使他不得不创作的作品。这位艺术家是谁?
下面一起认识一下这位表现主义乐派的创始者————
阿诺尔德勋伯格。
D作曲家介绍:从这段文字简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勋伯格的音乐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他还是传乘古典音乐创作的手法,觉得音乐需要优美的旋律,协调的和声,明朗的节奏。但是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后来的勋伯格在创作上产生新的想法,他认为传统的调性音乐对创作有限制,不能很好地,逼真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要打破调性的限制。于是他运用了自创的十二音列体系,开创了20世纪现代主义无调性音乐的先河。
E知识点:十二音列体系
F深入体验:十二音列体系音阶与大调音阶
在一次感受表现主义的音乐(聆听勋伯格之《预兆》)
G描述表现主义音乐
通过对无调性音乐的理解,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你所感受到的表现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主张按照作者自己的解释,将现实生活加以夸张、扭曲、变形,以体现自己主观的心理冲动。在音乐形式上,追求绝对的自由,打破了旧有的传统观点。在创作技法上,完全忽视的调性的规律,大量的使用了不和谐的音程,使音乐发出刺耳的音响效果。
(设计意图:有学生来表述对表现主义音乐的认知,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更加强调音乐注重是是刻画内心的主观意愿。引申出现代主义音乐在音乐要素上对传统音乐的颠覆。)2、我国的现代主义音乐
我们国家也有许多音乐家从事现代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其中最著名就是音乐家谭盾。他的作品在国际乐坛有较高的知名度。
欣赏谭盾的《纸乐》)
欣赏了谭盾的纸乐之后相信对大家有都很大的启发,现代主义音乐创作不再局限于乐器本身。
(设计意图:艺术的发展方向是多元的,用《纸乐》片段,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家的无穷想象力,引申出现代主义音乐在演奏形式上对传统音乐的颠覆。)
四、课堂拓展
我们也来尝试着创作一首现代主义音乐,我设计了几个主题,1、暴风雨 2、大森林的早晨。请大家组合一下,运用现场所有的题材来创作一段现代主意音乐。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身边的事物大胆地进行创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你有一颗善于观察生活细节的心)
3、介绍偶然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从音乐性角度上来说给人一种很怪异的感觉,表现主义颠覆了传统的调性,纸乐也彻底拓宽了传统意义上的乐器,其实在现代主义音乐当中还有很多荒谬的音乐流派,比如偶然主义音乐,什么是偶然主义音乐,更加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涵盖的范围,什么是偶然主义音乐?下面我们课堂中就即兴的创作一段偶然主义音乐。
偶然主义音乐是美国的音乐家约翰凯奇创立的,他的代表作品4分33秒就是由一个钢琴家坐在钢琴前4分33秒后离去,“音乐”也就演奏完了,听众听到的就是大厅中在这个时间段中发出的任何声音。这些声音就是音乐!
(设计意图:偶尔音乐也是现代主义音乐流派之一,作为补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现代主义音乐之怪,之个性,之创新。引申出现代主义音乐在各个方面对传统音乐的彻底颠覆。)
活动3【讲授】总结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接触到了崭新的一种艺术形态——现代主义音乐,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崭新的音乐形式呢?(小组讨论)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可能有些同学接受不了现代主义音乐,觉得他们不好听,没有优美的旋律,也听不懂。其实我们要听懂一部音乐作品,应带先理解其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创作缘由,我们只有把自己放到当时的环境中去,理解作曲家的思想,才能听懂一部音乐作品,但是同学们如果就因为这类音乐不美就把这种音乐完全排斥的话,那只会导致同学们的自我封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