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2023-2024学年六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2023-2024学年六年级6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13:36: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6月份素养展示
语文学科(六年级)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①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jiàn shù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sī kōng jiàn guàn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zhuī gēn qiú yuán,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②jiàn wēi zhī zhù,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píng kōng产生的。③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líng gǎn,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④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就会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华罗庚(huá) B.锲而不舍(qì) C.纵观(zòng) D.偶然(uǒ)
2.上面语段中按拼音填汉字(3分)
jiàn shù__________ sī kōng jiàn guàn__________
zhuī gēn qiú yuán__________ jiàn wēi zhī zhù__________
píng kōng__________ líng gǎn__________
3.上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一书相传为战国时期列御寇所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B.《马诗》,作者是李贺,唐代诗人。诗人写作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
C.《为人民服务》选自《毛泽东选集》,作者毛泽东,本文是作者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所做的演讲。
D.《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作者是艾萨克·阿西莫夫,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5.学会说话下面情境中,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情境】当你因为堵车而迟到,进入班级时,你应该和老师说:
A.“你不知道早上有多堵,我也没办法呀!”
B.“老师你就原谅我吧,我下次争取不迟到。”
C.“对不起老师,早上道路太拥堵,我迟到了,下次我会提前出门,请您原谅。”
D.“对不起老师,早上太堵了,要是您在车上也得迟到,您就原谅我吧。”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奋力拼搏方能实现可贵的自我超越,这种超越,______________,可谓“越是艰险越向前”;______________,可谓“不用扬鞭自奋蹄”;______________,可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对于奋斗者而言,春天______________,有“春华”才有“秋实”。
①是一种不甘平庸的行进 ②是一个播种理想的季节
③是一种战胜自我的奋起 ④是一种不惧挑战的勇毅
A.②①④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7.古诗文(7分)
(1)______________,不必循旧。(《淮南子》)
(2)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3)京口瓜洲一水间,____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4)______________,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5)水是眼波横,__________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竹石》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二、文言与感悟(4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8-10题。(10分)
两小儿辩日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②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③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④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⑥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及日中则如盘盂
(3)日初出沧沧凉凉
(4)孰为汝多知乎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不能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全文,请从“孔子”和“两小儿”两个角度,分别说说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11—15题。(13分)
表里的生物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者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滴答,滴答……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③一天,我对父亲说:
④“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⑤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⑥“只许听,不许动。”
⑦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⑧“小孩儿不许动表。”
⑨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⑩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主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住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1.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分号,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是( )。(2分)
A.并列 B.因果 C.转折 D.选择
12.第①节画线句“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有何表达效果?请选择正确的选项( )。(多选题,选错不得分,漏选得1分)(3分)
A本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有着加强语气的作用。
B.本句强调突出了小时候的“我”确信“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的观点是正确的。
C.本句为疑问句,引出了我猜想的原因。
D.本句为下文“我”猜想表里有生物做铺垫。
13.第 节画线句表现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2分)
14.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⑩节“一”和“就”,表现“我”想要探究表里“生物”的急切心理。
B.第⑩节中“还是”主要表现出父亲把表盖上后,“我”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C.第 节“我吓了一跳”是因为听完父亲的话后,“我”怕被蝎子蛰到。
D.第 节“这样的话”我后来不说了,是因为“我”长大后懂得了科学知识。
15.选文第 段画线句已经证实了“我”的猜测“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为什么下文“我”还要继续发问?( )(多选题,选错不得分,漏选得1分)(3分)
A.表现了“我”好奇心很强
B.表现了“我”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C.因为“我”又有了新的疑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只蝎子放进表里。
D.突出表现了“我”此时矛盾的心理,表达了我对表里生物的不满之情。
(三)阅读下文,回答16-18题。(8分)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①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②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③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忽视的特点,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木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徼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④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16.下列对“徽派民居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
B.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
C.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
D.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灰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
17.从原文看,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
B.建筑艺术的古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
C.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
D.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18.请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2分)
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 ) ( )
(四)阅读《紫色葡萄慈父心》,回答19-23题。(14分)
紫色葡萄慈父心
①小院里有棵葡萄树,是父亲在我双腿瘫痪后的第二年栽下的。栽树的时候,父亲把我推到院子里,一边挖坑,一边告诉我。葡萄树是有灵性的,种的时候许个愿,如果能实现,它就能长得旺盛。父亲说:许个愿吧!就这样,我们父女俩把美好质朴的心愿寄托在了小小的葡萄树上——希望我能尽快好起来。
②父亲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勤一如照顾他有病的女儿: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父亲每天早上都要把我推到葡萄树前,仔细地看上一阵。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后来,父亲还很有信心地说:等到能在葡萄树下乘凉的时候,你就好了……
③葡萄树长大了,正如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枝繁叶茂。父亲用粗铁丝和钢筋精心地给葡萄树搭了架子,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
④然而,我,依然坐在轮椅上。
⑤其实父亲心里也明白,他的女儿再也不能像只花蝴蝶一样在他身边欢快地跑、轻轻地跳了,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
⑥那年,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
⑦葡萄树在第三年结了果。连父亲也未料到,他裁下的葡萄树竟是优质品种,不但个大味甜,而且熟得早。夏日里,那些成熟了的葡萄一串串挂在小院里,阳光透过叶隙落上去,颗颗品莹剔透,硕大滚圆,既好看又诱人。
⑧从此父亲又多了一项任务。炎热的午后,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对我说:累了就歇歇,吃点葡萄,解暑。我便停了手中的笔,津津有味地吃葡萄。葡萄被井水洗过,凉凉的,又酸又甜,真好吃!葡萄汁顺着下巴流下来,我全然不顾。父亲看我贪婪的样子,一脸满足的笑。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葡萄,又悄悄地出去。
⑨几年过去了,葡萄树越来越旺盛,一到夏天,它厚厚的绿阴就遮满了小院。当父亲坐在葡萄树下戴着老花镜读我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时,他的眼角眉梢都挂满了笑意。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当初许的愿或许早已忘了。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略有删改)
(卫宣利,女,河南洛阳人,生于七十年代末,河南省作协会员,《青年文摘》等杂志签约作家,17岁那年因车祸而双腿残疾,善于用文字来诉说生命中爱的奇迹)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他依然痴望着、幻想着有一天能出现奇迹……这里的“奇迹”是指代女儿最终站起来这件事。
B.“郁闷孤苦的我拿起了笔”是指“我”开始写作。
C.葡萄树与女儿是文章的两条主线,葡萄树从树苗到“站立”到结出甜美的果实,与女儿从瘫痪到心灵站立实现了逻辑上的统一。
D.“浇水要浇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施肥要施那还散发着青草味儿的牛羊粪,松土自然要用手把土细细碾碎……”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为表示作者话没有说完。
21.下列句子中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多选题,选错不得分,漏选得1分)(3分)
A.“第二年,长长的藤蔓就爬满了半个院子,碧绿肥嫩的叶子在小院的上空舒展着热烈的情怀。生机勃勃!”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对葡萄树的喜爱之情。
B.“有时候他怕影响我,悄悄地进来,悄悄放下萄,又悄悄地出去。”本句连用三个“悄悄”,写出了父亲怕影响我写作,给我送葡萄时的动作情景,体现了无言的父爱。
C.“父亲总会踩上凳子,摘两串紫珍珠般晶莹的葡萄,用清凉的井水洗了,端到我的书桌上。”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葡萄的晶莹诱人,表现出父亲对女儿的疼爱。
D.“葡萄树每长出一片新叶,父亲就兴奋地像个孩子,说:你瞧,发芽了!发芽了!”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父亲因为葡萄树发芽了,预示着我的腿有了希望,很兴奋,表现了深深的父爱。
22.“我”不能走路已成为现实。父亲的眼角眉梢为何还会挂满笑意呢?关于父亲挂满笑意的原因,请选择不恰当的一项( )(2分)
A.父亲从我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看到了我心灵上的站立。
B.父亲明白有一种站立更能升起至高无上的尊严,那就是心灵的站立。
C.父亲已经接受了我不能走路的现实。
D.父亲认为我在心灵上已经站立起来,终有一日能够真正地站起来。
2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中“慈父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笔生花著文章
作文:(50分)
《在心里点灯的人》最后写道:“越长大越觉得,所有的问题,在妈妈的声音和故事里都有答案。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一切都会有办法,只要你清楚你的目的,只要你找到方式。”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那人、那事、那景、那物、那句话曾经给你启迪和思考,让你懂得人生的道理,点亮你心里的灯?
请以“点亮我心里的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叙事完整,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②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③书写要工整,不得抄袭和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1-6(每题3分):1.C 2.建树 司空见惯 追根求源 见微知著 凭空灵感
3.D 4.D 5.C 6.B
7(每空1分)
(1)苟周于事 (2)中庭地白树栖鸦 (3)钟山只隔数重山 (4)应怜屐齿印苍苔 (5)山是眉峰聚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8(每题1分)(1)距离(离) (2)到,到了 (3)寒凉 (4)同“智”,智慧
9(每题2分)
(1)孔子游历东方(在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2)孔子无法判断谁是谁非(孰是孰非/谁对谁错)。
10(每角度1分.共2分)
从“孔子”角度:对于自己不能判断的问题要敢于承认,虚心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人要谦虚诚实);学无止境,实事求是
从“两小儿”角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会有独到的发现和见解;敢于质疑。
11(2分)A 12(3分)ABD 13(2分)父亲主动打开表给我看的激动、兴奋
14(3分)B 15(3分)ABC 16(3分)D 17(3分)D
18(2分)引用;举例子
19(3分)本文写我瘫痪后,父亲通过栽种葡萄树鼓励关爱我,最终使我振作起来的故事。(父亲种下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在他的精心侍弄下,葡萄树越长越茁壮,女儿也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成就,实现心灵的站立,)
20(2分)D 21(3分)ABCD 22(2分)D
23(4分)“慈父心”具体表现在栽种葡萄并许下希望女儿好起来的心愿;伺弄葡萄树的精心和殷情一如照顾有病的女儿;为女儿摘两串珍珠般晶莹的葡萄;怕影响女儿便悄悄地送葡萄;对女儿心灵上的站立倍感欣喜。
多选题选错不得分,漏选得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