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第十二单元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赏析《圣母颂》
找到音乐创作中核心的调式调性,思考如果音乐创作中没有了调式调性,没有主音会出现什么效果?
现代主义音乐的概述
也称“新音乐”或“新潮音乐”。“现代”只是时间概念,不是
也不能含括审美思想、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与“古典乐派”、
“浪漫乐派”含义不同。艺术上的风格、流派问题比较复杂,
不同风格和流派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承递关系。
在表现手法上基本相通,唯一的原则是打破传统手段的
束缚,只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作曲家各有侧重。
20世纪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动荡的时代,资本主义的残酷
竞争、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等,引
发了社会心理的变化,个人主义充分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
家开始追求创新求异,试图与传统技法与风格决裂,因而在
各类艺术中都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现代”风格和流派。
1、产生的背景:
2、现代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的概述
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奥地利兴起的现代流派,
它最先出现在绘画、文学等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表
现主义艺术家常常把他们对世界所感悟到的内心苦闷、孤独、
恐惧、绝望等情绪,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作品常与病态、
失常、死亡等主题相联,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是一些小人物,
他们因保受折磨和压抑而呈现出一种畸形、怪诞的形象。
印象派音乐、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民
族乐派。
3、现代主义音乐影响较大的流派:
4、表现主义音乐:
5、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
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
五首管弦乐曲
第一首《预兆》
第二首《往事》
速度很快、表明无调性
音乐非常适于表现恐怖和焦
急的情绪。音乐展现了一个
处于极度痛苦中的幻想世界。
表现了一种沉思的情绪,
尚带有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
乐的余韵。旋律比较简单,
但却有丰富的和声语汇和精
致细腻的音色。
“预兆”、“往事”、“湖边晨夏:色彩”、“突变”、“带伴奏的宣叙调”
〔奥〕勋伯格
勋伯格 (1874-1951), 奥地利作曲
家,与其门生韦伯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
“新维也纳乐派”, 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
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
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 瓦格纳影响,后逐渐
倾向于无调性,二十年代创十二音体系。他认为
古典的意念,古典的形式与 古典音乐的基础—大
小调体系都是过时的东西,在调性限制的范围内
是不可能写出好乐曲来的, 因此他抛弃了音乐的
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
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
简介勋伯格
勋伯格1933年受希特勒政权迫害流亡到
美国,后入美国籍。晚年创作由朗诵、男声
合唱、管弦乐演出的名作《一个华沙幸存者》,
用音乐向纳粹提出强烈的抗议。其音乐理论
与作曲体系对世界有较大影响,
主要著作有《和声学理论》、
《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
基本原理》等。 勋伯格的“十二
音体系”是纷繁复杂的现代音乐
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调性音乐,即有调性的音乐。调中各音对主音有倾向性。在调性音乐中总是存在着一个作为中心的音,和弦的构成和曲调的进行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
无调性音乐,就是没有调性的音乐。无调性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它取消了各音乐之间的音级功能差别,它打破了传统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处于平等地位,既不与某个调性中心有关系,也不依附于某个主音,从而避免和否定了调中心的存在。
十二音音乐
十二音音乐是20世纪作曲技术之一。其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八度中的十二个半音,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各音级的功能区别。十二音体系的基本创作方法是:作曲家将十二个半音不许重复地自由编排成一个序列(或称音列),然后用这个序列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组织成一部作品。是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讨论:谈谈表现音乐与表现美术之
间有无共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