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2.2.运用资料,概括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课程标准
1. 结合实例,理解城镇化的概念以及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3. 运用资料,说明城镇化对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
学习目标
自主探究
(1)什么是城镇化?
(2)城镇化的主要
标志有哪些?
(3)城镇化的动力
是什么?
阅读教材P44-45页,思考以下问题
一、城镇化
1.定义
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补充】
城镇化是一个多维概念,既包含人口的城镇化,地理空间的城镇化,也包含产业结构的城镇化,生活方式、思想文化的城镇化。
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
一、城镇化
2.标志
城镇人口增加
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
最重要指标
英国
总人口6720万
乡村人口874万
城镇人口5846万
中国
人口总数14亿
城镇人口90220万
乡村人口50992万
英国与中国数据对比
城镇化率86.9%
城镇化率64.4%
在大多数城镇, 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与城镇化 ,
。
城镇的兴起又与 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
工业
相互促进
相互影响
第三产业
3. 城镇化的推动力——基础动力
一个区域工业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带来城市化,
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城镇拉力因素 乡村推力因素
就业机会多 经济收入高 教育、医疗条件好 发展机会多 社会福利好 交通便捷 就业机会少
经济收入较低
教育水平低
医疗卫生条件差
自然灾害
本质:城乡之间经济、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水平差距。
3. 城镇化的推动力——直接动力
1980年我在三兴小学当老师,以前我们在泥地和江边都给学生上过课,教学环境十分恶劣。如今的校园,教室宽敞明亮,教学设备现代化……孩子们太幸福了,我对张家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张家港市高级教师朱某
几十年前,三代人挤在一间平房,雨天潮湿,夏天受蚊虫滋扰。现在的小区高楼耸立,草坪、乔木、灌木错落有致,楼下健身器材、儿童游乐区一应俱全。菜场、综合服务楼、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环绕四周,11路和233路公交车直通小区门口,真是太方便了。
——园林新村小区李某
以前靠种粮种菜为生,田里的活都干不完,哪有闲心跳舞、唱歌、画画?那时候排演出,都是找人来凑数。现在住进了高楼,生活闲下来了,精神可不能闲下来。合唱、广场舞、戏曲、书画……一个社区就有十多支文艺团队,遇到演出,个个抢着上。
——南丰镇永联村郭某
从社会的角度思考城镇化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4.城镇化的影响
公共服务设施逐渐完善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1.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光污染
噪声污染
4.城镇化的影响
2.社会问题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就医困难
基础设施落后
城市中的贫民窟
城市社会治安差
4.城镇化的影响
假如你是一名“城市医生”,请你针对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出切实有效的“处方”。
科室 诊断 处方
城市环境科 大气、水、垃圾、噪声污染
城市交通科 交通拥堵 停车困难 交通事故频发
城市住宅科 房价高、 居住质量差
①进行环境治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②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③制定排污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做到达标排放。
①改善城市路网结构;②增加城市交通线路
③鼓励公共出行;④合力促进地下交通发展。
①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保障住宅供应;②控制房价;③老旧小区改造。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起步早
水平高
速度放缓
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起步晚,速度快
水平低
城市发展不合理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S”型曲线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该时期,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较缓慢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世界城镇化进程
“S”型曲线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思考:郊区城镇化出现的原因?
市区由于人口的大量集中,导致劳动力过剩,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等问题,加上交通的改善,导致大量人口,产业向郊区迁移。
该时期,人口向城镇迅速聚集,城镇化推进很快。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补充知识
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城镇化初期,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人口向城市中心区不断集中。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市中心区出现了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
郊区城镇化
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随着城镇化达到较高水平,城镇化进入后期阶段,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现象,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和工商业迁往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小城镇,大城市中心空心化明显。
逆城镇化
世界城镇化进程
“S”型曲线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该时期,城镇化水平比较高,城镇人口比例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思考:逆城镇化出现的原因?
①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
②乡村和小城镇环境优美,地价便宜,基础设施不断地完善,城乡差距趋于接近。
世界城镇化进程
“S”型曲线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
思考:
逆城镇化出现使得大城市中心区人口萎缩,产业出现空心化现象,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市区环境,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在市域内实现人口增长。
这种现象叫再城市化
世界城镇化进程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迁移方向
城市人口
乡村人口
出现时期
区分两种现象
中心城区、农村向郊区
城市向乡村、小城镇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城镇化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镇,农村地域转变为城镇地域 人口由乡村和城镇迁往郊区 人口由大城镇和郊区迁往农村 人口迁回城镇
成因 城镇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城镇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环境转好
图解
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过程(代表发达国家)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镇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19世纪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十分迅速,一大批工业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等迅速成长起来。从1801—1851年的半个世纪里,全国5000人以上的城镇由106个增加到265个,城镇人口比例由26%提高到45%。
进入20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迁往郊区居住的现象。一些原先位于伦敦周围的小城镇逐渐被伦敦“吞并”,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图2.20)。从伦敦经伯明翰到曼彻斯特、利物浦一带的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且相互越来越接近,城市与城市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形成连成一片的城市地域,称“英格兰城市带”(图2.21)。
20世纪下半叶,大伦敦的城市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1961—1971年间人口减少了0.8%,1971—1981年间人口减少了10.1%。英国的其他大城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伴随着这一过程,这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出现了失业率增高、空旧房增多、犯罪率升高、市中心人口比例下降等现象。
面对城市人口的减少,英国的政府和规划师着力开发大城市的中心衰落区,并改善其生活环境,吸引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回城工作和居住,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得到发展。
阅读材料,归纳英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城镇化阶段
郊区城镇化
逆城镇化
再城镇化
结合教材52页知识窗,说明我国城镇化的特点。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将城市中的人和物的信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组织,通过网络获取并传输海量数据,借助云计算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控制系统再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