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现代京剧
现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被称为国粹,当时为了宣传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所以采取了当时人们都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表现新生事物和宣传国家政策为主要内容。建国以后,尤其是文革时期党提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是封建,不能演。在江青的指导下,首先排了《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八部被称为样板戏。以后又出了《龙江颂》《杜鹃山》等,大多都是一个模式。
现代京剧的含义
广义的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以视为现代京剧。狭义的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的双百方针和戏剧改革运动,使现代戏剧得到巨大的发展,一大批现代京剧呈现出来。
样板戏
一个特殊政治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的戏剧样式,它包括现代京剧,现代舞剧和交响音乐等,其中现代京剧,传统京剧,新编历史剧是京剧三个组成部分,所以现代京剧和样板戏并不是一个等同概念。
八个样板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戏”
现代京剧代表作:
《白毛女》 《红灯记》
《沙家浜》 《红色娘子军》
《智取威虎山 》《杜鹃山》
《平原作战》 《龙江颂》 等
《红灯记》选段——
《壮志雄心冲云天》
创作背景:
取材于电影《自有后来人》原创作者黄永江,电影反映是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故事,后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接着由哈尔滨京剧院率先搬上舞台,取名《革命自有后来人》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很多优秀艺术家都曾参加演出。
内容提要:
讲述了战争时期东北敌占区,我地下党工作者李玉和接受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遭日寇杀害,李玉和的女儿铁梅继承父志,将密电码送上山,游击队一举歼灭日寇。
《红灯记》一共分十一场
《智取威虎山》
剧情介绍:
1946年解放战争初期,东北牡丹江一带,我军某部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36人的追剿队,准备消灭座山雕等匪帮,侦察排长杨子荣深入匪帮内部,机智英勇战胜了座山雕的试控,将搜集到的情报送下山,最终里应外合消灭座山雕等匪帮。
《沙家浜》
创作背景:
前身是沪剧《芦荡火种》
1958年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一个抗日传奇。讲的是1939年秋,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刘飞,在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的支持帮助下,带领数十名伤员,不畏艰险,重建武装、坚持抗日的斗争事迹。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改变任务,改编后的最初取名《地下联络员》,后来毛主席取名《沙家浜》。主要人物:郭建光、阿庆嫂等。
《海港》
创作背景:1963年,江青插手上海的京剧现代戏创作,以需要一出写工人题材的戏为由,决定改编李晓民创作的淮剧《海港的早晨》为京剧。
主要描写人民内部矛盾,并无暗 藏敌人。1965年2月1日首演于人民大舞台。江青看后,认为此本突出中间人物,要求修改为突出英雄人物和海港工人的国际主义精神。改编多次后取名《海港》
《奇袭白虎团》
创作背景:
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杨育才在金城战役中的英雄事迹编写。此剧的初创是在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早在1955年就进行了首演, 1958年志愿军回国后,该团与山东省京剧团合并,修改上演此剧
《白毛女》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艺术指导黄佐临,编导胡蓉蓉等。主要演员有顾峡美、蔡国英和凌桂明。后逐渐发展成大型舞剧。1965年首演。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
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1965年首演舞剧塑造了喜儿、大春、杨白劳等舞蹈形象,在芭蕾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融汇了丰富的中国民间舞蹈。是芭蕾舞和民族舞结合的典范。是文化大革命中八个样板戏之一。
《家住安源》——《杜鹃山》
京剧和现代京剧
1、现代戏客观讲在唱腔,板式上对传统戏有所发展。但由于他的“垄断”使京剧尤其是传统戏受到打击。人才断档,经典剧目流失,优秀演员离开舞台。
2、在音乐元素上现代戏吸收了交响乐。在某些场合对情景,对剧情的渲染是传统戏中难以达到的。
3、再有就是布景了。多用大布景,而非传统的简练但实用的道具。
4、现代京剧抛弃了京剧的 “程式化”。由于布景丰富了,道具丰富了,程式化没了。 另外,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还可以从内容上进行区分,传统京剧多表现历史题材,如《霸王别姬》《铡美案》等,而现代京剧多反映现实题材,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