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现代京剧 配套教学设计(20)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节:现代京剧 配套教学设计(20)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1:42:45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让知目标:了解京剧的产出与发展;知道戏剧中行当的划分;知道演员应会的四项基本功。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积极参与表演。/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京剧是我国宝贵遗产,要爱护和发扬光大京剧艺术。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京剧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而京剧知识又博大精深,所以在本节课教学内容中不宜太深、专业性不能太强,主要以感受聆听为主,引导学生对京剧的产生兴趣爱好。
3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京剧片段,让学生了解京剧的音乐唱腔,知道剧中人物的行当。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国粹京剧
同学们,看到这付副画面,我想大家就知道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国的艺术瑰宝京剧。首先大家对京剧有多少了解?
活动2【讲授】国粹京剧
现在让我们先了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己有200余年的历史。 1790(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给乾隆皇帝祝寿进北京演出。当时,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徽班其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徽调艺人在京城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汉调的影响,并吸收了民间曲调的特点,形成了京剧曲调的雏形。后来,程长庚将徽音、二黄发展为成熟的腔调.同时湖北汉调演员余三胜等进京搭入徽班,被称为楚调的湖北西皮调同二黄调逐渐结合,形成所谓的“皮黄戏”,“徽汉合流”的完成标志着京剧音乐本质特征的形成。因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遂被称为“京戏”,也叫“京剧”。
二.在戏剧中根据人物身份与性格的不同,剧中人物又划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生 行
简称“生”。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
生行分为:
须生(老生、胡子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髯口(胡子),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活动3【活动】国粹京剧
拓展:
1. 请说出下列人物的应属哪个行当,并说出相应的戏剧人物。
2. 戏剧模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