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12: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品鉴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之味;
2.体会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的内在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品鉴故都秋的“清、静、悲凉”之味。
难点:体会郁达夫“以悲凉为美”的内在情怀。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移情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中国古代有很多写秋的诗文,也留下了许多有关秋的名言佳句,如汉代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唐代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们身边也有令人赞叹的季节美景,这节课的学习后,我们也要会欣赏“我眼中的秋色”或“冬味”。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展开画卷,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行至北国,赏故都秋意,品北平秋味。
(一)活动一:通读入境,提要勾玄。
(在经历了高中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相信同学们都养成了预习课文的好习惯。在已经阅读过本文的前提下,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文章,说说作者写了“故都的秋”哪些特点。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概括性的语句。相信大家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1.故都的秋有哪些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郁达夫在开篇就直接点明了他眼中古都秋日的三个特点,那就是——清、静、悲凉。)
2.那么,哪些段落是具体描写故都秋意的呢?
第3——11自然段
3.作者分别写了哪些画面来体现“清、静、悲凉”?(请你学会用4到6个字为每一幅画面拟写标题。)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写在黑板上。答案不唯一)
第3自然段——1.小院秋色
第4自然段——2.落蕊秋意
第5自然段——3.寒蝉秋声
第6—10自然段——4.话凉秋雨
第11自然段——5.秋枣奇景
(二)活动二:细读入心,品味鉴赏。
(看名字我们就知道不同于第一个环节的速读、概览,而是需要我们停下来去品味语言。)
小组讨论:你最喜欢上述哪幅画面?该画面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预设1.小院秋景。
赏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视听结合、以声衬静),景物写的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和蓝色、白色的牵牛花等让人感觉“清”;早晨小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正是“静”的体现;“破屋”“尖细且长的秋草”强调的是破败、荒芜和悲凉感。
预设2.落蕊秋意。
赏析: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视听结合、情景交融)。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触觉感受。写触觉,仿佛能拨动读者最微妙的感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可以独自徘徊,静静享受与自然交融的情趣。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闲适的,又是寂寞的。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静)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悲凉)
预设3.寒蝉秋声。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赏析:这里是听觉形象,以动写静,也有比喻、渲染。
(1)蝉生命短暂而不自知,以及它们在此时节衰弱的残声——啼唱、嘶叫;故都的蝉声处处有,来表达听蝉声感受到的是悲凉。
(2)内涵:强调蝉来日无多的衰弱。古诗里的特殊意象蕴含着悲凉之意。
预设4.话凉秋雨
借助人与人的穿着、活动背景、动作、神态、对话语调,感悟到一种悲凉。
预设5.秋枣奇景。
作者以枣子颜色的变化写季节特征。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正是秋由始至终,由盛至衰的过程。透露出对清秋胜景的无限留恋,及无法挽留的无奈之情。
师:改写“小院秋景”为: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房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茶,坐在院中,能看见蓝天和飞鸽。你还能看见透过槐树射下来的日光,注意到墙壁缝隙里的牵牛花和附近的小草。”
删去了很多修饰语,形象化的表达。却是清、静、悲凉之美的表达。总结“写景方法”:1.调动视觉、听觉、嗅觉……2.采用不同视角:仰视、俯视,近观、远观……3.适合自己心境和吻合景致特点的修饰语。
(三)活动三:含英咀华,悟得秋意。
(作者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系统地欣赏的。)
(除了已经命名的几幅图)其实文中还有几处略写的景致,我们来看看是否也浸渍了悲凉意味:(第3自然段)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1.我们模仿郁达夫,像郁达夫在前几幅图中那样,也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诸多感官,一起来“想象、还原”一下这几幅画面。用笔尖还原这几处景致,描绘出其特点。
芦花颜色淡黄,花形清瘦,随秋风摇曳;秋天柳条枯瘦,没有春日袅娜的美感;玉泉山中,月夜寒凉,山中空谷中想必是无人的,所以非常冷寂;潭柘寺钟声回荡,更衬古寺寂静。
(虽然这几处是略写,但是都体现了古都北平的静美。而且由名词短语组合而成,画面有一种连篇而至的感觉。我们仿佛跟着郁达夫把北平的这几个地点都游览了一遍。也体会出故都秋的悲凉美。)
2.请结合文中第12自然段的内容和中国古代的赞颂秋的文字,说一说你对“颓废”一词的理解。
这里的“颓废”不是指“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而是指“多情善感”。秋作为一个盛极而衰的季节,特别能触发人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特别能触动诗人多情善感的心灵。
(可以联系情境导入的诗词来理解作者的悲秋情节。)
此外,中国传统文人往往有很多报复不得施展,更易因秋生感,对秋抒怀,故而写下许多颂秋、悲秋、寓情于秋的传世之作。
所以说,作者的悲秋情节更像是作家的自我表现,与其说是在欣赏故都的秋,不如说是在玩味秋天的悲凉之美,是一种郁达夫式的审美体验,是一种精细的生命感悟。
(四)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故都的秋是一首歌,忧伤而苍凉;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美学意义上的美,正是生命的感觉和情致的深邃。郁达夫从故都秋景中看到“悲凉”,正是因为他眼中带着历史沧桑的“深邃情致”与衰败之美的“生命感觉”。这也正是故都的秋天“清”“静”“悲凉”之为美的原因。
五、作业
我们学习了郁达夫写秋景的多种写法和独特的审美感悟,请大家带着对秋天或冬天各个角度的美的欣赏眼光,写一段文字,记录“我眼中的秋色”或“冬味”,然后共同选出佳作,送校报刊印。
(最后大家所写的每一页合在一起,成为班级共同的“一中秋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