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知道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其他动物也有类似的生命周期。
2、知道蚕是蚕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并了解变态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蚕蛹、蚕蛾、蚕卵,幼虫等蚕的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并用蚕的一生的发展变化与其他动物相比较,整理,归纳,概括蚕的生命周期并发现其他动物也有生命周期。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规律,知道保护有益动物,珍爱生命。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的第5课,是对前面第一课至第四课的总结,只要是讲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蚕在特征上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在每个班了解学生对养蚕的认识,结果每个班也就只有几个学生说:我以前有养蚕,我见过蚕。也就是说每个班大部分学生对蚕是不了解。所以我联系了卖蚕的,学生们开展了养蚕活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卵、幼虫、蛹、成虫几个阶段。
【教学难点】了解蚕蛾的身体结构和形态特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蚕的生命周期》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养蚕并了解了一些蚕的知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蚕的生命周期。(板书)
二、学习新课
1、蚕茧发生的变化。
用ppt展示蚕茧,师:这是什么?生:蚕茧。。。。
师:它们里面是什么?生:蚕蛹. 师(ppt展示蚕蛹):对,它们是蚕蛹,(教师展示蚕茧剖开的实物及图ppt)
师:那蚕蛹会发生什么变化吗?生:变成蚕蛾。。。。。
师(ppt展示蚕蛹和蛾):这些蚕蛹,经过10—15天的变化,蛹会变成蚕蛾从茧中出来,:展示蚕茧和蛾并播放视屏)。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ppt展示蚕茧和蛾)师:请同学们对蚕蛾进行仔细观察,看看蚕蛾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形态结构又是怎样的呢?为了让同学们观察更清楚,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标本,(并发放实物小组观察),在观察标本之前,老师对你们有些要求,我们一起来看看要求。(师生阅读ppt上的要求)
生:(放大镜观察蚕蛾及画蚕蛾图,教师巡视。)。
师(小结):蚕蛾的形状像平常看见的飞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呈小球状,长有鼓起的一对复眼和触角,触角羽状。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长有三对胸足及两对翅;但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了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画蚕蛾图。
蚕蛾图3,蚕的繁殖(ppt)
师::认识了蚕蛾的身体结构和形态特征,我们来关注一下蚕的繁殖方式,有哪位同学告诉我,蚕是怎样产生后代的呢?
生:蚕蛾产卵(板书)。。。。
师:是不是所有的蚕蛾都产卵呢?S:不是。
师:对, 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生: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 S:…。
师:(ppt小结)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飞快。
师:请同学们观看视屏,并思考:1,一只雌蛾可产生多少粒的卵?
2,刚生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后来会变化吗?
Ppt小结:蚕蛾出来唯一的目标就是交配繁殖,一般交尾3-4小时后,雌蛾就可产下受精卵。产卵可延续2天一3天。一只雌蛾可产400粒一500粒蚕卵,蚕蛾留下后代,不久之后便会死去。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后来变成了紫黑色。再后来就孵化成蚁蚕,也是我们说的蚕宝宝的一龄蚕。(板书)(投影展示蚁蚕标本) 这样,蚕又开始了它的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4、小结蚕的一生
师: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完蚕的整个生命周期,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蚕的一生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ppt小结蚕的一生并板书蚕的生命周期循环图。)
蚕的生命周期
幼虫
卵 蛹
成虫
展示ppt,让同学们分辨各个阶段。
师:我们已经知道蚕的生命周期的分为四个阶段,那么各个阶段分别要经过多长时间呢?生:..请同学们看p43填表,(最后表格中“共计多少天”,指的是蚕从卵中孵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结束的时间,这就是蚕的一个生命周期。)
师:(蚕在蚕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的一生应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又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5、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我们已经认识了蚕的生命周期,那么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又是怎样呢?请同学们看p43图,各是什么?它们经历了几个阶段?再展示一ppt表。。。。。。。从上面这些我们得出:各种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周期。只是长短不一样。我们人类也一样,所以,我们不仅要爱护有益的动物,保护环境,也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7,变态ppt
三,小结。
四、作业。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