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讨论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基本特征。知道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含义;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1. 归纳圆的特征,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大家好,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礼物,它就藏在距离圆点2厘米的地方,请大 家找一找,看看礼物会藏在哪儿。 生动手操作并展示! 师:大家猜猜可能藏礼物的这些地方会围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圆形 师:为什么会是圆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让我 们来一起欣赏生活中的圆。 二、探究新知 师:圆和我们前面学过的多边形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生:圆和多边形都是平面图形,我发现多边形的边是直直的,它是由线段围成的,而且有顶点,圆是由曲线围成的,没有顶点。 1.第一次画圆 师:说了这么多的圆,看了这么多的圆,大家想不想动手画一个圆?用手头的工具动手 画一画吧。 请同学展示画出的圆和画圆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有的方法只能画出形状,大小却不好把握。所以 我们就会借助一个专门的工具来画圆,这个工具就是圆规。 认识圆规:视频播放圆规画图方法。 师:刚才我们看了圆规的画图方法,请大家说一说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针尖不能动,两脚尖的距离不能变,旋转时也不能动。 2.第二次画圆 师:现在请你试着用圆规再画一个圆。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画的圆有的大有的小,而且位置也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儿? 生:因为针尖与笔尖的距离不一样,所以画的圆有大有小,因为针尖的位置不同,所以 画出来的圆的位置也不同。 3.第三次画圆 师:老师想让同学们画一个针尖与笔尖距离是3厘米的圆,(请出尺子,圆规针尖固定到 0刻度,笔尖拉到刻度3),请同学们动手操作,画好圆后并用剪刀剪下来,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生动手操作 4.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的圆画的非常好,那如何向别人介绍你的圆的各部分名称?请同学们自学课 本圆的各部分名称,并圈画关键词。 生: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如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半径是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一个是圆心,一个是圆上任意一点。 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如BC)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直径也是一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都在圆上,但是线段必须过圆心。 师:同学们介绍的很详细,请你在自己剪下来的圆内标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半径和直径了吗?让老师来考考大家。(课件呈现练习题)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 生:我们发现OC是半径,OD是半径,OG是半径,CD是直径。 MN线段两端都在圆上,但是没有过圆心,不是直径。 EF线段两端不在圆心,也不在圆上。 OB线段一端在圆心,一端不在圆上,不是半径。 小结: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通过画圆可以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5.认识圆的特征 师:在同一个圆内,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直径的长度和半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把你手中的圆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学生通过操作可能发现:在同一圆内,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且相等;圆的半径 有无数条,且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引导学生认识在同一圆内,圆的直径相等、半径相等。总结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板书: d=2r,r=d/2)。 师:圆还有没有别的特征?把你手中的圆沿任意一条直径对折,你会发现什么? 生:两边完全重合 师:说明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它有多少条对称轴? 生: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因为圆有无数条直径,所以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三、小结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为什么老师可能藏礼物的这些地方会围成一个圆形?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思考: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