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下23.《马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八下23.《马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19:29: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下《马说》
教材分析:
《马说》是韩愈翻新典故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以千里马的遭遇,阐释伯乐的重要性,控诉统治阶级埋没、摧残人才。文章用语简洁,用正面称呼、暗称和代称的方式多次提到“千里马”;文章三个自然段皆以“也”结尾,表达作者的不同情感;文中还有11个“不”字,大量使用否定句,从反面展开论述,更增强了文章的控诉力。
学情分析:
《马说》内容较浅显,课下注释也比较详细,大部分学生应该能结合注释疏通文义,掌握文章内容。对于文章的句式、用词等特点,及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提高学生自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情感。(教学重点)
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家看过“吐槽大会”吗?
什么是吐槽?吐槽,是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人们通过吐槽表达自己的情绪,表达对社会事件和热点人物的看法。
一年一度的“吐槽大会”今天来到了咱们学校。本次大会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一匹来自唐朝的千里马。它会向我们吐槽什么呢?敬请期待这场跨越时空的“吐槽大会”吧!
设置任务:
任务一:千里马吐槽的是什么?
任务二:千里马是如何吐槽的?
任务三:槽点背后有什么隐情?
二、检测预习
本次吐槽大会吸引了许多人前往,目前只剩1个入场名额。有三位学生上交了答卷,请你火眼金睛辨明真伪。
三、任务一:千里马吐槽的是什么?
1、吐槽大会开始之前,请大声朗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把握情感。
以便提前了解千里马吐槽的内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yé)? 其/真不知马也!
补充:“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
千里马借吐槽大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千里马登上吐槽大会的舞台,他直指今天的吐槽对象是食马者。请你以千里马的身份向食马者进行吐槽。
提示:转换人称(人名、代词等),不改变原文内容,读出感情。
预设:世有伯乐,然后有我。我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我,祗辱于你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我,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你不知我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我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我能千里也?
你策我不以其道,你食我不能尽其材,我鸣之而你却不能通其意,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从吐槽中,我们得知了千里马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请你结合注释和课文具体内容,以千里马的口吻说说它的遭遇。
示例:我是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遇不到能够识马的伯乐。
预设:①我是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我在奴隶手中受尽屈辱,与普通的马一起惨死在马厩里。
②我是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我每天吃不饱,力气不够,根本无法日行千里。
③我是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食马者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策我,喂养我不能使我竭尽才能,我鸣叫,却不能通晓我的意思。
④我是千里马,“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食马者拿着马鞭面对着我,却说天下已经没有千里马了!
4、听完吐槽,请总结千里马和食马者的形象。
这是一匹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里马。
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马者。
预设:这是一匹被埋没、受虐待、被无视的千里马。
这是一个愚蠢无知、自以为是的食马者。
四、任务二:千里马是如何吐槽的?
“吐槽”不同于辱骂,而是以揶揄或感慨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这是一件富有艺术性与技术含量的事情。
1、本次吐槽大会上,千里马巧妙地利用了“也”、“其”、“而”等虚词,将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请你找出带有这些虚词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分析千里马吐槽时的语气和情感。
预设:
虚词 例句 吐槽时的语气和情感
也(重而长读) ①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愤愤不平、无限痛惜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愤愤不平、对食马者无知的谴责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反诘语气;对食马者的愤怒、谴责之情
④其真不知马也 切肤之痛,对食马者的嘲讽、控诉
补充:也,在古代是开口音,大开口强调一种大大的、郑重的语气。创作的人专门把“也”字摆句末,表示很庄重很正式的强调前面的内容很重要。
虚词 例句 吐槽时的语气和情感
其(重读)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诘问、悲叹语气,悲愤交加
虚词 例句 吐槽时的语气和情感
而(拉长)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之、食之是食马者的动作,鸣之是千里马的动作,“而”字既是行为主体的转换,也表现了不满之情
2、总结
千里马通过不同的虚词巧妙地“吐槽”自己的愤懑不平,这种手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请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千里马的不平。
五、任务三:槽点背后有什么隐情?
吐槽,耳听是喜剧,细品是悲剧。每一次吐槽的背后,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千里马真的只是在为自己的遭遇而吐槽吗?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否有关?结合助读材料,思考“槽点”背后的隐情。
助读资料一: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助读资料二:到了中晚唐时期,科举取士弊端多多,录取人数少,行卷之风盛行。科举逐渐演变成世族门阀维持自己门第的手段,在科举过程中出现了贿赂、舞弊等腐败现象。考生不惜弄虚作假、贿赂考官,使得中举者的能力和素质大幅度下降,而许多真正的有识之才、名人、杰士却遭受排挤。
1、千里马真的只是在为自己的遭遇而吐槽吗?文中的“千里马”“食马者”“伯乐”分别代表什么?
预设: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
食马者指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伯乐指能够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
韩愈借千里马之口吐槽,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痛斥。(托物言志)
2、本文的观点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即认为人才是需要靠挖掘的。请你借助韩愈的资料,分享你的人才观。
韩愈一生的成就
韩愈主张“载道”“明道”,掀起古文运动,成为文坛盟主,谥号为“文”,影响了此后数百年文坛风气。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杜牧把他的文章与杜甫的诗歌并列,称为“杜诗韩笔”。他有大量诗文作品:《马说》《师说》《进学解》《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名传千古,是一代语言巨匠。
预设:观点一,人才要创造条件被人发现。
观点二:人才应该主动出击,创造机会。
韩愈在仕途上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首先想到“鸣”,发出自己的声音,希望有人能够“通其意”。不管境遇如何,韩愈始终坚持自身的修炼。最终,“执政揽之,奇其才”,韩愈的“千里之能”终于被发现。
六、课堂总结
吐槽大会结束了。韩愈借千里马之口抒自己的不平之志。吐槽虽是娱乐之事,但我们可以在吐槽中了解人性,在吐槽中扬长避短,在吐槽中不断成长!愿你成为一匹勇敢展现自己的千里马!做自己人生的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