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2课时(课件 25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2课时(课件 25张PPT+视频+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7-04 09:14:04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一章 水和水的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
--- 浊 液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浊液与溶液的区别;了解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特点;
能正确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熟悉取用药品的规范性。
科学思维:运用溶液与浊液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理
解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探究实践:练习药品的取用等规范的操作方法,运用小实验探究的
方法来区别浊液和溶液;
态度责任: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意识,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小组
合作学习能力。
复习导入
1、什么是溶质和溶剂?
2、什么是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溶质是指被溶解的物质;
溶剂是指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讨论交流:
切开的橙子,用勺子在中间搅一搅,舀一口,
水份充盈可口,颗粒饱满甜爽;我家的“原生态
颗粒橙”。
这里的“颗粒橙”是溶液吗?为什么?
不是溶液。
溶液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各部分组成相同,久置不会分层,但这里的“颗粒橙”中含有固体颗粒,各部分成分有区别,久置还会分层。
悬浊液
新知讲解
一、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或悬浮液)。
(1)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悬浊液其实就是有一部分固体没有溶解,分布在液体中。这部分固体久置可能出现上浮或下沉。
新知讲解
(2)常见的悬浊液:
①石灰浆:
石灰浆是悬浊液,常用于粉刷墙壁等;
②豆浆:
豆浆中含小颗粒的固体,是悬浊液;
③泥浆水:
一些大江的入海口会由于大量泥沙的堆积而形成三角洲;
④钡餐:
肠胃病人做“钡餐造影检查”时,常需服用一种
白色的药物—硫酸钡(俗称钡餐),就是一种悬浊液;
⑤血浆:
血浆中含血细胞、蛋白质等,属于悬浊液。
石灰浆
血浆
1)生病时,你一定喝过药水。有些药水
的瓶上常常标有“服时摇匀”的字样。
这种药水是溶液还是悬浊液?
2)当我们将少量的油倒入水中振荡一下,油滴也可悬浮于水中,这是悬浊液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
这类药水往往上层是澄清液,下层是很细的、 不溶于水的药粉。
在摇动瓶子时,瓶里的液体会变得浑浊而不透明。
所以应该是悬浊液。
不是悬浊液,因为分散在水中的不是固体小颗粒而是小液滴;
这样的混合物应该是乳浊液。
2、乳浊液(乳状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1)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其实就是有一部分液体没有溶解,分布在液体中。这部分液体久置可能出现上浮或下沉。
(2)常见的乳浊液:
牛奶、油水混合物、肥皂水等。






新知讲解
不均一、不稳定,分成固-液两层
不均一、不稳定,分成液-液两层
均一、稳定
(3)比较浊液和溶液的异同点:
都是混合物
新知讲解
二、药品的取用方法:
1、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固体粉末时要用药匙或纸槽。药匙的两端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
(2)动作要领:试管横放→送药入底→竖起试管→取出药匙。
注意:取用固体药品时,药匙必须是干净的。药匙每取完一种试剂后都必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2、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块状固体粉末时要用镊子。
(2)动作要领:容器横(斜)放→送药入口→慢竖容器→药品滑下。
注意:切忌将块状固体药品直接扔进容器,这样造成容器底部破碎。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
(2)动作要领:
①取用时,先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
②一手拿试剂瓶,另一手斜持试管,使
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缓缓地流入试管中。
③当所需液体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
把瓶子放回原处,并注意使瓶上的标签向外。
注意: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倒完
药瓶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点击图片播放)
新知讲解
4、量取液体的体积:
(1)根据取用液体的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2)动作要领:
①将液体慢慢地倒入量筒中;
②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逐滴滴加到所需液体的量;
注意:
1)读数时,眼睛要与液面层的下沿
(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滴管下端管口不要伸入试管内。
(点击图片播放)
活动:
按表中内容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溶解
分散
分散
溶解
无变化
粉下沉
无变化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油上浮
随堂练习
1、将少量的①牛奶,②冰水混合物,③果粒橙,④钡餐,⑤肥皂水,⑥味精,⑦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
③④
⑥⑦
随堂练习
2、 下列4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永和”豆浆 B. “娃哈哈”矿泉水
C.“美汁源”果粒橙 D.“伊利”纯牛奶
B
随堂练习
3、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
A.碘酒中的碘 B.食醋中的醋
C.泥水中的泥沙 D.生理盐水中的盐
C
随堂练习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用口尝药品味道
B. 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上
C. 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 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D
随堂练习
5、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
A. 溶液五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
C. 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
B
随堂练习
6、 20 ℃时,将20 g食盐投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有部分食盐 未溶解,经称量,未溶解食盐的质量为 2 g。此时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为_____g,其中溶质为_____g,溶剂为_____g。
68 18 50 
课堂总结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3、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浊液;浊液和溶液都是混合物;
4、浊液和溶液的比较:
5、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都要规范、正确取用。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物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 固体小颗粒 小液滴
特征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共同点 都是混合物
举例 蔗糖水、碘酒 泥浆水、血液 牛奶、肥皂水
板书设计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质
溶剂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
特点:
组成
特点:
固体小颗粒
液体
小液滴
液体
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
特点:
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作业布置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
3、完成学案中“课后巩固”;
4、预习“1.5物质的溶解”的相关内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浊液与溶液的区别;
2、了解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特点;
3、能正确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4、熟悉取用药品的规范性。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取用药品的规范性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固体粉末时要用 或纸槽。
②往试管里装固体粉末时,试管应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 部,然后使试管 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 部,或将试管水平放置,把固体粉末放在折叠成槽状的纸条上,送入试管管底,然后将试管竖立起来。
③取块状固体药品(如大理石、锌粒等)时,先把试管 放,然后用 把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 ,再把试管慢慢地 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 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瓶里。
②取用时,先把 拿下, 放在桌上。
③然后一手拿试剂瓶,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 试管口,让液体缓缓地 试管中。
④注意瓶上的标签应向着 ,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 流下来,腐蚀 。
⑤当所需液体倒完后,应立即 ,把瓶子放回 处,并注意使瓶上的标签向 。
3、量筒的使用
①一般要用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②使用量筒时,首先应根据取用液体的量选择 的量筒,然后将液体沿着 慢慢倒入量筒中,当接近 时用 调到所需液体的量。(注意 :眼睛要与 相平)
③量筒只能用于 的测量,不能用于 、化学反应等其他用途。
知识点2、浊液
1、 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叫做 液(或悬浮液);
2、 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叫做 液(或乳状液);
3、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中均含有 物质,这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 物。
4、 和 不稳定,静置一段时间后会 ,而 则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所示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其中能得到乳浊液的是( )
A. B. C. D.
例题2、下列关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①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②溶液是纯净物,而浊液是混合物;③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④泥浆水是乳浊液,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 D.②③④
例题3、将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相同水的①、②号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发现:①号试管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②号试管内是无色透明的液体。①号试管内是 (选填“溶液”或“乳浊液”,下同);②号试管内是 。
例题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
B.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稳定性不同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
例题5、下列关于取用药品和药品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药匙,把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中也可用纸槽
B. 取完药品后,盖上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C. 倾倒液体时,只要小心,瓶口不一定要紧挨着试管口
D. 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所取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三、随堂练习: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C. 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 D. 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2、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3、现有一组物质:盐水、汽水、碘酒,下列物质中不能跟它们归为同一类的( )
A. 泥水 B. 糖水 C. 雪碧 D. 食醋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面粉 B. 麻油 C. 食盐 D. 白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笔灰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自来水是纯净的水,不是混合物
C.长期饮用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硬水有益人体健康
D.水是宝贵的资源
6、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下列几种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属于悬浊液的是   (填序号)。
①泥水 ②农夫山泉 ③纯牛奶
7、将少量的①菜油;②白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肥皂水;⑥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8、如图为液体药品取用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回答下面问题:
(1)细口瓶的瓶塞应 放在桌上,原因是 。
(2)拿细口瓶倒液体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 处,原因是 。
(3)倾倒液体时应缓慢,瓶口 管口,原因是 。
四、课后练习:
1、将下列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
A. 食盐 B. 白醋 C. 食用油 D. 酒精
2、从一杯不饱和的食盐水的上部取出一部分,测得它的密度是a;再从下部取出一些,它的密度应该是( )
A. 大于a B. 小于a C. 等于a D. 变化不定
3、下列经典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可口可乐 B. 豆浆 C. 旺仔牛奶 D. 果粒橙汁
4、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液滴会(  )
A.下沉 B.上浮 C.均匀分散 D.上浮或下沉
5、小杰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让他挂青霉素盐水。小杰观察了一下,发现青霉素是一种粉末状的固态物质,护士给他注射时,先用少量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和青霉素粉末混合成一种浑浊混合物后,再用注射器注入大瓶的0.9%的生理盐水(食盐溶液)中。请问小杰注射的青霉素属于(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无法判断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糖水 B. 碘酒 C. 蒸馏水 D. 澄清石灰水
7、“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山梨酵。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久放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即使密封保存久置也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 )
A. 乳浊液、乳浊液 B. 悬浊液、溶液 C. 乳浊液、溶液 D. 悬浊液、乳浊液
8、向试管中装入某种药品的操作方法是:试管横放,药品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立起,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 )
A. 固体粉末 B.块状固体 C.液体 D.可能是块状或粉末状固体
9、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10、下列取用药品操作正确的是( )
11、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
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
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12、下图是一个概念图,概念图在整理知识时是十分有用的。请在图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1)请根据图中内容,①处应该填写________。
(2)请将下列物质牛奶、钡餐、肥皂水、泥水填入图中②处为________,③处为________。
13、小科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进行解释:
(1)①花生油②食盐③面酱④白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将它们分别与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
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填序号)
(2)烹煮西红柿汤时,为了解汤的盐味是否适宜,只须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是因为溶液具有   
(填“均一性”或“稳定性”)。
14、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________。
15、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A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B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C试管中得到的是 液。如果外界条件不变,三支试管静置片刻后可以看到:A试管中 ,B试管中 ,C试管中 。三种液体中,最稳定的是 ,三种液体的共同点是 。
16、某同学用100 mL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mL 。
(2)该同学若要量取44 mL的该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44 mL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________(填
"大于”或"小于” )44 mL。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1、①药匙 ②倾斜 底 竖立 底
③ 横 镊子 试管口 竖立 滑
2、① 细口 ②瓶塞 倒 ③ 紧挨着 流入
④ 手心 药液 标签 ⑤盖紧瓶塞 原 外
3、①量筒 ②合适量程 量筒壁 刻度线 滴管 液面层的下沿
③ 液体体积 溶解
知识点2、
1、固体 悬浊 2、小液滴 乳浊 3、多种 混合
4、悬浊液 乳浊液 分层 溶液
二、例题讲解:
例题1、D
解析:A、植物油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形成溶液,A错误;B、高锰酸钾固体能溶于水形成溶液,B错误;C、碘单质(固体)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乳浊液,C错误;D、植物油是液体不能溶于水,以液滴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了乳浊液,D正确。
例题2、C
解析:①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例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①错误;②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浊液是由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故②错误;③根据溶液的稳定性可知,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故③正确;④泥土是不溶于水的固态颗粒,则泥浆水是悬浊液,故④错误。
例题3、乳浊液;溶液
解析: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而溶液均一又稳定,不分层;①试管中小液滴和水分层,溶液具有稳定性,②试管中无变化,所以①试管中的液体中分散着小液滴得到的是乳浊液,②试管中得到的是溶液。
例题4、B
解析:A.水是常用的溶剂,溶剂不都是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B.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分散质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D.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
例题5、C
解析: 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药匙,把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中也可用纸槽,正确;B.取完药品后,盖上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标签向外,正确;C.倾倒液体时,瓶口一定要紧挨着试管口,C不正确;D.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所取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正确。C符合题意。
三、随堂练习:
1、C 2、A 3、A 4、B 5、D 6、②;①
7、④;①⑤;②③⑥
8、(1)倒;防止试剂被污染;(2)手心;防止标签被腐蚀;(3)紧挨;防止液体倒入试管外
四、课后练习:
1、C 2、A 3、A 4、D 5、B 6、C 7、B 8、B 9、B 10、D 11、D
12、(1)碘(2)钡餐、泥水;牛奶、肥皂水 13、(1)②④ (2)均一性
14、(1)①⑧⑨;②④⑥
15、乳浊;悬浊;溶液。小液滴和水分层;B试管中悬浮在水面上固体沉淀下来;无变化。C中的液体;都是混合物。
16、(1)42 (2)胶头滴管 (3)大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上科学§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教学设计
课题 1.4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2) 单元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八上科学第一章第4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主要介绍溶液及浊液的相关知识,教材中设计了多种物质在水中、汽油中的分散状况小实验,以及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分散状况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并渗透药品的取用等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本节内容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第1课时主要学习溶液的相关知识,第2课时主要介绍药品的取用等基本操作规范及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浊液与溶液的区别;了解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特点;能正确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熟悉取用药品的规范性;科学思维:运用溶液与浊液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现象;理解实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探究实践:练习药品的取用等规范的操作方法,运用小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区别浊液和溶液;态度责任:增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意识,提升实验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重点 取用药品等实验操作的规范;浊液区别于溶液的特点
难点 实验操作规范意识的养成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什么是溶质和溶剂? 2、什么是溶液?溶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讨论交流:切开的橙子,用勺子在中间搅一搅,舀一口,水份充盈可口,颗粒饱满甜爽;我家的“原生态颗粒橙”。 这里的“颗粒橙”是溶液吗?为什么? 参考:不是溶液。 溶液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各部分组成相同,久置不会分层,但这里的“颗粒橙”中含有固体颗粒,各部分成分有区别,久置还会分层。是悬浊液。 一、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或悬浮液)。 (1)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悬浊液其实就是有一部分固体没有溶解,分布在液体中。这部分固体久置可能出现上浮或下沉。 (2)常见的悬浊液: ①石灰浆:石灰浆是悬浊液,常用于粉刷墙壁等; ②豆浆:豆浆中含小颗粒的固体,是悬浊液; ③泥浆水:一些大江的入海口会由于大量泥沙的堆积而形成三角洲; ④钡餐:肠胃病人做“钡餐造影检查”时,常需服用一种白色的药物—硫酸钡(俗称钡餐),就是一种悬浊液; ⑤血浆:血浆中含血细胞、蛋白质等,属于悬浊液。 讨论交流:1)生病时,你一定喝过药水。有些药水的瓶上常常标有“服时摇匀”的字样。 这种药水是溶液还是悬浊液? 参考:这类药水往往上层是澄清液,下层是很细的、 不溶于水的药粉。 在摇动瓶子时,瓶里的液体会变得浑浊而不透明。 所以应该是悬浊液。2)当我们将少量的油倒入水中振荡一下,油滴也可悬浮于水中,这是悬浊液吗?为什么? 参考:不是悬浊液,因为分散在水中的不是固体小颗粒而是小液滴; 这样的混合物应该是乳浊液。 2、乳浊液(乳状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或乳状液)。 (1)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其实就是有一部分液体没有溶解,分布在液体中。这部分液体久置可能出现上浮或下沉。 (2)常见的乳浊液: 牛奶、油水混合物、肥皂水等。(3)比较浊液和溶液的异同点: 二、药品的取用方法: 1、粉末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固体粉末时要用药匙或纸槽。药匙的两端是大小不同的两个匙,取较多量时用大匙,较少时用小匙。 (2)动作要领:试管横放→送药入底→竖起试管→取出药匙。 注意:取用固体药品时,药匙必须是干净的。药匙每取完一种试剂后都必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附视频)2、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1)取块状固体粉末时要用镊子。 (2)动作要领:容器横(斜)放→送药入口→慢竖容器→药品滑入容器底。 注意:切忌将块状固体药品直接扔进容器,这样造成容器底部破碎。(附视频)3、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 (2)动作要领: ①取用时,先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 ②一手拿试剂瓶,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让液体缓缓地流入试管中。 ③当所需液体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并注意使瓶上的标签向外。 注意: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倒完药瓶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附视频)4、量取液体的体积: (1)根据取用液体的量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2)动作要领: ①将液体慢慢地倒入量筒中; ②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逐滴滴加到所需液体的量; 注意: 1)读数时,眼睛要与液面层的下沿(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滴管下端管口不要伸入试管内。 (附视频)学生活动:按表中内容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既复习溶液的特征,又引出悬浊液的特点从学生接触过的、较为熟悉的物质入手,便于学生认识概念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降低难度学有所用认识乳浊液与悬浊液的不同之处;三种混合物比较,深化认识,突出重点 药品的取用是实验基本操作,老师演示为主再结合学生的练习,并在以后的实验操作中逐渐巩固、掌握所以的方法都视频+演示,目的是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与模仿学生活动:既练习实验操作技能,又巩固三种混合物的概念。
课堂练习 1、将少量的①牛奶,②冰水混合物,③果粒橙,④钡餐,⑤肥皂水,⑥味精,⑦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   形成悬浊液,   形成溶液。(填编号)[答案:③④;⑥⑦]2、下列4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B) A. “永和”豆浆 B. “娃哈哈”矿泉水C. “美汁源”果粒橙 D. “伊利”纯牛奶3、下列混合物中的物质,不能称为溶质的是( C )A.碘酒中的碘 B.食醋中的醋 C.泥水中的泥沙 D.生理盐水中的盐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D )A.用口尝药品味道 B.胶头滴管用后平放在桌上C.在量筒中配制溶液 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5、溶液区别于悬浊液、乳浊液的根本之处是 ( B )A. 溶液五色透明 B.溶液稳定、均一 C. 溶液可能有颜色 D.溶液没有气味6、20 ℃时,将20 g食盐投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有部分食盐 未溶解,经称量,未溶解食盐的质量为 2 g。此时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为___68__ g,其中溶质为____18___g,溶剂为_50__ g。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课堂小结 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乳浊液:液体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而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3、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浊液;浊液和溶液都是混合物; 4、浊液和溶液的比较: 5、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都要规范、正确取用。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