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初中学业水平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初中学业水平自主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20: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自主招生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生
路遥
就在当晚村里各种人对高加林回村进行各种议论的时候,刘立本的老婆和她的大女儿巧英,却正在立本家一孔闲窑里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
第二天一大早,立本的大女儿巧英提了个筐子,出了村,来到大马河湾的分路口附近打猪草。这地方并没有多少猪能吃的东西,巧英弄了半天还没把筐底子铺满。
巧英实际上并不是来打猪草的,她要在这里进行她和她妈昨天晚上谋划过的那件事。两个糊涂的女人,为了出气,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因为今天上午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这附近的地里劳动,因此在这个地方闹一下最合适。到时候,田野里的人就都会过来看热闹;而且很快就会在大马河上下川道传得刮风下雨!把他高加林小子的名誉弄得臭臭的!叫他再能!
这件事昨天晚上母女俩谋划时,被巧玲在门外听见了。有文化的高中生进去劝母亲和姐姐千万不要这样,说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但两个不识字的妇道人家却把她臭骂了一通,弄得巧玲当晚上跑到学校另一个女老师那里睡觉去了。
巧英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不像做姑娘时那般漂亮了,但仍然容貌出众。每逢跟集上会,竟然还有一些远地的陌生小伙子以为她是个姑娘,就倾心地向她求爱;她立刻就用农村妇女最难听的粗话把这些人骂得狗血喷头。和两个妹子不大一样,她从里到外都把父母的一切全盘继承了,有时心胸狭窄,精明得有点糊涂;但心地倒也善良,还有一股泼辣劲儿。眼下这行为纯粹是一肚子气鼓起来的。
现在她一边心不在焉地打猪草,一边留心望着前川道的公路,心里盘算她怎样给高加林制造这场难看。她一直脸色阴沉,撅着个嘴,早已经像演员一样进入了角色。
她突然听见背后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巧珍!她穿一件朴素的印花布衫和一条蓝布裤,脚上是她自己做的布鞋;头发也留成了农村那种普通的“短帽盖”。她一切方面都变成一个农村少妇了,但看起来似乎倒比原来更惹人亲,更漂亮。巧珍的脸上既没有通常新婚妇女那种特别的幸福光彩,但也看不出不久前那场不幸给她留下的阴影。
“你到这儿干啥来了 ”巧英问妹子。
“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巧珍扯住巧英的袖口说。“什么事笑话我哩 ”巧英愚蠢地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
“好姐姐哩!巧玲昨晚上跑到我那里,把什么事都给我说了,我昨晚上急得一夜没睡着。今早上,我跑到咱家里,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然后我就来……”
“你真是个受罪鬼!”巧英打断了她的话,一下子恨得牙咬住嘴唇,半天不言语了。过了好一会,她才愤愤地说:“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你能忍了这口气,你忍着,我们可忍受不了,我今儿个非给他小子难看不可!”
“好姐姐哩!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他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巧珍说着,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旋转起来。巧英执拗地把头一拧,说:“你别管,这是我的事!”说着,把手里的筐子往地上一丢,一屁股坐在一块石头上,双手狠狠把膝盖一抱,像一个粗野的男人一样。
巧珍一下子跪在巧英面前,把头抵在姐姐的怀里,哽咽着说:“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她一只手上去抹自己眼里涌出的泪珠,另一只手摩挲着巧珍的头,说:“珍珍,你不要哭了,姐姐知道你的心,姐姐不了……”她停了半天,突然又叹了一口气说,“我心里知道你还爱他。唉,这坏小子要是早叫公家开除回来就好了……现在可怎办呀 我看得出来,这坏小子实际上心里也是爱你的,说不定他还要你哩,可现在……”
“不!”巧珍抬起泪水斑斑的脸,“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
巧英又长出了一口气,说:“那你回吧。我也就回呀……”说着就站起来拿筐子。
巧珍也站起来,问:“你公公在不在家 ”
“在哩。怎啦 ”巧英问。
“是这样的,我昨晚还听巧玲说,公社可能还要叫咱们学校增加一个教师。加林回来一下子又习惯不了地里的劳动,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马拴是校管委会的,他昨晚上说马店村有他哩,说他一定代表马店村去给公社说。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你在旁边一定要帮我说话,你是他的儿媳妇,面子比我大……”巧英惊讶地张开嘴、望着妹妹怔了半天。她一条胳膊挽起筐子、过来用另一条胳膊搂住巧珍的肩头,说:“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
(节选自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的最后一章,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巧英打猪草的地点和时间是经过精心选择的,目的是让高加林的名誉扫地,这表现出她对高加林的恨,同时造成了悬念,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没有文化的刘巧珍和高中毕业的妹妹巧玲,都反对姐姐和母亲要奚落羞辱高加林的这一做法,表明她们两个在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
C.姐姐巧英对待向她倾心求爱的陌生小伙子的态度,表现了她婚恋思想传统的一面;但她还有善良的一面,这为下文她立场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D.巧珍 脸上既没有“特别的幸福光彩”,也看不出不幸留下的“阴影”,表明她对高加林依然充满深情,但仍然以特有的理智和隐忍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2.下列对人物语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高加林不光辱没了你,把咱们一家人都拿猪尿泡打了,满身的臊气!”表现出巧英对高加林抛弃妹妹的愤恨之情。
B.“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 心哩……”表现出巧珍对高加林的深情,也能引发读者对于爱情的思考。
C.“他现在也够可怜了,要是墙倒众人推,往后可怎样活下去呀……”与“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都表现出巧珍爱得很卑微。
D.“那咱们回,妹子,你可真有一副菩萨心肠 ”表明巧英出于对妹妹的疼爱放弃了为难高加林;“菩萨心肠”反映了她对妹妹的复杂情感。
3.矛盾是小说情节编织的重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矛盾的发展过程。(6分)
4.路遥《人生》中的刘巧珍这一形象极具魅力。有评论说:“她虽不识字,却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做人、做事。”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50分)
(一)文言文阅读I(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①,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 ”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 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趨然②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昼 :地名,今山东临淄。②趨然:超然远去的样子。
材料二: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
(节选自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5.将材料二进行断句,在需要断句的地方用/隔开。(5分)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
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愚, 自称,谦称自己不聪明, 与《过秦论》中“以愚黔首”的“愚”意思和用法不同。
B.不豫,有“泛称尊长有疾”“不高兴”“不事先预备”等意思,文中指孟子身体有疾。
C.廊庙.廊指厅堂周围的屋,庙指供祭祖神之地,廊庙指殿下屋和太庙,代指朝廷。
D.抑,在文中是抵制的意思,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抑本其成败之迹”的“抑”意思不同。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轼肯定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并认为如果按照贾谊的主张治国,可以建立近似于夏商周三代的功业。
B. 孔子努力地争取国君的重用,曾先后派弟子去楚国表明心意。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
C.绛侯、灌婴是汉高祖的旧部,又辅佐文帝巩固政权,苏轼认为他们与汉文帝之间的感情超越了父子兄弟之情。
D.班固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欧阳修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贾谊是因为怀志不遇忧伤抑郁而意外早死。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2)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出自《苏武传》)
9.根据苏轼和欧阳修对贾谊的评论,你认为贾谊不受重用的原因有哪些 (3分)
(二)文言文阅读II(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子高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为临淄宰 ”称管穆焉。王曰:“穆,容貌陋,民不敬也。”答曰:“夫见敬在德,且臣所称,称其材也。君王闻晏子、赵文子乎 晏子长不过三尺,面状丑恶,齐国上下莫不宗焉;赵文子其身如不胜衣,其言如不出口,非但体陋,辞气又呐呐,然其相晋国,晋国以宁。诸侯敬服,皆有德故也。以穆躯形方诸二子,犹悉贤之。昔臣常行临淄市,见屠商焉。身修八尺,须髯如戟,面正红白,市之男女未有敬之者,无德故也。”王曰:“诚如先生之言。”于是乃以管穆为临淄宰。
(节选自《孔丛子· 对魏王》)
材料二: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伯长,管仲佐之。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 ”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 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 ”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公曰:“然,则卫公子开方何如 ”管仲曰:“不可。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 ”公曰:“然则孰可 ”管仲曰:“隰朋可, 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此霸者之佐也,君其用之。”君曰:“诺。”居一年余, 管仲死,君遂不用隰朋而与竖刁。刁莅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易牙、卫公子开方及大臣为乱。桓公渴馁而死南门之寝、公守之室,身死三月不收,虫出于户。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何也 不用管仲之过也。故曰:过而不听于忠臣,独行其意,则灭其高名为人笑之始也。
(节选自《韩菲子· 十过》)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焉”, 为兼词“于此”,与《劝学》中“风雨兴焉”的“焉”用法相同。
B.“刚愎”,意思是“倔强、固执”,与成语“刚愎自用”中的“刚愎”意思相同。
C.“适”,意思是“迎合”,与《屈原列传》中“适长沙”中的“适”意思不同。
D.“其”,表“婉商”,与《师说》中“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中的“其”语气相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齐王认为管穆容貌丑陋,百姓不会尊重他。子高从正反两方面用晏子、赵文子、
屠商的事例加以反驳。
B.齐桓公向管仲问政,管仲以年老为由推辞,他告诉桓公了解臣下莫过于君主,应自己去测试他们的忠心。
C.管仲去世以后,齐桓公任用竖刁为相,竖刁犯上作乱,桓公最终落得个悲惨结局,是不听管仲之言的结果。
D.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论述了国君在用人方面应当注重德行,这一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有借鉴意义。
12.把材料一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材料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用人的标准,请简要分析。(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鹭鸶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鹭鸶
[唐]来鹄
袅丝翘足傍澄澜,消尽年光伫思间。
若使见鱼无羡意,向人姿态更应闲。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同为咏物诗,欧阳诗侧重描写鹭鸶的栖息环境,来诗侧重刻画鹭鸶的形貌、举止、
习性。
B.欧阳诗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了声音的响亮和水浪的巨大。
C.来诗首句写鹭鸶仪表举止不凡,依傍水边静观,流水的清澈衬托出鹭鸶品格的高洁。
D.来诗后两句将所寓之意揭示点破 “鹭鸶”喻人,“鱼”指利禄,针砭入骨,讥讽辛辣。
15.两首诗结尾都有着一“闲”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某方言视频火爆全网,引来各地网友 (1) ,从四川火锅到广东早茶,从陕西肉夹馍到新疆大盘鸡, (2) 。他们纷纷以喊麦的方式比拼家乡特色,为自己的家乡方言代言。
方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是民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体现。它的重要的历史价值、语言价值……也是传统文化发扬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这些年,方言文化借助年轻人 (3) 的新载体,在网络上刮起“乡愁风”,吸引网友自发加入家乡话题讨论,变成“家乡推广大使”。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以及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
16.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熟语。(3 分)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3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3分)
18.将文中画横线句子改成排比句,使之与上下文衔接自然,并分析改写后的表达效果。(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1) ,它们多是历史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 自然是要首要保护的,而且这些名胜古迹是一座座建筑,比较好保护。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但民居没有独立的保护条例,而且民居是一片片城区, 良莠掺杂,产权分散, (2) 。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城市保护的最大问题都不在名胜古迹而在民居。城市的老屋绝不仅仅是建筑,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中人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长长的根都深深扎在这空间里,这空间又绝非只属于过去。在文物中历史是死的, (3) 。从深远的过去到无限的未来, 它血缘相连,一脉相承,形成一种强大和进展的文化与精神。割断历史绝不是发展历史,除掉历史更不是真正地创造未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保卫这个历史文化空间值得深思。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20.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段中“历史文化空间”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B.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叫作“发扬国光”。
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四、写作与表达(60分)
2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按要求写作。
读了以上漫画材料,你有什么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自主招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B 2. C
3.①大姐巧英和母亲设法羞辱被开除回乡的高加林,受到了巧玲和巧珍的反对,双方形成了矛盾。②巧珍说服了妈妈,但大姐却为了替妹妹出气和家庭的荣耀,执意
要羞辱高加林,矛盾被推向高潮。③巧珍哭诉,表达对高加林的真爱和心疼,最终使姐姐转变了立场,矛盾得以化解。
4.①懂得放手与成全(原谅与宽容)。不愿为难高加林,甚至劝姐姐放弃奚落高加林。
②理智自尊。她知道姐姐巧英准备让高家林难堪,急忙赶来阻止。③忠贞(道德)。
巧珍嫁给马栓后认为马栓是好人,不能伤马栓的心了。这是她对待婚姻严肃的态度。
④善良。对待背叛了她的高加林,她不计前嫌,找门路给他谋一份差事。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表明她们两个在这件事上有着相同的立场和观点”错误,巧珍和巧玲都反对姐姐的做法,但是她们的立场和观点不一样,刘巧珍可能是因为情感上的保护,而巧玲可能是认为这种做法不道德。故选 B。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语言的赏析的能力。
C.“都表现出巧珍爱得很卑微”错误。两句话表现了刘巧珍对高加林的关爱和深情,她担忧他的处境,希望他不会受到更多伤害,体现了她善良而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性格特点。故选 C。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由小说“策划一件妇道人家的伎俩 ”“决定由巧英在今天把回村的高加林堵在这里,狠狠地奚落他一通!”“到时人家不会笑话高加林,而丢人的反倒会是她们”“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可知,矛盾之一是刘家姐妹对高加林回乡的态度,巧英要羞辱高加林以报复他,而巧玲和巧珍却反对,形成矛盾。
由小说“把妈妈数说了一番,她也觉得不该”“你别管,这是我的事!”可知,在第一个矛盾中,巧珍说服了母亲,但是姐姐却执意要羞辱高加林,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形成小说的高潮。
由小说“我给你跪下了,姐姐,我央告你,你不要这样对待加林。不管怎样,我心疼他,你要是这样整治加林,就等于拿刀子捅我的心哩……”“巧英一下子心软了”可知,巧珍心里还对高加林有感情,不愿他受委屈,姐姐看到妹妹这样心痛,放弃了计划,矛盾得以化解。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小说“不管怎样,我心疼他”“我心里知道你还爱他”可知,高加林愧对巧珍,但是她对高加林却满含感情,分手后不埋怨、不纠缠,甚至不愿别人为难他,向姐姐乞求放过他,巧珍原谅与宽容的内心有魅力。
小说“回过头一看,竟然是大妹子巧珍”“姐姐,快回!你千万不能这样!人家笑话呀!”可知,得知姐姐要为难高加林,巧珍第一时间赶到阻止事情发生,巧珍充满了理智和自尊的魅力。
小说“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 ”可知,巧珍对待婚姻是严肃的,认为现在的丈夫是好人,就不能伤害他,表达了她在婚姻里的忠贞与道德感强。
小说“我想看能不能叫他再教书”“咱村里你公公拿事,我想拉你一块去求求明楼叔,让加林再去教书”可知,巧珍不仅不难为高加林还替他谋划未来,她不计前嫌,宽宏大量地对待了背叛了她的人,表达了巧珍善良仁义的魅力。
5.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稗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共5分,每一处0.5分,全部划对得5分)
6. B 7. C
8. (1)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2)(你)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俘虏,(我)要见你干什么 14.主观上:①贾谊不能努力去获得君王的重用,做到不弃其君,且不爱其身;②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客观上:③汉文帝不能用才,疏远贤才。
6.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自称,谦称自己不聪明;使动用法,使……愚蠢。句意:我看贾谊的言论。/来使百姓愚蠢。
B.“文中指孟子身体有疾”错误,结合“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可知此处的“不豫”应是“不高兴”。C.正确。D.正确。抵制;或者。句意:可怎奈(孝文帝)却抵制辅佐王道的策略。/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故选 B。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们与汉文帝之间的感情超越了父子兄弟之情”错,“此其君臣相得之分, 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意思是“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的深厚情分,难道只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间才能有吗”, 没有“超越”之意。故选 C。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见”, 被“安”, 怎么:“复”, 再。
(2)“畔”,通“叛”,背叛:“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蛮夷为降虏”:“何以”, 宾语前置句, 以何:“汝为见”, 宾语前置句, 见汝为。
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主观上:①“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然后举出孔子、孟子的例子,证明“夫如此而不用, 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并且当遇到困境时,贾谊不善于“处穷”,不能正确处理情绪,“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即贾谊不能努力去获得君王的重用,做到不弃其君,且不爱其身。
②“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
客观上:③“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 岂曰天年乎!”,汉文帝不能用才,疏远贤才。
参考译文:
材料一:
贾谊论
苏轼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就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就一定要能够忍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言论,如果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去做,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 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施展才华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 孔子是圣人,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前往,再派子夏去(以表明自己的意向)。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辛勤努力。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晚才离去,还说:“齐王大概会重新召我回朝。”君子不忍心舍弃他的国君,是这样情意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 ”孟子回答:“当今的天下,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整顿乾坤的重任)呢 我为什么要不高兴 ”君子爱惜自己到这种程度。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重用,然后才断定天下确实不值得让他奋发有为,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绛侯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联合数十万兵力,来(帮助文帝)决定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之间的深厚情分,难道只有父子骨肉兄弟之间才能有吗 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年轻后生,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向上取得皇帝的信任,向下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自己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哪有在刚见面站着交谈的顷刻之间,就突然对皇帝危言耸听地谈论值得痛哭流涕的天下形势呢 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忧郁愤懑,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短命而亡,这也真是个不善于在困穷不得志的逆境中生存的人。谋略一次没有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不懂得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伤害自己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见识不足。
材料二:
如果以贾谊的论述,孝文帝(汉文帝)大致推行他的主张,(达到的效果)还能与周成王、周康王的功德媲美。假如将他使用于朝廷,使他坐于廊庙之上,那么张扬大汉的风度,升上三皇之首,犹如决堤放水、脱落稗草上成熟后的子粒一样容易了。可怎奈 (孝文帝)却抵制辅佐王道的策略,远远地将他流放到诸侯王的地方。所以贾谊路过长沙,作赋一篇临汨罗江凭吊屈原,而司马迁在屈原之后为其作传,以昭明贾谊同屈原一样忠君爱国,却遭摒弃放逐。但班固不但不讥笑汉文帝疏远贤才,痛惜贾谊不受重用,却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况且贾谊是因为怀志不遇忧伤抑郁而意外早死,怎么能说他寿命短呢!
10. D 11. B
12.子高拜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以做临淄的行政长官 ”子高举荐了管穆。齐王说:“管穆长得很丑,百姓不会尊重他。”子高回答说:“被人尊敬是因为道德高尚,况且我举荐管穆,是称赞他的道德和才能。大王您听说过晏子和赵文子吗 晏子身高不到三尺,且面貌丑陋,但是齐国从君主到老百姓没有不尊崇他的;赵文子身体单薄好像穿不住衣服一样,说话好像说不出口,不但体态丑陋,说话又迟钝,但是他做了晋国的相国之后,晋国得以安定。各地的诸侯无不敬重钦服,这是有德行的缘故啊。以管穆的身躯相貌和这两个人相比,哪个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我常常去临淄,在市场见到一个从事屠宰的商贩。他身高八尺,须髯如戟,脸盘方正红润,但是集市上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尊敬他的,这是他没有德行的缘故。”齐王说:“的确和先生说的一样。”于是,齐王任命管穆担任了临淄的行政长官。(主要得分点:“称”“上下”“辞气”“呐呐”“临”,每点1分,句意5分)
13.①要心存敬畏,敬畏百姓,即要有“敬民之德”;
②要亲父母、亲国君,即要有“敬亲之德”;
③要内心坚贞,行为廉正,少私欲, 多守信,即要有“敬己之德”。
【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在市场见到一个从事屠宰的商贩。/风雨从这里兴起。
B.正确。句意 :刚强任性而崇尚凶暴。/倔强固执, 自以为是:形容十分固执己见,不考虑别人意见。
C.正确。迎合/到。句意: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到了长沙。
D.错误。表“婉商”/大概,表推测。句意:您还是任用他吧。/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故选 D。
【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测试他们的忠心”错误,“君其试以心决之”,是让君主试着凭自己的心意去决断。故选 B。
【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能力。
从材料二中,管仲对齐桓公提出的人选进行的评价,可以确定用人标准。
对鲍叔牙的评价“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因为鲍叔牙内心什么都不怕,而且不得民心,可以确定第一个标准:心存敬畏,敬畏百姓。
对公子开方的评价“齐、卫之间不过十日之行,开方为事君,欲适君之故,十五年不归见其父母,此非人情也。其父母之不亲也,又能亲君乎 ”,因为公子开方连父母都不亲爱,只是为了讨好国君,这样的人只是利用国君得到好处,并不是亲国君,所以得到第二个标准:亲父母、亲国君。
从管仲举荐贤才隰朋可,并阐述理由的一段话中,也可以确定用人标准。
“其为人也,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夫坚中,则足以为表;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多信,则能亲邻国”,筛选关键信息,可以得到第三个标准 :内心坚定忠贞而行为清高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子高拜见齐王。齐王问:“谁可以做临淄的行政长官 ”子高举荐了管穆。齐王说:“管穆长得很丑,百姓不会尊重他。”子高回答说:“被人尊敬是因为道德高尚,况且我举荐管穆,是称赞他的道德和才能。大王您听说过晏子和赵文子吗 晏子身高不到三尺,且面貌丑陋,但是齐国从君主到老百姓没有不尊崇他的;赵文子身体单薄好像穿不住衣服一样,说话好像说不出口,不但体态丑陋,说话又迟钝,但是他做了晋国的相国之后,晋国得以安定。各地的诸侯无不敬重钦服,这是有德行的缘故啊。以管穆的身躯相貌和这两个人相比,哪个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以前我常常去临淄,在市场见到一个从事屠宰的商贩。他身高八尺,须髯如戟,脸盘方正红润,但是集市上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尊敬他的,这是他没有德行的缘故。”齐王说:“的确和先生说的一样。”于是,齐王任命管穆担任了临淄的行政长官。
(节选自《孔丛子· 对魏王》)
材料二:
从前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于一致而恢复了正道,成为五霸中的第一个,管仲辅助他。管仲老了,不能治理政事了,退休住在家中。桓公去问候他说“您在家病着,假若不幸一病不起,政事移交给谁呢 ”管仲说:“我老了,不值得您咨询了。虽然这样,我听说, 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您不妨试着按自己想法来决定人选吧。”桓公说:“鲍叔牙怎么样 ”管仲说:“不行。鲍叔牙为人,刚强任性而崇尚凶暴。刚强就会粗暴地侵扰民众,任性就得不到民心,凶暴了臣民就不听他使唤。他心里什么都不怕,所以不是霸主的辅佐。”桓公说:“这样的话,那么公子开方怎么样 ”管仲说:“不行。齐国、卫国之间不过十天的行程,开方为了侍奉您、想要迎合您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家看望他的父母亲,这不是人之常情。他连父母都不亲爱,还能亲爱君主吗 ”桓公说:“这样说来,那么哪一个行呢 ”管仲说:“隰朋行。他的为人,内心坚定忠贞而行为清高廉洁,淡泊寡欲而很守信用。内心坚定忠贞,就足够用来作为臣民的表率;行为清高廉洁,就可以担任重大的职务;淡泊寡欲,就能够在上统治他的民众;很守信用,就能够亲近邻国。这是霸主的辅佐啊,您还是任用他吧。”桓公说:“行。”过了一年多,管仲死了,桓公没有任用隰朋而举用了竖刁。竖刁执政三年,桓公到南方的堂阜去游览,竖刁便率领易牙、卫公子开方以及权贵大臣造反。桓公因为又渴又饿而死在南门的卧室——那是桓公的家族所守卫的房子,桓公死了三个月也没有收葬,尸体上的蛆虫都爬到了门外。齐桓公的军队曾在天下横冲直撞,他成了五霸之首,但最后却被他的臣子杀害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听管仲忠告的过错啊。所以说:有过错却不听从忠臣的劝谏,按自己的意志独断专行,是丧失崇高的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
14. D
15.①欧诗结尾处的“闲”,写出了鹭鸶在风雨交加之际,即使面对海浪的拍打,依然高标独立,气定神闲。诗人借此抒发虽遭贬谪但仍希望保持内心高洁的高尚情怀。
②来诗结尾处的“闲”,将鹭鸶拟人化,想象鹭鸶对待人的姿态应该是从容自在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心灵自由与平和的向往。
16. (1)竞相效仿(争相模仿、争相效仿)
(2)不一而足(层出不穷、好不热闹、热闹非凡)
(3)喜闻乐见(喜闻乐道)
17.它具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载体。
18. (1)排比句:如何鼓励方言文艺创作来实现方言文化保护,如何切实地将乡土文旅产品融入这类方言创作,如何促进文化软实力转变为硬实力等等,值得多维度思考。
(2)表达效果:改写后句子突出强调关于方言文化的保护以及促进的途径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促进方言文化发展的强烈期待;语气连贯,节奏感强;层层递进,增强气势。
19.①文物是指名胜古迹 ②要保护起来并非易事(或者“难以保护”) ③在文化中历史却仍然活着
20. D
21【审题】这是一道漫画类材料作文题。
漫画的主体是一座大山的两个侧面,一面有人奋力向山顶攀登,一面有人从山顶自由滑行。画面配有文字:人生有两段路要走,一段是必须走的路,一段是想走的路。必须走的路先走好,才有机会走想走的路。
由此可见,材料的关键词是“路”。围绕人生的两条“路”怎么走,材料给出了相应看法。“必须要走的路”应该是“现实之路”,“想要走的路”应该是“理想之路”。必须走的路,是看得见的,在现实里;想走的路,是看不见的,在心灵里。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往往是平行的,也许偶尔相交一次或几次。有的人,走到生命尽头时,依然还朝着想走的那条路张望。只有少数的人,把两条路并成了一条路,要么是必走的,要么是想走的。当然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走在了想走的路上,过上了想过的生活,做成了想做的事,成为了想成为的人,实现了自己想实现的人生价值。唯独这条路上的风景最美、身心最自由,但恰恰最艰辛,不会轻易得到。所以,这道作文题其实是让考生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只不过是用“路”这个载体来谈的。具体写作可选取一个角度,也可辩证来谈。
写作时可以先亮出自己的观点:走好必须走的路,才有机会走想要走的路。然后论述哪些路是我们必须走的,如学习之路,实践之路等;论述在走这些路的时候必须具备哪些品质,如不怕困难,拼搏进取等。接着论述想要走的路有哪些,可以具体写不同的梦想,然后论述这些梦想之路的是在现实之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具体可以写毛泽东、樊锦诗、袁隆平、钟芳蓉等等。最后强调作为青年,应当有自己心中的理想之路,然后脚踏实地在必须走的路上努力攀登,最后走上理想之路。
【立意】
1.理想需要依托于现实。
2.立足当下才能把握未来。
3.夯实基础,才可走想走之路。
4.走好必走之路,奔赴理想之路。
5.走好责任之路,才可走想走之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