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综合训练(含答案)统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综合训练(含答案)统编版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5 16:4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 (2023·高考辽宁卷)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
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
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
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2. (2023·高考湖北卷)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
3. 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4. (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民国初年,在推广男女同校、开办女子高等小学、女子师范学校等方面,广州都走在全国前列。岭南大学于1918年开始招收女生,是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由此可知,当时广州(  )
A.成为全国性民主革命中心
B.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命运
C.已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较快
5. (2024·东莞高三月考)史学界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称作启蒙运动,并认为它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却相反。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反”主要表现在(  )
A.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
B.是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反思
C.以宣传民主科学为武器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6.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展示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年份 贸易业 运输业 制造业 金融业
1894 39% 14% 15% 33%
1914 18% 37% 13% 10%
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
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
7.(2024·广东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新文化运动期间,学衡派被称为“新派中的旧派”。他们有留美背景,其知识结构完全是现代的,但文化关怀却是古典的,以守护中国文化本位为己任。他们试图将中西古典传统融合,将新旧之学贯通,与胡适这些启蒙知识者展开激烈辩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
C.在文化继承上存在激烈交锋
D.难以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8.“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她们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B.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9.(2024·广东名校高三联考)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土货”“土产”大多开始改称为“国货”“国产”;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其展品明确规定“以国货为限,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这种现象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处境艰难
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C.国家民族意识增强
D.经济危机导致了商品滞销
10.(2024·汕头模拟)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  )
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
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
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
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黑暗统治
11.下图是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其与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密切相关。据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批示显示,针对日本提出的有关东部内蒙古借款、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中日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
A.“中日民四条约”是不平等条约
B.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北洋政府对日态度强硬
D.外交受制于国家的实力
12.1912年初,在清帝退位的同时,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但在辞职文中提出三个条件:临时政府设于南京;选举出的新总统到南京就任时,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乃行辞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的这三个条件(  )
A.使辛亥革命成果得以维护
B.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共和制
C.彰显了革命者的民主精神
D.有效防止了袁世凯的复辟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近代工业厂矿,多达四百七十余个,投资近九千五百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八年间新增的资本,至少达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辛亥革命前五十年投资的总和。……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由辛亥革命前的五六十万人,增加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二百万人。
——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八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工业化探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们“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其迅速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
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一、选择题
1. (2023·高考辽宁卷)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
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
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
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解析:选D。根据材料“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可知,商会与地方官厅的行文方式存在等级差异,这反映了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D项正确。
2. (2023·高考湖北卷)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
解析:选A。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日本趁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中国民众掀起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材料中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正是这一历史背景的反映,故选A项。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排除B项;1915年正值一战时期,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排除C项;由材料看不出是中外商业竞争,排除D项。
3. 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解析:选D。鲁迅所说的“鹰”等威胁到了出笼后的“小鸟”,这是鲁迅对当时社会的抨击与鞭挞,所以“鹰”等指的是社会上的旧势力,D项正确。“小鸟”代表的是已经觉醒的女性,排除A项;“笼子”指的是社会的束缚,而非落后的经济形态,排除B项;“无路”指的是没有女性能够独立生存的社会环境,且1918年君主专制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
4. (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民国初年,在推广男女同校、开办女子高等小学、女子师范学校等方面,广州都走在全国前列。岭南大学于1918年开始招收女生,是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大学。由此可知,当时广州(  )
A.成为全国性民主革命中心
B.改变了中国女性的命运
C.已实现男女社会地位平等
D.社会的近代化转型较快
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广州的教育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女子教育,说明当时广州的社会较为开放,社会转型较快,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教育,而不是革命,排除A项;女性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排除B项;民国初年男女并没有实现平等,排除C项。
5. (2024·东莞高三月考)史学界有人把新文化运动称作启蒙运动,并认为它和西方的启蒙运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形式上却相反。新文化运动与西方启蒙运动的“相反”主要表现在(  )
A.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
B.是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反思
C.以宣传民主科学为武器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解析:选B。新文化运动发生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而启蒙运动则是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为法国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所以“相反”主要表现在新文化运动是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反思,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宣扬了民主科学等相关思想,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形式上相反,不强调内容,排除D项。
6.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下表展示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年份 贸易业 运输业 制造业 金融业
1894 39% 14% 15% 33%
1914 18% 37% 13% 10%
A.市场的发展刺激了运输业发展
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C.西方国家资本输出的节奏放缓
D.中国的外贸形势转变为逆差
解析:选A。据表格可知,在1894—1914年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外国在华企业在运输业的投资所占比重增加了23%,这说明中国运输业发展极为迅速,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发展使得商品流通加速,故选A项。外国在华投资总额不断增加,意味着在中国开办了更多的企业和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这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不利的,排除B项;从材料可知,西方国家在中国资本输出的节奏是加快的,但其资本输出节奏的快慢与占比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表格未体现外贸进出口额的比较与变化,排除D项。
7.(2024·广东重点中学高三联考)新文化运动期间,学衡派被称为“新派中的旧派”。他们有留美背景,其知识结构完全是现代的,但文化关怀却是古典的,以守护中国文化本位为己任。他们试图将中西古典传统融合,将新旧之学贯通,与胡适这些启蒙知识者展开激烈辩论。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
C.在文化继承上存在激烈交锋
D.难以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学衡派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在新旧思想的辩论中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使国人受到新思想洗礼,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学衡派“守护中国文化本位”,致力于贯通调和中西文化,排除A项;学衡派与启蒙知识者的辩论焦点并不是在文化继承上,排除C项;“难以调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8.“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她们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B.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女性解放,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的统治地位,故选B项。
9.(2024·广东名校高三联考)自民国成立后,清末所称的“土货”“土产”大多开始改称为“国货”“国产”;劝业会也基本演变为国货展览会,其展品明确规定“以国货为限,出品人须为中华民国人”。这种现象反映出(  )
A.民族工业处境艰难
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
C.国家民族意识增强
D.经济危机导致了商品滞销
解析:选C。从“国货”“国产”“中华民国人”等可以看出,随着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有了现实的民族国家的载体,使得人们近代国家观念有所增强,国家民族意识增强,故选C项。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排除A项;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迫开口通商,被迫卷入了世界市场,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加强,排除B项;民国成立后不久一战爆发,为中国商品提供了国外市场,“国货展览会”是为促进国货发展,排除D项。
10.(2024·汕头模拟)民国时期,每当某个军阀或军阀派系对其敌手发起进攻之时,事前总要发表一则通电攻击对方,声称自己出兵是为了全国和平秩序或者为了保卫约法,反对当政派系的独裁与滥权。这一现象(  )
A.反映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
B.说明了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
C.表明了军阀割据不得人心
D.体现了北洋军阀时期黑暗统治
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军阀派系眼里“和平秩序”“保卫约法”不过是其攻击政敌的工具,这说明了民国时期民主共和道路任重道远,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军阀间武力争斗前夕的政治攻击,由题干中的“保卫约法”可见一斑,由此并不能说明“军阀已接受临时约法”,排除A项;题干并未直接反映民众对军阀割据的不满,排除C项;北洋军阀时期黑暗统治一般指政治上反动、思想上复古,这和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
11.下图是由袁世凯签字的“中日民四条约”,其与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密切相关。据天津历史档案馆现存袁世凯对“二十一条”的批示显示,针对日本提出的有关东部内蒙古借款、课税、开埠、合办工农业等要求,袁批:“办不到”;他还写道:“各条内多有干涉内政侵犯主权之处,实难同意。”但最终部分接受,签订“中日民四条约”。这反映出(  )
A.“中日民四条约”是不平等条约
B.日本侵华的野心被遏制
C.北洋政府对日态度强硬
D.外交受制于国家的实力
解析:D 材料反映袁世凯对日本提出的一些侵略要求不愿接受,但最终还是部分接受,充分说明当时中国国力衰弱,无力维护国家主权,外交受制于国家的实力,D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中日民四条约”最终被接受,日本侵华的野心没有被遏制,排除B项;北洋政府最终部分接受日本提出的侵略要求,无法体现对日态度强硬,排除C项。
12.1912年初,在清帝退位的同时,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但在辞职文中提出三个条件:临时政府设于南京;选举出的新总统到南京就任时,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乃行辞职;新总统必须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的这三个条件(  )
A.使辛亥革命成果得以维护
B.进一步完善了民主共和制
C.彰显了革命者的民主精神
D.有效防止了袁世凯的复辟
解析:C 孙中山此举的目的是防止袁世凯专权,希望维护辛亥革命的成果,彰显了革命者的民主精神,故选C项;袁世凯就任总统后,大权独揽,走上了复辟帝制之路,革命成果没有得到维护,民主共和制没有得到完善,排除A、B、D三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近代工业厂矿,多达四百七十余个,投资近九千五百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八年间新增的资本,至少达一亿三四千万元,超过辛亥革命前五十年投资的总和。……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由辛亥革命前的五六十万人,增加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二百万人。
——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八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进行工业化探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他们“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其迅速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所学知识可知,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第二小问评价,据唯物史观可知,评价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积极方面,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局限方面,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失败是必然的。第(2)问第一小问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有国内和国际两方面原因,国际方面,一战期间西欧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内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第二小问影响,主要从阶级角度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答案:(1)措施: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
评价:洋务运动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失败是必然的。
(2)原因:一战期间西欧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