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习:古代文明交流
一、单选题
1.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海外大规模殖民活动中,远行的希腊移民带着母邦的土壤前往陌生的远方建立新的城邦。他们在新建立的子邦实行与母邦相同的政治制度,甚至使用与母邦相同的名称,在遇到危险时向母邦寻求支援。这些做法( )(最佳选项)
A.促进了希腊文明的扩展 B.建立起众多的城邦国家
C.扩大了公民群体的范围 D.拓展了希腊的活动空间
2.西亚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下列关于西亚文明表述正确的是( )
①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的赫梯帝国
②东汉的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
③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出现了世界上较早的文明,先后兴起了埃及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的强大帝国,他们已经有了文字,在艺术、科学和社会组织方面也相当进步。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 )
A.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 B.地域及部落间战争的频仍
C.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 D.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
4.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 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 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5.希腊神话中,埃及国王布西里斯总是杀死并献祭外邦人的故事曾广泛传播,尽管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对其荒谬性专门予以驳斥,但该传说依然代代相传,广为人知,甚至增加了“噬食同类”的恶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区政治局势的冲突 B.区域间交往的受限
C.文明间的隔阂与封闭 D.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6.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如图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 )
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 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
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 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
7.下图是不同时期发现的不同“三兔共耳”图案,即三只兔子共用三只耳朵,首尾相接,追逐奔跑。这可以说明( )
A.亚非欧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B.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经济发展推动文明的交流 D.“三兔共耳”图案起源于中国
8.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分别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将苏美尔人发明的实心轮改为轻便的轮辐,制成了用于战争的马拉轻型双轮和四轮战车。一千年后,埃及人在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接触中学会了车轮运输。古代车轮的发展可以用来说明( )
A.加喜特人和赫梯人善于征战 B.古代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C.北非落后于西亚地区的文明 D.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技术发明
9.腓尼基人发明的腓尼基字母,成为字母文字的源头,腓尼基人能够发明腓尼基字母的原因是( )
A.腓尼基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B.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发达
C.腓尼基字母书写简单,易于记忆 D.腓尼基地处丝绸之路的核心位置
10.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材料表明古代世界( )
A.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早期文明更发达
B.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明显多元特征
C.不同区域文明存在一定程度联系和影响
D.整体世界的发展使各地建立起直接联系
11.公元前8—6世纪,在黑海沿岸、欧洲南部(包括意大利)、小亚细亚半岛、北非等地,希腊语成为通用语言。公元前4世纪,雅典地区的阿提卡—爱奥尼亚方言成为地中海世界、伊朗高原、中亚等地的通用语言。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罗马国家的发展 B.西亚腓尼基字母的传播与演化
C.印欧人的大迁徙 D.巴尔干半岛居民的殖民与远征
12.在公元前2500年后,腓尼基人为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提供雪松,为周边地区提供手工制品;公元前1200年至前800年,腓尼基人跨过地中海,甚至到达不列颠群岛和西非几内亚湾。这反映出( )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B.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
C.人类文明交往不断扩大 D.航海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13.史学家齐世荣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他意在强调( )
A.帝国扩张推动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B.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C.和平交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D.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
14.古埃及的人物像,头部为侧面,肩部、胸部、胯部正对视者。古希腊的人物像仍有古埃及的印记,但身体不再是埃及样式,手和臂也没有摆布得那么明显和生硬。这可用于说明( )
A.古代绘画技术发展缓慢 B.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
C.古希腊与埃及文化雷同 D.古代绘画蕴含神秘色彩
15.东地中海地区的青铜贸易大约开始于公元前4千纪,终止于公元前1千纪。青铜是黄铜—锡合金,黄铜原料的产地是塞浦路斯岛、土耳其东南部、伊朗东南部和阿曼半岛。青铜的另一原料锡的产地主要在安纳托利亚和阿富汗。据此可知,东地中海的青铜贸易( )
A.提升了青铜冶炼水平 B.扩大了货币流通范围
C.推动了罗马帝国扩张 D.沟通了多个文明区域
二、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和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等诸海航路的船只,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总序
材料二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这说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如果一定要讲究文化的“纯正性”,那么反而会因世世代代近亲交配而有退化淘汰之虞。今日世界在急剧地缩小,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不断交往,已势必将汇合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扩张的两种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扩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三大帝国,并总结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卡德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中使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一种楔形文字,起源于公元前3千纪下半叶,完全废止于公元1世纪左右。目前发现最早的阿卡德语铭文,属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700—前2400年)。约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王萨尔贡征服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各城邦,并开始用楔文符号书写阿卡德语。此后,阿卡德语和苏美尔语同样成为两河流域地区的通用语言和文字。到巴比伦第一王朝时(公元前18世纪),由于美索不达米亚涌进了大批说塞姆语的阿摩利部落,阿卡德语言和文字完全取代苏美尔语成为两河流域的通用语文。公元前2千纪后半叶,阿卡德文字成为近东各国书信往来中的通用的外交语言文字。埃及法老和亚洲各国王们往来通信都是用阿卡德文字写成的,埃及王廷一定有懂阿卡德语的翻译。
——摘编自刘文鹏主编《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材料二 公元前3千纪,苏美尔地区的交流仅限于城邦之间,至多扩展到伊朗高原,苏美尔语成为相关地区的通用语言。公元前2千纪前期,从地中海东岸到伊朗高原,各国交流频繁,古巴比伦语成为通用语言。公元前2千纪后期,西亚北非地区国际交流体系形成,助推阿卡德语成为地中海东岸地区的通用语言。
——摘编自国洪更《古代西亚通用语言的形成与演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卡德语形成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分析古代西亚通用语言形成的意义。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1年的古代中国文明、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的古希腊文明,是世界发源较早的“五大文明”。
——摘编自(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汉代中国人开通了中西商道“丝绸之路”;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宣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件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处夺取。”
——摘编自瑞烨《血与火的战争:军事天地》等
(1)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进行分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文明进行简要解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跨区域文明交往的特点。
4.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来问题。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独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占领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施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人类文明交流的例子,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文明
材料一 人类最初的文明受制于不同地区的时空条件,越早的文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也越大。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分别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与农业最初的发生地几乎完全致。从文明产生之日起,不同文明之间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古代文明在文化上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具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古代文明呈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因素。
答案:
一、
1.A
【详解】本题是最佳选择题。时空是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据材料“他们在新建立的子邦实行与母邦相同的政治制度,甚至使用与母邦相同的名称”并结合所学,古希腊海外大规模殖民活动加强了城邦和海外各地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各城邦及希腊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希腊文明的扩展,A项最佳;据材料“希腊海外大规模殖民活动……建立新的城邦”等信息可知海外殖民可以增加城邦国家数量,也确实拓展了希腊的活动空间,但材料主旨是希腊文明的扩展,BD项有一定道理,是次佳。公民指的是除奴隶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材料只体现了海外殖民使古希腊空间范围扩大、文明扩展,不涉及对公民资格的调整,排除C项。故答案为:A项(3分);B项(1分);D项(1分);C项(0分)。
2.D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东汉的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密切了与西亚的联系,②正确;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阿拉伯帝国包括了西亚地区,③正确;奥斯曼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包括了西亚地区,④正确;字母文字起源于腓尼基人,排除①。故选D项。
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西亚北非地区)。根据材料可知,西亚北非地区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D项正确;“地理和气候条件优越”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B项也不是主要因素,排除B项;该地区孕育出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得益于商贸活动和人口迁徙频繁,“洲际交流活动的便利”也不是主要因素,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世界)。据材料“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可知,这些体现了文明的相似性,而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这些又体现了文明的多元性,所以题干所述反映了世界文明的多元性与相似性,B项正确;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都属于大河流域,但又存在明显的不同,而其文明也是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与题意和史实均不符,排除A项;材料并未讲述主要文明古国阶级社会的出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古代文明古国存在着多元性与相似性并存的特点,这不是交流频繁的结果,而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原因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和埃及。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材料涉及到希腊神话对埃及国王的描述是嗜杀成性的,虽然历史学家对这种荒谬的说法进行了驳斥,但民间仍然代代流传,说明区域间交往的受限影响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相互了解和认知,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两地之间存在政治冲突,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文明之间的封闭,两各地区是存在交往的,只是交往受限,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可知区域文化传播具有变异性,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没有涉及到文明的传承,排除A项;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是文化具有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B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三兔共耳”图案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和地域中都有发现,如中国、埃及和德国,说明了文化在亚非欧文明之间存在交流,A项正确;多元一体是对中华文明特征的概括,并不是世界文明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涉及文明的交流,但并未揭示经济发展和其关系,排除C项;材料涉及中国的“三兔共耳”图案,但无法证明“三兔共耳”图案就一定起源于中国,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题干信息“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改造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的实心轮,然后“埃及人在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接触中学会了车轮运输”,由此可知,加喜特人、赫梯人与苏美尔人之间有文明交流,并传播到埃及,B项正确;由材料信息无法证明加喜特人和赫梯人一定善于征战,排除A项;埃及人只是学会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车轮运输,不代表其他方面不如西亚地区文明,排除C项;材料主旨“古代区域文明的交流”,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腓尼基)。根据所学可知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文明的交汇点,商业发达,为了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22个字母组成的文字,B项正确;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世界东岸地区建立一系列小城邦,没有建立庞大的帝国,排除A项;腓尼基字母书写简单,易于记忆是腓尼基字母的特点,不是发明的原因,排除C项;腓尼基字母文字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陆上丝绸之路从汉朝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题干中葡萄酒的先后出现地、先后传入地、逐步传播地等信息可知,古代世界不同区域文明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两河流域与尼罗河流域早期文明更发达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呈现出多元特征,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据题干“希腊语成为通用语言”“阿提卡—爱奥尼亚方言成为通用语言”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人进行了广泛的殖民与远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希腊文化得以传播,语言也随之扩散,而巴尔干半岛居民主要是古希腊人,他们的殖民与远征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D 项正确;公元前8—6世纪,罗马国家尚未发展起来,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希腊语的传播,这与腓尼基字母的传播无关,排除B项;印欧人大迁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亚洲。根据材料“为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提供雪松,为周边地区提供手工制品...腓尼基人跨过地中海,甚至到达不列颠群岛和西非几内亚湾”可知人类文明交往不断扩大,C项正确;A项“决定”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材料中看不出航海技术的突破,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但也许横贯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可得出,作者认为商贸往来可以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有利于世界各地的发展,强调了和平交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C项正确;材料强调和平交往,而不是帝国扩张,排除A项;战争成为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不是作者强调的主旨,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促进文明的传播”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埃及、希腊)。据材料信息可知,古希腊的人物像具有古埃及的印记,这体现了古希腊与古埃及在绘画艺术上的交流,B项正确;古代绘画技术发展缓慢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虽然古希腊与古埃及的人物像具有相似之处,但两者文化又有区别,并不雷同,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古希腊绘画的神秘色彩的论断,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千纪至公元前1千纪(东地中海地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千纪到前1千纪,东地中海地区的青铜贸易先后涉及了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表明青铜贸易(包括成品与原料贸易)将不同的区域联系在一起,D项正确;东地中海的青铜贸易沟通了多个文明区域,材料没有涉及青铜冶炼水平,排除A项;东地中海的青铜贸易沟通了多个文明区域,材料未涉及货币流通,排除B项;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7年,排除C项。故选D项。
二、
1.(1)方式:商路贸易;战争。认识:无论是和平的商路贸易还是战争,都推动了文明的扩张,有利于各地文明的交流交往。
(2)三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意义:有利于文明成果的保留和传承;推动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2.(1)特点:起源时间早,沿用时间长;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文字;逐渐成为通用语言文字;应用广泛。
(2)意义:促进了古代西亚地区文明的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助推了西亚北非国际交流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交融;推动了楔形文字的发展。
3.(1)分类: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属于大河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解读:大河文明集中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地区,海洋文明多散布于三面环海的半岛和一些靠近陆地的沿海岛屿;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海洋文明的工商业经济地位较高;大河流域一般倾向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海洋文明的政治模式相对多元。(地理特点、经济形态和政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解读两个即可)。
(2)特点:依赖国家的财力和政策支持;文明交流方式多样;始终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和影响,总趋势是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交往领域全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文明交往具有双向性。
4.(1)特点:独立发展,多元并立;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相互渗透,交流交融;以己为主,保持民族特色。(任答三点)
(2)例子:亚历山大东征开启的希腊化时代;汉朝与罗马帝国通过丝绸之路的经贸和文化交流;腓尼基字母的传播;阿拉伯帝国沟通东西方文化;新航路开辟与哥伦布大交换等等。
认识:人类文明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文明多元共存;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是平等的,应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以包容心态推进不同文明相互吸收、借鉴,是文明延续的重要因素;加深对不同文明的认同感,培养开放意识、世界意识。
5.(1)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独立发展,多元并立;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相互渗透,交流交融;以己为主,保持民族特色。
(2)因素: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形态的区别;本土文明的长期影响;战争与征服促进文明的交流;经济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