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综合练(含答案)统编版(2019)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综合练(含答案)统编版(2019)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5 17:2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 (2023·高考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2.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3.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4.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成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
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
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5. (2024·湛江高三开学摸底)1823年,山西日升昌票号问世。它创新了分红机制:一是“预提护本制”,即账期分红时,从红利中提留款项,专款存储,以防空底;二是“公座厚利制”,即在员工身股和财东银股的红利未分配之前,存下一部分相当于公积金的利润。这些创新着眼于(  )
A.票号经营权的独立性   B.经营成本的降低
C.纸币防伪功能的增强 D.利益风险的防范
6. (2024·广东模拟预测)西方图像常以耶稣赤裸、上身被刺穿的形式来表现耶稣受难的主题,但从出土的明清外销瓷器中可以发现,即使是耶稣会定制的瓷器,也几乎没有用人物的图像作为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梯子、钉和衣服等具有象征性物品的图像。据此可知(  )
A.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
B.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僵化
C.中西方文化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D.对外贸易推动了传统绘画的发展
7.(2024·广东统考模拟预测)明初赋税仍按照传统的田赋、丁税和徭役三大类名目征收,农户需要分别上缴钱、粮并服役。万历初年,张居正颁布“一条鞭法”,不论地域差异,将民众所负诸税合并,核算后一律征银。民众为缴纳税款,不得不将钱物折换成白银。由此推之,“一条鞭法”的推行(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确立了白银本位币的地位
C.减轻了工商业者的负担
D.避免了地方摊派苛捐杂税
8.(2024·广东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明末清初,大量出现的货币商人先后创造了账局、印局、票号等金融机构。凭帖、兑帖、上票等金融工具,信汇、票汇、委托代理等金融业务,股份融资、两权分离、行会制度等金融制度先后出现。这反映了当时(  )
A.官方金融机构逐步建立
B.功能完备的银行开始产生
C.政权更迭催生制度创新
D.近代金融的雏形已经出现
9.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日本国仅见20种;而据《皇明永乐志》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到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
B.民间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
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10.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要点。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的概括,准确的是(  )
·秦汉:“泰半之赋”与轻徭薄赋 ·隋唐:实行租庸调与推行两税法 ·明清: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
A.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向土地和财产
B.人头税从秦朝占较大比重到明朝废除
C.征收形式从以纸币为主到以白银为主
D.百姓的赋役负担呈现越来越轻的趋势
11.清朝初年,政府将1 000多种汉文经史古籍、文学作品翻译为满文、蒙文等。康熙时期,“四书”“五经”的满文译本均已出齐,《本草纲目》的蒙文译本还增加了蒙古医生的用药品种和治疗经验。这些举措旨在(  )
A.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B.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
C.提升民间教育水平
D.推广儒家的治国理念
12.(2024·揭阳高三月考)雍正帝即位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驱逐西方传教士,雍正帝直言不讳地对传教士说:“你们培养的基督徒只承认你们,若遇风吹草动,他们可能惟你们之命是从。朕知道目前还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当成千上万的船只到来时就可能出乱子。”这反映出(  )
A.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教士传教方式存在分歧
C.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D.夷夏之防观念根深蒂固
二、非选择题
13.(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是“铜钱时代”,铜钱流通的数量、范围和深度可能超过了其他朝代,实际形成了以铜钱为基准的货币体系。大规模持续供应的宋钱为亚洲东部南部海域铜钱区的形成提供了基石。明代是亚洲东部海域朝贡格局发生变化的时期,也是近代早期经济全球化的发端期。这个时代契机使得明朝内部的社会经济变革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兼具区域国际的特性。明代出现了由实物经济体制向货币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出现了货币形态、制度与体系的大转型。这种转型可归纳为“铜钱基准体系”向“白银基准体系”的重大转向。
——摘编自邱永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
有学者认为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才使得中国的通货结构得到了转变。结合材料,概括宋明时期通货结构的不同,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提出其他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明清时期的经济生活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 (2023·高考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析:选D。材料强调朝鲜、日本向明朝请赐经籍,这是因为明朝在当时影响力巨大,明朝赐予经籍可以理解为两国统治者得到了明朝的认可,两国可以利用明朝的影响力巩固自身统治,故选D项。“四书”“五经”等书在宋朝时已经确定,明初没有对其新发展,排除A项;朝鲜、日本通过官方途径求经,不代表书籍外流的其他渠道不畅通,排除B项;朝鲜、日本统治者求经的主要目的不是吸收先进思想,而是强化统治,排除C项。
2.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正值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发展,西、葡等国利用掠夺来的财富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导致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C项正确。朝贡贸易是一种官方贸易,对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作用有限,排除A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对港口工商业城市的兴盛作用有限,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时已经形成,“兴起”的表述有误,排除D项。
3.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选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清代的瓷器从广州出口,“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说明当时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在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是为官府、皇室及军队服务的,排除B项;“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明显削弱”,排除D项。
4.明清时期,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成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  )
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
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
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
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
解析:选B。材料信息强调被谪戍东北地区的一些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这有利于东北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故选B项。材料没有明确谪戍之人的民族成分,其对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也微乎其微,排除A、C、D三项。
5. (2024·湛江高三开学摸底)1823年,山西日升昌票号问世。它创新了分红机制:一是“预提护本制”,即账期分红时,从红利中提留款项,专款存储,以防空底;二是“公座厚利制”,即在员工身股和财东银股的红利未分配之前,存下一部分相当于公积金的利润。这些创新着眼于(  )
A.票号经营权的独立性   B.经营成本的降低
C.纸币防伪功能的增强 D.利益风险的防范
解析:选D。据材料“以防空底”“存下……利润”可知,日升昌创新分红机制,意在预防日后可能出现的金融问题,降低风险,故选D项。材料强调防范利益风险,与票号经营权的独立性无关,排除A项;材料是分红机制,不属于经营成本(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费用)的范畴,排除B项;材料中的创新不涉及纸币防伪功能,排除C项。
6. (2024·广东模拟预测)西方图像常以耶稣赤裸、上身被刺穿的形式来表现耶稣受难的主题,但从
出土的明清外销瓷器中可以发现,即使是耶稣会定制的瓷器,也几乎没有用人物的图像作为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梯子、钉和衣服等具有象征性物品的图像。据此可知(  )
A.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
B.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僵化
C.中西方文化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D.对外贸易推动了传统绘画的发展
解析:选A。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仪道德,西方传统的耶稣画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符,所以中国外销瓷器在制造过程中会选取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不大的图像做装饰,这反映出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A项正确。
7.(2024·广东统考模拟预测)明初赋税仍按照传统的田赋、丁税和徭役三大类名目征收,农户需要分别上缴钱、粮并服役。万历初年,张居正颁布“一条鞭法”,不论地域差异,将民众所负诸税合并,核算后一律征银。民众为缴纳税款,不得不将钱物折换成白银。由此推之,“一条鞭法”的推行(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确立了白银本位币的地位
C.减轻了工商业者的负担
D.避免了地方摊派苛捐杂税
解析:选A。“一条鞭法”的核心是诸税合并核算后征收白银,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张居正之前,朝廷已经许可白银与铜钱一样作为合法流通货币,排除B项;一条鞭法是合并诸税,并不等于减少赋税,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此后明朝又摊派了各类杂税,排除。
8.(2024·广东高三统考阶段练习)明末清初,大量出现的货币商人先后创造了账局、印局、票号等金融机构。凭帖、兑帖、上票等金融工具,信汇、票汇、委托代理等金融业务,股份融资、两权分离、行会制度等金融制度先后出现。这反映了当时(  )
A.官方金融机构逐步建立
B.功能完备的银行开始产生
C.政权更迭催生制度创新
D.近代金融的雏形已经出现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明末清初,大量出现的货币商人先后创造了一系列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制度,反映了当时近代金融的雏形已经出现,D项正确。
9.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日本国仅见20种;而据《皇明永乐志》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到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当时(  )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
B.民间贸易占有重要地位
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
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时期贡品与商品并存,贸易过程中商品交换比重大于礼品交换,出现“正贡”记载少于《皇明永乐志》的记载,说明当时民间贸易占有重要地位,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明代贸易的特点,不涉及海禁政策,排除A项;从材料可知,朝贡贸易推动了日本与中国贸易交流,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排除D项。
10.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要点。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的概括,准确的是(  )
·秦汉:“泰半之赋”与轻徭薄赋 ·隋唐:实行租庸调与推行两税法 ·明清:赋役合并与“摊丁入亩”
A.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向土地和财产
B.人头税从秦朝占较大比重到明朝废除
C.征收形式从以纸币为主到以白银为主
D.百姓的赋役负担呈现越来越轻的趋势
解析:选A。秦汉时期赋税征收的标准是以人丁税为主,到唐朝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再到明清时期“摊丁入亩”,将存在2 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故选A项。
11.清朝初年,政府将1 000多种汉文经史古籍、文学作品翻译为满文、蒙文等。康熙时期,“四书”“五经”的满文译本均已出齐,《本草纲目》的蒙文译本还增加了蒙古医生的用药品种和治疗经验。这些举措旨在(  )
A.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B.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
C.提升民间教育水平
D.推广儒家的治国理念
解析:选B。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将大量汉文书籍翻译为满文、蒙文等,康熙时期将“四书”“五经”翻译为满文,推动了中原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巩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故选B项。
12.(2024·揭阳高三月考)雍正帝即位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驱逐西方传教士,雍正帝直言不讳地对传教士说:“你们培养的基督徒只承认你们,若遇风吹草动,他们可能惟你们之命是从。朕知道目前还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当成千上万的船只到来时就可能出乱子。”这反映出(  )
A.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教士传教方式存在分歧
C.儒学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D.夷夏之防观念根深蒂固
解析:选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害怕西方传教士传教威胁统治,且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成为影响封建统治的不稳定因素,种种因素之下雍正决定禁止传播天主教,驱逐传教士,这反映出夷夏之防观念根深蒂固,D项正确。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与军机处的设置有关,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华夷之辨,并非天主教传教方式的分歧,排除B项;天主教传入中国并未冲击儒学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4·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是“铜钱时代”,铜钱流通的数量、范围和深度可能超过了其他朝代,实际形成了以铜钱为基准的货币体系。大规模持续供应的宋钱为亚洲东部南部海域铜钱区的形成提供了基石。明代是亚洲东部海域朝贡格局发生变化的时期,也是近代早期经济全球化的发端期。这个时代契机使得明朝内部的社会经济变革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兼具区域国际的特性。明代出现了由实物经济体制向货币经济体制的转变,也出现了货币形态、制度与体系的大转型。这种转型可归纳为“铜钱基准体系”向“白银基准体系”的重大转向。
——摘编自邱永志《全球史视野下的明代货币转型》
有学者认为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才使得中国的通货结构得到了转变。结合材料,概括宋明时期通货结构的不同,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提出其他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解析:根据题干,首先要概括宋明时期通货结构的不同,然后对该观点进行评述;读材料,发现材料中的观点是认为宋代是铜钱基准体系,明代是白银基准体系;按照题目要求,对该观点进行评述,在评述时可以赞成该观点,也可以提出其他观点。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不完全赞同,然后表达出我们的观点: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是推动中国通货结构转变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然后再说明理由,可以从国际贸易、商品经济、纸币信用的丧失等几个方面分别去说;最后进行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不同:宋代是铜钱基准体系,明代是白银基准体系。
评述:不完全赞同。海外白银的大量涌入是推动中国通货结构转变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
理由: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保持巨额的贸易顺差,显示出中国商品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从宋代至元明时期,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需要易于携带且价值量大的货币;宋元时期滥发纸币,丧失信用,白银备受青睐;万历年间的税制改革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贸易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带来机遇;欧洲殖民者从美洲攫取大量白银,经太平洋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促成了白银基准体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