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与共和制的诞生 综合训练(含答案)统编版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辛亥革命与共和制的诞生 综合训练(含答案)统编版历史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5 17: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共和制的诞生
一、选择题
1. (2023·高考全国甲卷8)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2.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3.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
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
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
4.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5. (2024·肇庆高三月考)关于辛亥革命的发生,部分学者提出了下列观点。由此可见(  )
学者 观点
张鸣 辛亥革命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是一场意外。以后来的历史看,立宪的变革,就是非革命的变革对中国显然更好
姜义华 辛亥革命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精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天下国家责任伦理
杨银权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
沈渭滨 晚清近50年的“自改革”,特别是最后十年“渐进的改革”,为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A.偶然因素决定着历史事物发展的方向
B.历史评述并没有客观标准
C.时代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着历史解释
D.历史事实存在着多元解释
6. (2024·揭阳高三期中)1919年8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该文所描述的现象表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萌发
C.揭开了宪政民主序幕
D.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
7.(2024·深圳高三月考)1912年2月7日,黎元洪致电孙中山:“俄国将援助蒙古独立,扩张其势力范围,英国亦将扩张其势力于西藏,日本此举或欲延长其租借地期限……或更占领满洲全境。为今之计,宜速促满洲退位,恢复秩序,合力以排诸外国之要求,否则危险万状。”材料可用于探讨(  )
A.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
B.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D.国民民族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
8.(2024·潮州模拟)湖北新军士兵陈孝芬回忆,“我是1905年在黄陂应募入伍的。那一次募兵结果,96人中就有12个廪生(生员),24个秀才。陆军所属步、马、炮等部队,都有不少的读书人入伍”。据此可推知(  )
A.科举教育提升了士人的家国情怀
B.军制改革维护了晚清的封建统治
C.读书人入伍助推湖北新军革命化
D.军事近代化改变了晚清国家地位
9.(2024·梅州统考一模)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
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10.1907年10月17日,湖南巡抚岑春蓂在《遵旨严缉革党分别科罪片》中说:“奸匪假借革命名词,煽惑人心,希图扰乱治安。”同时,广东西部的龙州、上思等地的民变,也“公然以‘排满革命’煽惑号召”。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民变与革命彼此独立
B.农民成为革命运动主力
C.革命党起义推动民变
D.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趋势
11.(2023·江苏泰州)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对外宣言书》首先在官方文书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表明当时( )
A.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清晰
B.三民主义已成普遍共识
C.现代民主共和制已经建成
D.民族平等理念走向成熟
12.(2023·福建期末)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
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
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①一时剪去发辫者非常踊跃,由军政府部人员先行剪去。第一日即剪三千余人。几日以来无辫者已居十分之八,亦可见民心之向背矣。
——《全浙公报》1911年11月18日
②(绍兴萧山县,即今杭州萧山区)旧绅士如汤在容、王熙亮等竞勾结民事长邹镕(即旧知县)及劣绅王廷谦等四五人……益敢主张不剪辫。
——《汉民日报》1911年12月3日
③辫发之制,始自满族,膝尾之讥,著于万国,嗟我汉民,以衣冠文明之胄,从彼夷狄之俗……今幸天不亡汉,民国成立,驱彼异族,还我河山,拯同胞于水火,造共和之幸福。凡我汉族,自应一律剪去辫发,以雪前此之耻辱面表,示我民国独立之精神。
——《申报》1912年1月1日
④(嘉兴新埭镇自治总董高子鹤执行强制剪辫令)顽民千人之众,以反对剪辫为号召,愈聚愈众。欲得高君及各绅士而置诸死地。某绅士已逃避一空,仅得捣毁高君家宅及戴高诸绅家宅,共计六家捣毁。
——《汉民日报》1912年3月6日
⑤不容发辫者久矣,虽防护周全,终难免军人之眼目,于是有盘结头顶者,有乘坐肩与者,有垂辫胸前者,有藏辫头领内者,种种方法终难保全,一经揭露,快剪立下,被剪者垂头丧气,不敢伸张,甚至涕泪交流,放声大哭。
——《申报》1912年6月4日
(1)根据辛亥革命后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对材料进行分类,并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分类时明确写出序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种态度,分析其原因。
14.(16分)(2023·浙江湖州)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文化的现代化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早期工业化以抵御外辱为最初动机,兴办军事工业以增强军事力量便成了工业化的第一步,清政府从1865年开始大规模创办军事工业,到1890年共开办军事工业21家。……中国的工业化不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工场手工业发展而来,而是通过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的产业和经济制度逐渐展开的,洋务运动中产生的新式工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引进西方的设备、技术、人才,乃至资金和组合方式而开办的。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
材料二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角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新文化运动在现代化道路上又有什么新的突破?(8分)
辛亥革命与共和制的诞生
一、选择题
1. (2023·高考全国甲卷8)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解析:选C。材料表明陈去病认为,通过戏剧可以更有效地启蒙民众,传播革命观念,说明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戏曲的衰落,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观看戏剧的对象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戏剧有利于革命思想的宣传,而不是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排除D项。
2. (202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清末新政期间,地方士绅和谘议局“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说明士绅阶层的民主意识增强,故选D项。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如预备立宪骗局等,造成了立宪派的离心,并未强化清廷权威,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谘议局只是行使其建议权、监督权,并没有架空督抚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仅指出了地方士绅的请求,并未体现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排除C项。
3.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
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
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
解析:选D。据材料中“1911年刚过暑假”可判断为辛亥革命的背景,从材料“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等信息可知,教员们以“光头”表示自己的革命态度,故选D项。
4.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解析:选B。据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这本质上是从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故选B项。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带来变化的中性描述,“失落”说法错误,排除A项;社会景象指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C项;从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中看不出其对革命的态度,得不出“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的结论,排除D项。
5. (2024·肇庆高三月考)关于辛亥革命的发生,部分学者提出了下列观点。由此可见(  )
学者 观点
张鸣 辛亥革命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是一场意外。以后来的历史看,立宪的变革,就是非革命的变革对中国显然更好
姜义华 辛亥革命的真正动力,其实是作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精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天下国家责任伦理
杨银权 科举制的废除与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
沈渭滨 晚清近50年的“自改革”,特别是最后十年“渐进的改革”,为辛亥革命的酝酿与准备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A.偶然因素决定着历史事物发展的方向
B.历史评述并没有客观标准
C.时代与研究者的立场影响着历史解释
D.历史事实存在着多元解释
解析:选D。对同一历史事实,即辛亥革命,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解释,由此可见,历史事实存在着多元解释,D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偶然因素的决定作用,排除A项;“历史评述并没有客观标准”这一说法错误,历史评述要坚持唯物史观,排除B项;从材料看不出时代与立场的影响,排除C项。
6. (2024·揭阳高三期中)1919年8月,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道:“辛亥革命让我们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下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我们有话要说,有事要做,是无论何时可以说可以做的。”该文所描述的现象表明辛亥革命(  )
A.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B.推动了民主思想的萌发
C.揭开了宪政民主序幕
D.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
解析:选D。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使民众认识到专制君主制度是可以推翻的,民主制度是可以建设的,由此可知辛亥革命增强了民众的政治意识,D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制度,而非封建专制制度,排除A项;民主思想的萌发是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辛亥革命揭开宪政民主的序幕,排除C项。
7.(2024·深圳高三月考)1912年2月7日,黎元洪致电孙中山:“俄国将援助蒙古独立,扩张其势力范围,英国亦将扩张其势力于西藏,日本此举或欲延长其租借地期限……或更占领满洲全境。为今之计,宜速促满洲退位,恢复秩序,合力以排诸外国之要求,否则危险万状。”材料可用于探讨(  )
A.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
B.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D.国民民族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
解析:选C。根据材料,黎元洪提出“速促满洲退位”“合力以排诸外国之要求”“否则危险万状”等信息,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派面临非常复杂的局面,边疆形势危急,革命派急于与袁世凯达成妥协,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项正确。
8.(2024·潮州模拟)湖北新军士兵陈孝芬回忆,“我是1905年在黄陂应募入伍的。那一次募兵结果,96人中就有12个廪生(生员),24个秀才。陆军所属步、马、炮等部队,都有不少的读书人入伍”。据此可推知(  )
A.科举教育提升了士人的家国情怀
B.军制改革维护了晚清的封建统治
C.读书人入伍助推湖北新军革命化
D.军事近代化改变了晚清国家地位
解析:选C。据材料信息可知,湖北新军有不少读书人,军队里读书氛围较浓厚,容易形成各种读书研究团体,方便革命团体的建立,促进革命思想的宣传,所以,读书人入伍助推湖北新军革命化,C项正确。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读书人参军寻求出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很多读书人入伍,不是军制改革,排除B项;1905年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国家地位,排除D项。
9.(2024·梅州统考一模)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
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
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
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解析:选B。据材料“民国初年”“政治生活沸腾……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可知,中国完成了政权更迭,进行政治变革,推动了中国人思想解放,故选B项。材料是谈民国初年思想解放,与三民主义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才在中国传播开来,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袁世凯担任民国大总统不久,就解散了国民党和议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排除D项。
10.1907年10月17日,湖南巡抚岑春蓂在《遵旨严缉革党分别科罪片》中说:“奸匪假借革命名词,煽惑人心,希图扰乱治安。”同时,广东西部的龙州、上思等地的民变,也“公然以‘排满革命’煽惑号召”。这从侧面反映出(  )
A.民变与革命彼此独立
B.农民成为革命运动主力
C.革命党起义推动民变
D.清王朝走向灭亡的趋势
解析:选D。材料主要讲的是革命与民变之间的关系,革命成为发起民变的号召,说明革命的号召力成为时代潮流,清政府灭亡在即,故选D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变呼应了革命,排除A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农民不是革命的主力军,排除B项;革命党人起义对民变有一定号召作用,但不能说其“推动民变”,排除C项。
11.(2023·江苏泰州)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对外宣言书》首先在官方文书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这表明当时( )
A.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清晰
B.三民主义已成普遍共识
C.现代民主共和制已经建成
D.民族平等理念走向成熟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南京临时政府《对外宣言书》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体现出南京临时政府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A项正确;B项中“普遍共识”错误,排除;材料与民主共和政体无关,排除C项;此时的民族平等观念在形成中,不是走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
12.(2023·福建期末)1916年12月21日,北洋政府公布《民国纪念日修正案》规定: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北洋政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文明开化的新风尚
B.确保社会秩序稳定
C.重构国民对政权的认同
D.重建民主共和制度
[解析] 根据“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应举行之事如下:一、放假休息;二、悬旗结彩;三、大阅;四、追祭;五、赏功;六、停刑;七、恤贫;八、宴会”可得出,北洋政府把武昌起义定为国庆日,并开展庆祝活动,这样有利于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C项正确;建立新风尚只是内容之一,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B项“确保”表述太绝对,排除;当时形式上仍然是民主共和制度,并不需要重建,排除D项。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①一时剪去发辫者非常踊跃,由军政府部人员先行剪去。第一日即剪三千余人。几日以来无辫者已居十分之八,亦可见民心之向背矣。
——《全浙公报》1911年11月18日
②(绍兴萧山县,即今杭州萧山区)旧绅士如汤在容、王熙亮等竞勾结民事长邹镕(即旧知县)及劣绅王廷谦等四五人……益敢主张不剪辫。
——《汉民日报》1911年12月3日
③辫发之制,始自满族,膝尾之讥,著于万国,嗟我汉民,以衣冠文明之胄,从彼夷狄之俗……今幸天不亡汉,民国成立,驱彼异族,还我河山,拯同胞于水火,造共和之幸福。凡我汉族,自应一律剪去辫发,以雪前此之耻辱面表,示我民国独立之精神。
——《申报》1912年1月1日
④(嘉兴新埭镇自治总董高子鹤执行强制剪辫令)顽民千人之众,以反对剪辫为号召,愈聚愈众。欲得高君及各绅士而置诸死地。某绅士已逃避一空,仅得捣毁高君家宅及戴高诸绅家宅,共计六家捣毁。
——《汉民日报》1912年3月6日
⑤不容发辫者久矣,虽防护周全,终难免军人之眼目,于是有盘结头顶者,有乘坐肩与者,有垂辫胸前者,有藏辫头领内者,种种方法终难保全,一经揭露,快剪立下,被剪者垂头丧气,不敢伸张,甚至涕泪交流,放声大哭。
——《申报》1912年6月4日
(1)根据辛亥革命后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对材料进行分类,并予以简要说明。(要求:分类时明确写出序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种态度,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问,历史结论的得出应该是以史料为依据,辛亥革命后民众对剪辫的态度,应该建立在对多种史料的分类整理基础上,并据此得出结论。第(2)问,可以任选一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积极主动剪辫是与辛亥革命前后阶级矛盾激化、民主启蒙思想传播等有密切关系;反对剪辫是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保守势力强大、辛亥革命不彻底等有密切关系。
答案:(1)第一种:①③,积极主动剪去辫子。第二种:⑤,保留观望,被动剪去辫子。第三种:②④,反对剪去辫子。
(2)第一种积极主动剪去辫子的原因:满洲贵族的民族政策激化满汉矛盾;辛亥革命推翻满洲贵族统治,中华民国建立;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等等。第二种被动剪去辫子的原因: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担心清政府复辟;政府强制推行剪辫令。第三种反对剪去辫子的原因:封建保守势力的阻挠;强制剪辫令激起民众的反对;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中华民国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弱。
14.(16分)(2023·浙江湖州)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到文化的现代化历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于早期工业化以抵御外辱为最初动机,兴办军事工业以增强军事力量便成了工业化的第一步,清政府从1865年开始大规模创办军事工业,到1890年共开办军事工业21家。……中国的工业化不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工场手工业发展而来,而是通过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的产业和经济制度逐渐展开的,洋务运动中产生的新式工业,基本上都是通过引进西方的设备、技术、人才,乃至资金和组合方式而开办的。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近代通史(第3卷)》
材料二 辛亥革命民国取代帝国,诚然来的过于急骤,无论从思想上、组织上都缺乏充分的准备,但却是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相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民主共和制度,使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而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合乎世界政治现代化运动的主流与方向”的角度,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新文化运动在现代化道路上又有什么新的突破?(8分)
[答案] (1)特点:以抵御外辱为最初动力,以兴办军事工业为开端,以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要途径。
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的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突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或“反对封建礼教”亦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