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训练(含答案)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训练(含答案)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5 17:5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
1. 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2.下表为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表(单位:百万美元)。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
年份 美国对苏联、 东欧国家 西欧对苏联、 东欧国家
1948年 397 582
1949年 145 765
1950年1—6月 41 268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
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3. 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上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4.(2023·浙江6月·15) 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5.(2023·广东·16)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6.(2023·山东·15)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
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 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
7.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被赋予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人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文化审美和价值标准来评判和审视大众文化,这促使各种审美观念不断向传统文化发起挑战。材料意在说明互联网的发展( )
A.便利了社会思想控制
B.激发了人的自主意识
C.拓宽了人际交往空间
D.阻碍了传统文化传播
8.近年来,美国的黑人自觉运动鼓励重新认识非洲的根,甚至有人认为埃塞俄比亚是美国黑人的精神家园,这让埃塞俄比亚人经常感到莫名其妙。黑人学者还创造了一个黑人版全球史,声称西方文明也起源于非洲,然后通过埃及传到古希腊。他们热衷于以非洲人的视角,批评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识。这表明美国( )
A.出现了以黑人文化为主导的移民文化
B.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依然严峻
C.形成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景观
D.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9.(2024·揭阳)20世纪初以来,美国前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之比不断攀升,1928年一度高达22.3%。二战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到1970年前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降至10.7%。二战后该比例下降主要基于美国( )
A.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B.贫富分化程度有所缓解
C.政府对社会分配干预增强
D.通货膨胀得到一定控制
10.(2024·池州)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对中等技能人员的替代最为严重,而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则有所增加。该学者意在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 )
A.扩大了收入的差距
B.影响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C.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D.增加了社会失业的风险
11.(2024·长春)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
B.货币和贸易体系急需构建
C.区域集团化受到诸多挑战
D.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
12.瑞典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设计者之一鲁道夫·迈德纳曾说:“我不认为瑞典模式已经完全过时,即使‘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但它仍是有活力的。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由此可知,“福利国家”( )
A.始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整体制度已被部分破坏
C.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缓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59年 17.0% 52.6% 30.4%
1889年 17.9% 44.1% 38.0%
1929年 5.9% 48.4% 45.7%
1953年 5.5% 46.3% 48.2%
1963年 4.3% 45.3% 50.4%
2005年 1.3% 29.1% 69.6%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一、选择题
1. 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解析] 材料中联邦德国政府“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目的在于减轻社会福利带来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上述政策不能减缓老龄化进程,排除B项;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增加社会福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
2.下表为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表(单位:百万美元)。如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
年份 美国对苏联、 东欧国家 西欧对苏联、 东欧国家
1948年 397 582
1949年 145 765
1950年1—6月 41 268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
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二战后,受冷战的影响,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出口锐减,而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出口额虽然也在减少,但仍远远大于美国,故能反映出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D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计划,与材料中的数据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滞胀”出现于70年代,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于1944年,关贸总协定签订于1947年,排除C项。
3. 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上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解析] 材料“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说明科技进步对人们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上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则会带来“电视病”,体现了科技发展对生活的消极影响,故选D项;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是在说电视的积极意义,但是材料中还有对电视带给人们生活的消极影响的表述,因而A项表述并不全面,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的双重影响,并没有具体提到其对凝聚家庭关系的意义,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电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并没有关于战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
4.(2023·浙江6月·15) 阅读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A.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B.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受到触动
C.政府建立起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D.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
[解析] 根据柱状图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福利开支大幅度上升,而社会贫困状况中,贫困人口比例和贫困线以下人数却没有明显下降,这说明,社会福利开支增加的同时贫困状况并没有缓解,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社会各阶层占有财富的数据,社会贫富差距情况无法反映出来,排除A项;福利制度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自下而上”的机制,排除C项。
5.(2023·广东·16)针对下图所示问题,西方主要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巩固布雷顿森林体系
C.缓和与苏联的关系
D.恢复自由放任政策
[解析] 据材料可知,1978—1982年西方国家失业率增加,市场活力不足,因此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活力,A项正确;1973年2月,美元进一步贬值,各主要货币在投机力量冲击下被迫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排除B项;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与苏联无关,排除C项;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灵,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采取的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排除D项。
6.(2023·山东·15)下图为1949—1985财政年度美国联邦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情况。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B.对外战争的频度烈度
C.国际科技竞争的压力 D.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
[解析] 据图片信息,美国政府研发投资中用于国防研究的占比在1949至1985年有一定波动,20世纪60年代以前占比较高,1965至1977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7年以后又出现上升趋势,据所学可知,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因此政府研发投资用于国防研究比重下降,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此时对外战争较之之前频度烈度有所增加,而题干中70年代美国国防研究经费占比仍在下降,排除B项;科技竞争不是影响军费开支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外交战略与国防投入都是随经济实力的发展变化而改变的,排除D项。
7.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被赋予前所未有的话语权,人人都可以成为“意见领袖”。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文化审美和价值标准来评判和审视大众文化,这促使各种审美观念不断向传统文化发起挑战。材料意在说明互联网的发展( )
A.便利了社会思想控制
B.激发了人的自主意识
C.拓宽了人际交往空间
D.阻碍了传统文化传播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文化审美和价值标准来评判和审视大众文化,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的增强,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主旨相悖,排除;材料没有体现互联网对人际交往空间的影响,排除C项;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播有利有弊,排除D项。
8.近年来,美国的黑人自觉运动鼓励重新认识非洲的根,甚至有人认为埃塞俄比亚是美国黑人的精神家园,这让埃塞俄比亚人经常感到莫名其妙。黑人学者还创造了一个黑人版全球史,声称西方文明也起源于非洲,然后通过埃及传到古希腊。他们热衷于以非洲人的视角,批评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识。这表明美国( )
A.出现了以黑人文化为主导的移民文化
B.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依然严峻
C.形成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景观
D.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解析] 据材料,近年来,黑人学者热衷于以非洲人的视角,批评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识,黑人自觉运动和黑人版全球史等观点在美国的盛行,表明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依然严峻,B项正确;据所学,以黑人文化为主导的移民文化并非近年才出现的现象,排除A项;形成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文化景观与美国部分黑人学者“热衷于以非洲人的视角,批评人们对世界的传统认识”不符,排除C项;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充分发展的说法绝对,排除D项。
9.(2024·揭阳)20世纪初以来,美国前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之比不断攀升,1928年一度高达22.3%。二战后这一比例有所下降,到1970年前1%超级富豪的收入占全社会总收入的比例降至10.7%。二战后该比例下降主要基于美国( )
A.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B.贫富分化程度有所缓解
C.政府对社会分配干预增强
D.通货膨胀得到一定控制
[解析] 从材料看到,二战后美国贫富分化程度有所下降,这主要基于政府对社会分配干预增强,C项正确;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属于政府对社会分配干预的一种手段,排除A项;贫富分化程度有所缓解属于表现,而非原因,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滞胀”危机,排除D项。
10.(2024·池州)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对中等技能人员的替代最为严重,而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的就业岗位则有所增加。该学者意在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 )
A.扩大了收入的差距
B.影响了劳动力就业结构
C.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D.增加了社会失业的风险
[解析] 根据材料,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替代一部分中等技能人员,而增加了对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的岗位需求,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影响了岗位需求和就业结构,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不同岗位收入情况,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经济增长情况,排除C项;根据材料,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导致一部分中等技能人员失业,但同时有利于增加高技能行业及低技能服务业就业岗位,不能简单认为人工智能增加了失业风险,排除D项。
11.(2024·长春)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该学者意在强调( )
A.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
B.货币和贸易体系急需构建
C.区域集团化受到诸多挑战
D.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之外”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货币和贸易体系已经构建,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12.瑞典现代“福利国家”制度的设计者之一鲁道夫·迈德纳曾说:“我不认为瑞典模式已经完全过时,即使‘福利国家’制度已经被部分地破坏,但它仍是有活力的。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由此可知,“福利国家”( )
A.始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整体制度已被部分破坏
C.是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D.缓和了收入分配不平等
[解析] 根据“中产阶级随时准备交更多的税以改善整个国家的生活条件”可得出“福利国家”可以调节社会财富的分配,缓和收入分配不均,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D项正确;“福利国家”的原因并不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整体制度被部分破坏属于误读,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福利国家”是斗争的结果,只是反映“福利国家”的影响,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859年 17.0% 52.6% 30.4%
1889年 17.9% 44.1% 38.0%
1929年 5.9% 48.4% 45.7%
1953年 5.5% 46.3% 48.2%
1963年 4.3% 45.3% 50.4%
2005年 1.3% 29.1% 69.6%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示例
信息一:战后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说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
信息二:1953年以前,第二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说明:在两次工业革命中,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第二产业的地位较为突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三:1859年以来,第一产业比重总体呈不断下降趋势。
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美国社会的生产力,在工业经济的冲击下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极大地冲击了农业、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中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可知,第一产业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在提取信息时应结合这一特点,提取出信息,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然后,结合提取的关键信息进行论述,要结合阶段特征从科技发展、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国民经济结构得以调整等,注意史实论证要充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