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20:0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2024年初三年级全真模拟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
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本试题卷共21道小题,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小题。
①我盛情邀请您参观岳麓山。岳麓山濒(bīn)临湘江西岸,又称灵麓峰,是长沙市区西面的屏(pín)嶂、南岳七十二峰之尾。②它海拔300.8米,主峰云麓峰石骨苍秀,廊殿楼阁依山榜石,山寺钟声悠扬飘渺,令人流连忘返。③前有凤凰、玉屏、天马三山,后有桃花、绿峨两岭,南有金牛岭,北有圭峰,呈莲篷簇(cù)拥之势。④于多事之秋忙里偷闲,登山远眺,湘江如飘带轻拂,橘子州若一叶小舟浮于江心,古城新街尽在紫气青烟之中,怎不叫人心旷(guǎng)神怡 ⑤请您务必到岳麓山一游,欣赏标新立异的自然美景,感受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
1.下列选项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句中的“濒(bīn)”“屏(pín)”,第③句中的“簇(cù)”,第④句中的“旷(guǎng)”的注音都是正确的。
B.第①句中的“屏嶂”、第②句中的“依山榜石”、第③句中的“莲篷”、第④句中的“橘子州”四个词语的书写都有错误。
C.第②句中的“流连忘返”、第④句中的“多事之秋”、第⑤句中的“标新立异”三个词语的运用都是正确的。
D.第①句中的“盛情”一词、第⑤句的“务必”一词,既表现了说话者对岳麓风光与文化的极度自信,也表达了说话者对游客的热情邀请,所以词语的使用符合情境。
2.古诗文默写(4分)
阅读古诗文,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文字中处处闪现着君子之风。君子之风是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的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君子之风是苏轼“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的豁达胸襟与美好祝愿;君子之风也是孔子“③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表达的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己缺点的谦虚上进的精神。
请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第3-4小题。
①“阿勒泰的精灵”李娟老师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北疆边地美好闪光的时刻,写成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全书分为两辑。②第一辑“记忆之中(2007—2009)”,记录了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画面;③第二辑“角落之中(2002—2006)”,原生态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野生木耳;④春天沙依恒布拉克草原上鼓胀的帐篷,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阿肯弹唱会,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
3.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或语言表达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4.“戈壁、草原、森林、雪山、骏马和牧人,与细腻明亮的文字共同展现了游牧民族在边地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这个句子放在原文的哪个句子之后表意最连贯?( )(2分)
A.① B.② C.③ D.④
综合性学习(共10分)
“戏剧人生”读书节主题活动即将拉开帷幕,1班的同学们打算参加这次活动,大家分工合作改编了课本剧《唐雎不辱使命》,请阅读以下剧本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第三幕:唐雎使秦
背景:
战国末年,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强盛的秦国东征西讨,宰割天下,称霸中原。
……
唐雎:现在,我、专诸、聂政、要离一起将要成为四个勇士了。(挺身逼近秦王,一字一顿)到时候两个人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的百姓都要戴孝。就像现在这样!
秦王:(对视唐雎,惊魂未定,连忙挥手对救驾的卫士大喊)退下,退下,都给我退下!(唐雎松左手)
秦王:先生请坐!(脸色稍和)何必如此呢 我只不过是跟您开个玩笑罢了,您何必当真呢!
(秦王、唐雎归座。卫士仍拔剑警觉状)
5.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人生的选择里:一个国家的命运,藏在人民的选择里。”下列三位历史人物在国家危难之际,都选择了挺身而出,勇担重任。本次戏剧节将要以人物海报的形式展览这些光辉的形象。仿照示例,请你围绕“选择”这个话题,在曹刿、陈胜、诸葛亮任选一位人物结合历史事件,写出海报的文字部分。(6分)
示例:
答:
6.在本届校园戏剧节的闭幕式上将要颁发“最佳演员奖”的奖项,你作为本次活动的组委会成员,需要为评委老师和大众评审团设计并制作评分表,请你制定评选标准,将下表补充完整。(4分)
“最佳演员奖”评分表(总分30)
评价标准 得分(满分10分)
1 剧本理解:正确理解主题,准确把握冲突。
2 台词表现: ①
3 形体表演:②
总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5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小题。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①
杜甫②
佳士欣相识,慈颜③望远游。
甘从投辖饮④,肯作置书邮⑤。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注】①觐省:指探望双亲。②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③慈颜:指父母的容颜。④投辖饮:《汉书·陈遵传》记载,“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⑤置书邮:传递信件、文书的驿使。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次句从父母的期望着笔,表现了殷六志在四方、理想高远的人生追求。
B.颔联下句借一“肯”字,形象刻画出诗人意欲托人传递书信时的微妙心理。
C.颈联由高鸟暮云、寒蝉碧树构成的晚秋之景,渲染出一种浓重的送别氛围。
D.尾联交代了诗人因病淹留长沙而不得归乡的情状,与上文的请托形成呼应。
8.本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有对结识佳士的欣喜,有对蔡五好客重情的感念,有 ,还有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薛涛,字洪度,成都乐妓①也。涛性辨惠,容姿既丽,才调尤佳。言谑之间,立有酬对。元和中,元微之使蜀,密意求访。微之登翰林,以诗寄之曰:“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及武元衡入相奏授校书郎蜀人呼歌姬为校书自涛始也。后胡曾赠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涛工为小诗,惜成都笺幅大,遂皆制狭之,人以为便,名曰“薛涛笺”。且机警闲捷,座间谈笑风生。高骈镇蜀门日,命之佐酒,改一字惬音令②,且得形象,曰:“口,似没梁斗。”答曰:“川,似三条椽。”公曰:“奈一条曲何?”曰;“相公为西川节度,尚用一破斗,况穷酒佐杂一曲椽,何足怪哉!”其敏捷类此特多,座客赏叹。其所作诗,稍欺良匠,词意不苟,情尽笔墨,翰苑崇高,辄能攀附,岂得以匪其人而弃其学哉?
大和中,卒。有《锦江集》五卷,今传,中多名公赠答云。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注】①乐妓:乐坊歌姬。 ②一字惬音令:唐代的一种行酒令。 ③椽(chuán):屋顶斜木中的一种。古代建筑中用以支撑房顶与屋瓦的木条。
下面判断文言字义的办法和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采用“课内勾连法”,《唐雎不辱使命》中“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的第二个“使”的意思是“出使”,可以判断“元微之使蜀”中“使”也是这个意思。
B.采用“字典溯源法”,我们查询到“类”在字典中有“种类”“像”“大都”等意思,“其敏捷类此特多”中的“类”应译作“种类”。
C.采用“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稍欺良匠”中的“欺”不能理解为“欺骗”。
D.采用“句式类比法”,“匪其人”“弃其学”句式一致,可推断此处“匪”表示否定,相当于“非”,与成语“获益匪浅”中“匪”字意思相近。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及武元衡/入相奏校书郎/蜀人呼歌姬为校书自涛/始也
B.及无缘哼入相/奏授校书郎/蜀人呼歌姬为校书/自涛始也
C.及武元衡入相/奏授校书郎/蜀人呼歌姬/为校书自涛始也
D.及武元衡/入相奏授/校书郎蜀人呼歌姬/为校书自涛始也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大意。(3分)
言谑之间,立有酬对。
12.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从不缺少“女性力量”。文中薛涛是一位乐坊歌姬,却能够入选《唐才子传》。历史上还有许多名垂青史的女性,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她们身上你最佩服的地方。(5分)
【链接材料】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①)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夏日绝句》李清照②)
【注】①秋瑾是为推翻清政府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女烈士,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②本诗写于靖康之变后。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8分)
下面是四则关于“阅读”的相关材料,请根据材料完成13-15题。
【材料一】
有调查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2024年中国短视频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人。刷短视频已经成了“杀时间”第一利器。被短视频“霸屏”的你,有多久没读书了?
书籍走向富媒体化,阅读的定义也被泛化。95.1%的受访者,都有脱离书本的泛阅读(指阅读网络文章、新闻报道等文字/视频/音频信息),即便是2023年没有读书的人,也有87.8%有过泛阅读。其中以网络长文(长文章、长帖、文摘等)受众最多,达57.1%,其它依次有新闻报道、网文小说、报纸杂志和漫画等。在另一项关于阅读方式的调查中,“在线阅读”占比57.7%,最为普遍。传统纸质书以55.9%位列第二,电子书、有声书等居后。
【材料二】
有声阅读悄然兴起,你也在“听书”吗?点开喜马拉雅的听书排行榜,在畅销榜单的前几本书的播放量都在200万以上,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也在喜马拉雅中深受听众的喜爱,总播放量达到7600万左右,每集评论基本在600条。有声阅读正在兴起,在有声阅读市场的蓬勃发展下,耳朵代替眼睛的阅读方式正在丰富着人们的阅读方式。
“一本书听下来眼睛可以休息,很多书配上舒缓的音乐还有助眠的功效,渐渐我就爱上了‘听书’。”今年30岁的杨女士讲述了自己爱上“听书”的原因。
【材料三】
对社会上各类阅读场所,44.0%的人选择去图书馆或阅览室,尤其是“60后”“70后”中年人和“00后”年轻人;39.4%选择集书籍、生活用品、文创、咖啡简餐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店,“90后”“80后”更为偏爱。
在文旅热潮中,不少地方还将阅读空间开进博物馆、老城古镇乃至时尚街区,开拓阅读体验的“新次元”。据调查,74.0%的人都在休闲旅游场所看到过此类空间。在游玩逛吃中与一片书香不期而遇,在79.7%的人眼中是令人惊喜的小美好,高学历人群(83.3%)尤为认可。
【材料四】
1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的阅读时间已经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
B.在关于阅读方式的调查中,比起阅读传统纸质书,人们更喜欢在线阅读的方式。
C.材料一用事实论据有力地论证了书籍走向富媒体化,阅读的定义也被泛化。
D.材料二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有声阅读正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阅读方式。
1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对社会上各类阅读场所,近一半的人仍喜欢选择去图书馆或阅览室等传统场所。
B.“90后”比“80后”更为偏爱集书籍、生活用品、文创、咖啡简餐于一体的复合型书店。
C.高学历人群更认可将阅读空间开进博物馆、古镇、时尚街区的这种文旅热潮。
D.中小学生喜欢阅读最重要的原因是认识到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
15.某同学对于阅读总提不起兴趣,请你根据四则材料,告诉该同学可尝试哪些方法提高阅读兴趣?(4分)
答: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老街打铁人
李 晓
①包浆浸透的狭小砖屋内,炉火发出轰鸣声,炉膛里火苗蹿动,一个铁器在炉火中烧得彤红。一个壮实如铁墩的中年汉子把锻打的篾刀从火中熟练夹起,放到铁墩上,大锤不断落下,发出丁丁当当的响声,尔后,中年男人把锻打的篾刀放到转动砂轮机上抛光,使其光滑,瞬间铁花四溅,男人成了在铁花飞舞中的人。
②这个铁匠叫陈顺炳,老街人叫他顺娃,他是老街家喻户晓的人。街坊人家里的剪刀、菜刀、砍刀磨钝了、生锈了,上街溜达到顺娃子的铁匠铺子里回个炉锻打一下,或在砂轮机上抛光打理一下,一把刀又重生一般闪闪发亮。
③街坊邻居们哪家有事,只要吩咐一声,陈顺炳也是随喊随到,忙乎着跑前跑后地张罗。老街人说,这个打铁的顺娃子啊,是大家的亲戚。听了这些话,陈顺炳发自内心地喜乐,他觉得,被街坊们需要,也是他的人生价值体现。
④铁器发出的敲打声,在古朴宁静老街的巷子里,响了60多年。这家铁匠铺子里的最初响声,是顺娃的父亲敲打出来的。顺娃父亲从9岁那年开始在老街打铁,一直到67岁,有着58年的老铁匠生涯。而今这个铁匠铺子打铁的声音,成为老街的标配声。铁锤声里,人一天天老去,白发在两鬓泛起,老街的光阴开始泛黄。一件件锻打的农具,犁、耙、锄、镰、镐从铁匠铺子里启程,伴随着农人匍匐在大地上播种收割时前仆后继的身影。一把把锻打的炊具,菜刀、刨刀、铁勺、铲、瓢,走进百姓人家,伴随着人间烟火。
⑤顺娃跟随父亲打铁,是11岁那年,铁打的年月,今年有39个年头了。那年有一天,小学尚未毕业的顺娃来到铁匠铺子里看父亲打铁,父亲光着上身,身上斑痕点点,那是铁花扑到身体上烫伤留下的痕迹。疲惫的父亲那天叹息说,跟我学打铁的徒弟,越来越少了。儿子顺口说:“爸,我来跟您学打铁。”父亲愣了愣问:“娃娃,你说的话可当真?”儿子握了握拳头说:“爸,我就喜欢跟着您打铁。”于是顺娃被父亲收为家传徒弟,开始了他的打铁史。
⑥父亲一手一手地教,父子俩一锤一锤地轮番敲打,直到父亲患癌离世那年,这家铁匠铺子里,父子俩在铁花飞扬中一直相随相伴。父亲离世前夕,顺娃把一把铺子里锻打的菜刀带到父亲病床前,气息奄奄的父亲摸着锋利刀刃,喉管里发出咕噜咕噜响,如铁匠铺子里鼓动的风箱声,父亲艰难挣扎中终于说清楚了一句话:“是把好刀!”老铁匠的父亲,一直担心着这祖传手艺会在儿子手里失传,但儿子的手艺最终没让父亲失望。
⑦父亲的担心确实成了事实。工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打铁这种传统手艺濒临灭绝。这些年来,老街的人都帮忙给顺娃口口相传打“招徒广告”:“跟老铁匠学手艺,免费,包学会,学徒期间发工资,包伙食。”前前后后来了几个人,但干不了几天,就走人了,实在是吃不了那份苦。特别是在夏天,铁匠铺子里俨然就是一个小火炉,闷热得要把人像铁一样融化。
⑧去年秋天的一天晚上,顺娃和巷子里几个老友坐在老街河流上那座百年石拱老桥上闲聊,那次我也在场。顺娃说,他这一辈子,就做了打铁这门事,他这个打铁的手艺,上面还给他颁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证书,但这门手艺眼看后继无人了,自己感到对不起父亲,心里急啊。我安慰他说,兄弟,你好好打你的铁,这辈子还是实实在在的活法。几个老友也劝慰顺娃,是的是的,你没辜负父亲传下来的这门手艺,老街人感谢你。顺娃把身子俯在桥身上,我听他喃喃自语道:“打铁,打铁,我还是希望有个传人。”
⑨一把磨钝了的斧头、镰刀、锄头回炉再造,收费也就是七八元钱,一把锈了的菜刀拿到铺子里再次打磨,收费大多是四五元钱,顺娃的铁匠铺子,这些年来实行的是盐巴一样的良心价。
⑩在铁匠铺子里,我有一次看见疲倦的顺娃给自己点一支烟,他正跟人说话,打火机的火苗舔着他的手背了,我惊喊道:“火,火!”顺娃却丝毫没觉得疼。我和他交往这么多年,那天才第一次打量着那双抡起铁锤千锤百炼的双手,皲裂之中满是老茧覆盖。这双匠人之手,锻打之中火种绵延,隔绝着喧嚣,传承着一门古老的纯粹手艺,传递着人间的温度。匠人的心,被称为匠心,它治愈着时代里的一些病症:浮躁、功利、急切、追逐。匠人的心玲珑剔透,发出琥珀一样的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挂着“千锤琢宝刀,久炼金刚妙”对联的铁匠铺门前的长龙消失了。眼见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冶铁工厂处处丛立,新时代的科技终结了传统的手工铸铁。打铁这门行当的前路在何方?知天命的顺娃陷入了沉思。
1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第①段开头的划线句运用环境描写,写出铁匠铺温度高、环境嘈杂的特点,引出下文中年男子,并烘托了他的形象。
B.第④段中的“一把把锻打的炊具,菜刀、刨刀、铁勺、铲、瓢,走进百姓人家”这句话巧用标点“、”罗列铁匠铺的产品,表现了老铁匠的技艺高超,给百姓带来了便利。
C.第⑤段采用补叙,补充交代了顺娃跟父亲学徒,传承打铁技艺,让故事情节有波澜,增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D.第⑥段中父亲在弥留之际说的话“是把好刀”,是为了刻意强调刀“好”。
E.第⑦段中老街人热心地帮助顺娃打“免费招徒广告”,可见出铁匠铺成为老街人的情感纽带,增进了人与人的情感。
17.运用表格中提示的方法,结合描写顺娃的语句,概括他的形象特点。(4分)
方法提示 形象特点
推敲情节:街坊邻居们哪家有事,只要吩咐一声,陈顺炳也是随喊随到,忙乎着跑前跑后地张罗。
推敲语言风格:顺娃的铁匠铺子,这些年来实行的是盐巴一样的良心价。 (2)
推敲修辞: 打铁,打铁,我还是希望有个传人。 (3)
推敲词语:那天才第一次打量着那双抡起铁锤千锤百炼的双手,皲裂之中满是老茧覆盖。 (4)
18.小梅与小溪在探究文章时,一致认为小说中的“老街”的“老”字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结合文章来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8分)
阅读《西游记》相关选段,完成第19—20题。
【选段一】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把帽儿戴上。三藏见他戴上帽子,不住的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三藏道:“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预下手。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选段二】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选段三】两个这场好斗: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初时争斗在山前,后来齐驾祥云进。半空之内显神通,五彩光中施妙运。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
(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选段四】八戒满心欢喜,脱了皂直裰,丢了九齿钯,对众道:“休笑话,看老猪干这场臭功。”好呆子,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做一个大猪……孙行者见八戒变得如此,即命那些相送人等,快将干粮等物推攒一处,叫八戒受用。那呆子不分生熟,一涝食之,却上前拱路……
(第六十七回《拯救驼罗禅性稳,脱离秽污道心清》)
19.以下是小溪和小梅在阅读《西游记》时的思考,请选出有误的一项( )(2分)
选段一中孙悟空戴上了唐僧从观音菩萨那里得来的金箍儿,可是唐僧念咒时悟空却发觉疼痛难忍,欲害唐僧,小梅认为这个细节传神地揭示了孙悟空桀骜不驯的天性。
B.精读选段二时,小梅认为唐僧念咒的原因是他不识妖魔,怪罪于悟空,于是在旁边批注了唐僧好坏不分的人物形象。
C.片段三中划线句子是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场面的描写,最终结果是两人打成平手,并没有太多的精彩之处,小溪认为应该跳读。
D.片段四描写的是猪八戒开路的情景,小溪认为这一段描写充满了童真童趣,她在旁边批注:表现了猪八戒贪吃、爱占便宜的喜剧形象。
20.下面是《西游记》中妖怪的相关统计。请根据以下材料,联系小说的主题,直接写出你探究的结果。(6分)
【链接材料】《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遇到的妖怪主要分为三类:①天庭神仙的坐骑或者童子,如金角银角大王、狻猊狮、黄袍怪等。②和西方佛祖或菩萨有关系的妖精,如狮驼岭三怪中的大鹏等。③没有特殊背景的凡间妖精,如牛魔王、六耳猕猴、白骨精等。虽然妖怪们各有神通,但唐僧团队一路降妖伏魔,最终顺利取得真经。
答:
写作(共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2024年6月2日,桃岭中学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典礼上,小梅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分享了三年中自己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身边人,向优秀同学看齐,最终略有收获与成长的经历。以下是她部分的发言内容:
我曾看到同学们在教室里为了一道难题激烈争论,思维的火花如绚烂烟花般绽放。我欣赏他们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品质。
我曾看到老师们辛勤耕耘与默默付出,如绵绵春雨滋润着我们渴望成长的心田。我欣赏他们乐教善育,忘我工作的态度。
我曾看到校门外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风雨无阻,指挥交通,为我们保驾护航。我欣赏他们细致入微,充满关怀的行为。
她的发言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
写作时注意以下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湖南2024年初三年级全真模拟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答案:B。A选项中应为屏(píng),旷(kuàng);B正确,字形依次为“屏障”“依山傍石”“莲蓬”“橘子洲”。C选项中的“多事之秋”“标新立异”使用有误,“多事之秋”形容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标新立异”原义为表明自己新颖的义理,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后来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见解,表示自己与众不同,有时也指敢于打破旧框框,进行革新创造。D选项“盛情”指浓厚真挚的感情,多用作敬词;“务必”一词带有命令的语气,不符合语境。
2.答案:①但愿人长久 ①千里共婵娟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 ④其不善者而改之
3.答案:A。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为《我的随口勒泰》;有语病,应为“写成了散文集”。
4.答案:D。这个句子是总括句,应放在最后。
5.曹刿在个人安危(1分)与国家存亡(1分)之间做出了选择。一次运筹帷幄的战斗,彰显了无以伦比的智慧,也保全了国土子民(4分)。
诸葛亮在个人荣辱与家国大义之间做出了选择。一份真情流露的出师表,彰显了忠臣本色,也保证了蜀汉延续。
陈胜在苟且偷生和奋起反抗之间做出了选择。一次勇敢无畏的起义,彰显了勇士志气,也留下了不朽威名。
6.示例:①吐字清晰准确 ,字正腔圆。 ②动作、手势熟练而准确,有感染力。
二、阅读与鉴赏(共50分)
7. A “表现了殷六志在四方、理想高远的人生追求”错误,“慈颜望远游”的意思是:父母慈祥的面容望向远方游子。此句是从对面落笔,借父母双亲思子,表达殷六的思归之切。
8.①对殷六归家探亲的艳羡;②对故乡亲朋的思念,对归家不得的惆怅,对自己病情的伤怀。
9.B
10.B
11.(薛涛)在言谈玩笑之间,立刻就能应对、对答。(“谑”“立”“酬对”各1分)
12.①有才华:薛涛在当时文坛占有一席之地,秋瑾、李清照都是历史上才华横溢的女诗人。
②有智慧:薛涛改进作诗纸张的大小,行酒令时反应敏捷。(3分,“有才华”“有智慧”各1分,结合文本内容1分)
③有家国之志:秋瑾有比肩男儿、报效国家的胸怀,李清照在国土沦丧后也立志报国,做人中豪杰。(“有家国之志”1分、结合文本内容1分)
译文:
薛涛,字洪度,是成都的乐坊歌姬。天性聪明而富于辩才,容貌姿态美丽,尤其才华横溢。(薛涛)在言谈玩笑之间,立刻就能应对、对答。元和年间,元微之出使蜀地,暗中想要探访薛涛。元微之做了翰林之后,写诗给薛涛:“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等到武元衡入朝为宰相时,向皇上奏请她担任校书郎,蜀人把乐妓称作校书,便是从薛涛开始的。后来胡曾赠诗给薛涛说:“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擅长写作短小的诗歌,可惜成都的纸幅太大,于是就都裁小一些。人们认为这样使用更方便,称呼这种纸为“薛涛笺”。再加上她机警聪明,在酒宴上谈笑风生。高骈镇守蜀地的时候,让薛涛和他一起喝酒,行一字惬音令,要求(描摹的)形状要像。高骈说:“口,像没有底的斗。”薛涛答:“川,像三条椽子。”高骈说:“为什么有一条是弯曲的?”薛涛答道:“您作为西川节度使,尚且用一个破斗,我只是个佐酒歌姬,其中夹杂有一弯曲的椽子,有什么好奇怪的呢!”薛涛像这样反应机敏的事特别多,在座的客人都赞赏感叹不已。她所作的诗作,渐渐地超过了一些不错的诗人,其诗辞意深邃而严谨,情感在笔墨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文坛高不可攀,但她也能占有一席之地,怎么能否定她的出身并且摒弃她的成就呢?
13.选A,结合材料一“调查显示,43%的受众认为,大部分读书时间被短视频、即时通讯等娱乐活动占据”可知是43%的受众认为。
14.选B,应该是“90后”“80后”更为偏爱。
15.提高阅读兴趣:①控制短视频等使用时间,开展“在线阅读”;②采用有声阅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方式;③去图书馆、阅览室或复合型书店等各类阅读空间;④自身真正认识到阅读可以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从三个不同的材料写出三点即可)
16.答案解析:C、D。C选项应该为插叙,D选项“是把好刀”既表达了对儿子锻刀技艺的肯定和欣赏,又饱含了后继有人的欣慰。
17.答案示例:(1)热心助人/心有他人 (2)淡泊名利/诚信质朴/善良质朴
(3)坚定执着/热爱赤诚 (4)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不畏艰苦
(评分标准:每个点答到其中一个形象特点给1分,写错字不给分,共3分)
18.情感的理解:①对老街、老铁匠和老铁匠铺年代久、技艺精湛、人情淳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分);②对工业机械化时代的到来,打铁这种传统手艺濒临灭绝的担忧和惋惜之情(2分);③表达了对可以治愈时代浮躁、功利、急切、追逐疾病的匠心的推崇,对浮躁现状的思考;(2分)④还寄寓了打铁这样的传统技艺要勇于反思、适应社会发展并尝试创新的希望(期待)。(2分)
19.答案:D 从语段中可以看出是表现猪八戒吃苦耐劳的形象。
20.解析:妖怪有等级之分,也可体现社会阶级差距(2分)
百姓有战胜不幸、惩恶扬善的要求,心怀对美好生活的愿景。(2分)
向善、向上的信念给人克服困难、勇敢进取的力量,终能突破困境。(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