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六下第三单元拓展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1948年8月,他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著有诗集《雪朝》(与他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2010) 当代作家。1969年在陕西延安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北京。1979年发表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从此走上文坛。他的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激励了无数人。
文章的开头 文章的结尾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
看到题目“匆匆”,你想到描写时间流逝的成语有哪些?
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岁月如梭 沧海桑田 似水流年
这段话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设问
引发思考
时光逝去,无法挽留
无奈
已逝的日子
留恋
过去的日子如 , 。
读一读,写一写。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 , ,
沙滩上的脚印
一去不复返
被海浪抹平了
流水
作者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悄悄地过去了,你还能想到其他方面吗?
聊天
玩耍
看电视
晒太阳
……
你对“时间的流逝”有什么感触?仿照第3自然段把你的感触写出来。
小练笔(课后第三题)
示例:
聊天的时候,日子从话语中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从欢笑中过去;晒太阳时,便从匆匆移动的光影中过去。
聊天
玩耍
看电视
晒太阳
……
明日歌
作者:(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万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讨论:文章以孩子的视角,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
示例一:这位母亲既有对孩子的疏忽,又有对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母亲用话语敷衍孩子,最终没有遵守承诺,是她对孩子感受的疏忽。但从她始终没有拒绝孩子和看到孩子伤心难过时惊惶失措并且道歉,又体现了她对孩子的关爱。
相同点 不同点
《匆匆》
《那个星期天》
都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的情感,都有对环境的描写
用了一连串有趣的问句,多处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一系列细致的动作描写
可爱的(冰心)
除了宇宙,
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和他说话不必思索,
态度不必矜持。
抬起头来说笑,
低下头去弄水。
任你深思也好,
微讴也好;
驴背山,山门下,
偶一回头望时,
总是活泼泼地,
笑嘻嘻地。
仿写词语。
空空落落 ( ) ( )
翻箱倒柜 ( ) ( )
整整齐齐
· ·
纷纷扰扰
翻天覆地
摇头晃脑
仿写句子。
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我感觉到会场里的气氛渐渐热起来,渐渐地活跃起来愉快起来,越来越热闹越来越欢腾。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你观看下图,分别描写心情“好”与“不好”两种状态下的景物。
[ 交流内容 ]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写文章就像说
话一样,要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有时,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
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有时,我们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
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以《匆匆》为例展开交流
《匆匆》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
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
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
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感情。
情景交融
所有景语皆情语
写景
抒情
在《匆匆》一文中,作者综合运用
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不易察觉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
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还采用了前后
照应的表达方法,突出对时间来去匆匆
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
修辞手法
表达方法
表达情感
唯美清新
感谢您的下载与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download and w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