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3、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及各种形态。
4、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及分类。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完第一、二单元新课。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知识的综合应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通过对第一、二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和动物,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复习,总结我们所学知识。
出示课题
二、课件试卷形式,回顾旧知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一、二单元,想一想这两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想不起来可以看书。(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师:同学们学的怎么样呢?咱们来个知识比赛好不好?
一、我会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22分)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 )开始它们新生命的。
A、根 B、茎 C、叶 D、种子
2、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 )。
A、根 B、茎 C、叶 D、花
3、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
A、20天 B、56天 C、78天 D、90天
4、蚕宝宝一生要脱( )皮。
A、3次 B、4次 C、5次
5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凤仙花的种子看得更加清楚的是( )。
A、放大镜 B、小刀 C、绳子 D、尺子
6、凤仙花适宜生活的环境是( )。
A、黑暗湿润 B、黑暗干燥 C、向阳干燥 D、向阳湿润
7、蝗虫、乌龟、金鱼和家兔四种动物中有一种动物的生殖方式与其他动物不同,这种动物是( )。
A、蝗虫 B、乌龟 C、家兔 D、金鱼
8、夏天,在庭院里的器皿中经常有一些雨水,如果时间长了,里面有一些上下翻动的小虫,它们是蚊子的(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9、几位同学在往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装进细土。这样做是为了( )。
A、使凤仙花的种子发芽更快 B、使凤仙花的种子容易呼吸空气
C、防止花盆内积水使凤仙花的种子腐烂 D、增强土壤的肥力
10、凤仙花的果实是由( )发育而成的。
A、花瓣 B、雌蕊 C、雄蕊 D、萼片
11、两只蚕蛾尾对尾是在( )
A、交配 B 、交流信息 C 、打斗
二、我会判断:(对的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4分)
1、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 )
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 )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 )
4、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 )
5、蚕不属于昆虫。 ( )
6、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 )
7、蚕的生命是从幼虫开始的。 ( )
8、蚕蛹没有生命。 ( )
9、蚁蚕吃的桑叶要切成碎片或条状。 ( )
10、蚕蜕皮是为了长大,就像衣服小了,换大衣服一样。( )
11、在给蚕茧抽丝前应该先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 )
12、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
三、我会填:(每个空1分,共28分)
1、蚕的生命是从( )开始的,一个( )就是一个生命。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
3、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 ),蚕蛾是蚕的( )。
4、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
5、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 ) 、 ( ) 、 ( ) 等各不相同。
6、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 ),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7、蚕和蚂蚁,蜻蜓一样都属于( )
8、蚕从蛹里出来后的形态叫做( )。
9、种子萌发先长 ( )、再长 ( )、( ) ;植物的根总是向 ( )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 )。
10、蚕蛾的特征是:身体分为 ( )、( )、( )三部分、头上有一对 ( ) ,胸部有三对 ( ) , ( ) 对翅膀。
11、蚕的一生经历了 ( ) 、( ) 、( ) 、( ) 四种形态。
12、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 )蛹的作用。
四、按要求分类:(每写对一个得1分,共16分)
1、将下列动物按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分类。
羊 蜻蜓 人 蝴蝶 牛 狗 鲫鱼 苍蝇
卵生:
胎生:
2、将下列动物按是否变态分类
蚕 鸡 蚊子 猫 青蛙 牛 鱼 狗
变 态:
不变态:
五、我会连线:(每连对一个的2分,共10分)
半岁的妹妹 青 年
10岁的我 中 年
42岁的妈妈 老 年
30岁的叔叔 婴 儿
65岁的爷爷 少 年
三、总结拓展,再激兴趣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这两单元的有关知识,对学过的内容又加深了认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老师为你们自豪。老师遇到了难题想请大家帮忙,大家愿意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