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新型”主要是指其(3分)( )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C.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2.[2023·福建福州高一下期末联考]俄国革命家托洛斯基指出:“十月革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3分)( )
A.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道路
B.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
D.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3.[2023·山东烟台高一下期末]苏俄(联)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俄(联)正在推行(3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
4.[2023·山东泰安高一下期末]下表是1920—1928年苏俄(联)经济数据统计表(部分),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苏俄(联)(3分)( )
项目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工业生产总值(亿卢布) 14.1 77.39 158
钢产量(十万吨) 19 186.8 425.1
粮食产量(百万吨) 52.5 113.3 123.3
A.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提升
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和孤立
5.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2个逐年增加至191个。其中64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个是私营公司,61个国营股份公司,2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343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
A.1918—1921年 B.1922—1925年
C.1935—1937年 D.1954—1960年
6.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7.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巩固十月革命成果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苏俄社会公平
8.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9.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的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
A.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
B.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10.《现代世界史》曾描述某一时期的俄国,“斗争的一方是农场主,他们害怕失掉的正是口粮和财产;另一方是城市人民,他们经常受到挨饿的农业工人的支持,因为农业工人已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于是,许多农民,特别是大农场主纷纷集合到那些反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首领的周围。”导致这些“斗争”出现的这一政 ( )
A.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B.为集中有限力量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C.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D.使俄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11.(2023·湖北高考)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12.(2022·广东高考)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 )
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二、非选择题
13.[2023·河北沧州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在粮食和农业领域的国有化中,余粮收集制的实质就是一场对“富农”的斗争,一种广义上的对俄国农村农民的战争。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它涉及人们的信仰、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和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了不砸烂旧传统、旧文化,就不能建设新传统、新文化,不砸烂旧基础,就无法建设新的高楼大厦的思想和行动。——摘编自闻一著《俄罗斯通史》
材料二 在斯大林的发展思路中,五年计划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贯彻其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意图。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上形成了非市场取向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操作工具、以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要形式,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如果说,这种被简称为“计划经济”的特殊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段和一定条件下也能取得某些突出的成就,那么,这种体制模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时期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的共同影响。(8分)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新型”主要是指其(3分)( )
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
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
C.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
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
解析:根据材料“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型”主要是指其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而西欧社会民主党主张议会斗争,故选A项;“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是布尔什维克党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相同之处,排除B项;“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是布尔什维克党与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相同之处,排除C项;“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但不是根本区别,排除D项。
2.[2023·福建福州高一下期末联考]俄国革命家托洛斯基指出:“十月革命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转换,俄国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3分)( )
A.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道路
B.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
D.使俄国由专制走向民主
解析:据材料“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并结合十月革命的史实可知,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道路,即社会主义道路,故选A项;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排除B项;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不是帝国主义,排除C项;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就确立了民主制,排除D项。
3.[2023·山东烟台高一下期末]苏俄(联)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俄(联)正在推行(3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
解析:由题干中的“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可知,当时对农民手中的粮食无条件地征收,结合所学可知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时期,当时农民手里的余粮基本都要上交,所以导致农民的不满,故选A项;新经济政策推行的时期,农民是缴纳固定的粮食税,不是没有标准,也收得不多,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是无权处置生产的粮食的,而由集体统一安排,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指的是农业领域建立集体农庄的过程,与粮食收购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4.[2023·山东泰安高一下期末]下表是1920—1928年苏俄(联)经济数据统计表(部分),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苏俄(联)(3分)( )
项目 1920年 1925年 1928年
工业生产总值(亿卢布) 14.1 77.39 158
钢产量(十万吨) 19 186.8 425.1
粮食产量(百万吨) 52.5 113.3 123.3
A.摒弃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C.国民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提升
D.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和孤立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开始于1921年3月,结合表格数据可知,从1920年到1925年,再到1928年,苏俄(联)在工业生产总值、钢产量、粮食产量等方面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据此可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故选B项;根据题干表格中“钢产量”的增长幅度可知,苏俄(联)一直在大力发展重工业,排除A项;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知,苏俄(联)钢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粮食产量的增长速度,说明其国民经济并没有得到持续健康发展,排除C项;在题干表格中仅是述及了苏俄(联)从1920年到1928年之间在工业生产总值、钢产量、粮食产量等方面的变化,不能过度推论为“苏俄(联)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和孤立”,排除D项。
5.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2个逐年增加至191个。其中64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个是私营公司,61个国营股份公司,2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343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
A.1918—1921年 B.1922—1925年
C.1935—1937年 D.1954—1960年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此时有较多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不乏私营公司,可推断这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属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故B项正确。
6.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苏联准备进行农业集体化,故选B项。
7.1919年3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巩固十月革命成果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苏俄社会公平
【解析】材料“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反映了苏俄加强对社会物资的控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主要是为了巩固十月革命成果,故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C项。
8.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到100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主要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落后,为此,斯大林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项符合题意。
9.1930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的亚历山大·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氛……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
A.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
B.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导致民生萧条,故D项符合题意;苏联的计划经济跟世界市场联系很少,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排除A项;苏联模式僵化与衰退是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排除B项;取消自由贸易是1918年开始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C项。
10.《现代世界史》曾描述某一时期的俄国,“斗争的一方是农场主,他们害怕失掉的正是口粮和财产;另一方是城市人民,他们经常受到挨饿的农业工人的支持,因为农业工人已被饥饿逼得走投无路。于是,许多农民,特别是大农场主纷纷集合到那些反布尔什维克的政治首领的周围。”导致这些“斗争”出现的这一政 ( )
A.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B.为集中有限力量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
C.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D.使俄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
解析: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导致农场主害怕失掉口粮和财产,城市工人经常挨饿,农民和大农场主纷纷反对布尔什维克等现象出现的是,实行余粮收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集中有限力量,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B项正确;据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心是打败国内外敌人,而非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排除A项;据所学,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与工人、农民和农场主反对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不符,排除C项;据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未能使俄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2023·湖北高考)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俄国皇家瓷器厂收归国有。该厂在1901年烧制的瓷盘正面加绘红色的工厂、举着锤子的工人图案,在瓷盘背面加绘镰刀锤子的标记,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上述做法反映苏俄( )
A.输出了革命文化
B.政治对现实的妥协
C.打破了外交孤立
D.艺术与经济的兼顾
解析:根据材料“原有的尼古拉二世的标记也被保留下来……为新政权积累了外汇”及所学知识可得,苏俄当时经济上十分吃紧,为了赚取外汇,采取了某种程度的政治妥协,B项正确;兼有两个时代标记的瓷盘成为国外市场的抢手货,不能说明苏俄输出了革命文化,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苏俄打破了外交孤立,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艺术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2022·广东高考)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 )
A.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并结合所学可知,发展工业化能够促进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改善人民的生活,巩固无产阶级的统治,这是“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A项正确;提升国防实力并不能挖掉国内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B项;根据材料“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可知,实行家庭经营发展农业不会“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C项;恢复市场并不能“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3.[2023·河北沧州高一下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在粮食和农业领域的国有化中,余粮收集制的实质就是一场对“富农”的斗争,一种广义上的对俄国农村农民的战争。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它涉及人们的信仰、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和集中。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形成了不砸烂旧传统、旧文化,就不能建设新传统、新文化,不砸烂旧基础,就无法建设新的高楼大厦的思想和行动。——摘编自闻一著《俄罗斯通史》
材料二 在斯大林的发展思路中,五年计划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贯彻其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意图。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基本上形成了非市场取向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操作工具、以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要形式,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如果说,这种被简称为“计划经济”的特殊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段和一定条件下也能取得某些突出的成就,那么,这种体制模式的缺陷也是明显的。——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时期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模式”的共同影响。(8分)
解析:(1)据材料一“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是随之而来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可知工业领域,实行工业国有化;据材料一“余粮收集制”可知农业领域,实行余粮收集制;据材料一“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可知思想领域,建立意识形态“国有化”。(2)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据材料一“实现国有化是列宁的根本想法,这就决定了在国家工业政策方面,是工业生产的军工化和国家经济的军事化”和材料二“五年计划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贯彻其建立高度集中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意图”可知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经济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巩固了苏俄(或苏联)政权。据材料一“余粮收集制的实质就是一场对‘富农’的斗争,一种广义上的对俄国农村农民的战争。意识形态‘国有化’是个精神问题,它涉及人们的信仰、传统、习俗、道德、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统一和集中”和材料二“苏联基本上形成了非市场取向的、以指令性计划为操作工具、以中央部门垂直管理为主要形式,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统制型经济”可知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致使国内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答案:(1)基本内容:工业领域,实行工业国有化;农业领域,实行余粮收集制;思想领域,建立意识形态“国有化”。(言之成理即可)
(2)影响: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经济目标;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巩固了苏俄(或苏联)政权。(答出2点积极影响)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致使国内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答出2点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