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6-15 22: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泸州市二O二四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说明 :
1. 本次考试的试卷是历史,分为第一部分 (选择题) 和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
2.第一部分共10个小题,满分1 5 分,每小题 1.5分 ,共 15分 。 第二部分共 3个 大
题,满分2 5分。
3. 答卷前, 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 座位号、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
置粘贴考 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 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答 在试题卷上无
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卷交回。 预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1 5分)
注意事项 :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要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历 史
1.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春秋时期还属于 “四夷 ” 的秦、楚等国,
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 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
燕、 赵 、 魏、 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 这表明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 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 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2.“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诗人
张籍在《凉州词》 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 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前往
西域的画面。 这一画面反映的是
A. 蒙恬北击匈奴 B.丝绸之路贸易
C.玄奘西行天竺 D. 甘肃行省设置
历 史 试题第 1 页 (共 5 页)
{#{QQABDQKQ5wggqA4IQ0IJTBAACACA5gqCUU0wEEWiCgwEoQksBIMEiCLWASggEGgQACAEIqsAwALBwgYRNAFBIAA==}#}#} }
3. 史料记载:“魏主 (孝文帝) 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宜改姓元氏。’” 该史料可能出自
A.《史记》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三国演义》
4.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中央行政制度示意图 。
皇帝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起草诏令) (负责执行) (封驳审议)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铨选考核 户籍财政 礼仪科举 兵籍军令 司法刑狱 工程营造
这一时期应该是
A. 秦朝 B. 唐朝
C.元朝 D.明朝
5. 下表是某一时期大事年表 (节选)。
1684年 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
1762年 设置伊犁将军
1771 年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应该是
A.文明的起源 B.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6.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 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 君主立宪、 民
主共和、 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 这些口号和主张
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B. 彰显了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C.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D. 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历史 试题第2页 (共 5 页)
{#{QQABDQKQ5wggqA4IQ0IJTBAACACA5gqCUU0wEEWiCgwEoQksBIMEiCLWASggEGgQACAEIqsAwALBwgYRNAFBIAA==}#}#} }
7.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简本)》 中曾评价某历史事件:“从此,帝国主义再也
不敢轻易地作出以武力侵略新中国的尝试,保证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得到了一个
长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该历史事件是
A. 三大改造 B.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C. 抗美援朝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该法典产生于
A. 两河流域 B. 印度河流域
C. 尼罗河流域 D.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9. 15—17世纪,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增强,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 太平
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0. 当今世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趋于均衡的方向
发展。 新的世界格局发展趋势更能体现国际社会对公平正义与合作共赢的追求,更有助
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 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A. 世界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社会信息化 D. 文化多样化
历 史
11. (12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在德国、 法 国和英国等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国际影响力波
及整个欧美。 俄国十 月 革命以后,马 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也影响了很多国家开展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
摘编 自杨佳江、 倪国良 《 马克思主义的国 际影响力及发展变化》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并分析俄国十月革命
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3分)
历史 试题第 3页 (共 5 页)
{#{QQABDQKQ5wggqA4IQ0IJTBAACACA5gqCUU0wEEWiCgwEoQksBIMEiCLWASggEGgQACAEIqsAwALBwgYRNAFBIAA==}#}#} }
材料二 “这次秋收起义虽然 受 了 挫折,但 算不 了什 么! 我 们的 武装斗争刚刚 开始,
万事开头难, 干革命就不要怕困难。 我们有千千万万的工人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只要我们团
结一致,继续勇敢战斗,胜利是一定属于我们的 。 我们现在力量很小 … …大城市现在不是我
们要去的地方,我们要到敌人统治比较薄弱的农村去,发动农民群众,实行土地革命。”
—摘编 自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年谱 (1893—1949)》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对行动方向作出的决策, 并
分析其依据。 (4分 )
材料三 下 图是某历史学 习 小组绘制的年代尺 。
习近平新时代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97年 2002年 2012年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
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年代尺中“□” 处的内容,并为该年代尺提
炼一个主题。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5分 )
12. (7分) 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科技】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朝得到了重要发展。 其中一项发明将薄铁片剪裁成鱼形,以
炭火烧红,然后取出铁片 , 让鱼尾对准子位, 蘸在水盆之中,在地球磁场作用下 ,铁片便会
被磁化。 … …磁针贯穿灯心草,放入盛水的瓷碗内 , 借助浮 力 , 使磁针浮于水面 ,指示 南
北。 这项发明 实用性强,最 先应用 于航海导航。
——摘编 自刘炜主编, 杭侃著《中华文明传真 (两宋 )》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 这项科技发明的名称,并分析其对世界的
影响。 (3分 )
【近代工业革命】
材料二 第 一 次工业革命
(图片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
历史 试题第 4 页 (共 5 页)
{#{QQABDQKQ5wggqA4IQ0IJTBAACACA5gqCUU0wEEWiCgwEoQksBIMEiCLWASggEGgQACAEIqsAwALBwgYRNAFBIAA==}#}#}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影响。 (4分)
13. (6分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色圣地百年路: 青 少年学党 史》 一 书精选了35个 (组 ) 重 要党史 纪念地,
深入挖掘与此 有关的 一 个 又一个 党 史 小 故事,以漫 画、 连 环 画、 历 史 图片 、 现代图 片等 形
式,立体呈现中国共产党 的光辉历程 和 “红色足迹”。 它 既是一本党 史通俗读物 ,又是一本
红色旅游地图。 以下 是该书封面及部分 目录摘编。
密 目 录
引言 …………… …… ………… ……… ……………… … … 1
一 这里是我们党梦想启航的地方………… … ……… … 1
… …
七 遵义会议伟大转折 …… … ……… … …… … … 46
… …
红色圣地 十六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112
百年路 二十七 小岗梦也是广大农民的梦 ………… ……… … ……220
… …
* 结语 … … …… …… … … … … … …… …… …… … … 291
请从以上目录中任意选出一个纪念地,并结合所学知识讲述与该纪念地有关的党史故
事。 (要求: 明确写出纪念地, 故事叙述史实准确,逻辑清晰,体现时代价值。) (6分)
历 史 试题第5页 (共 5 页)
{#{QQABDQK5QwggqA4IQ0IJTBAACACA5gqCUU0wEEWiCgwEoQksBIMEiCLWASggEGgQACAEIqsAwALBwgYRNAFBIAA==}#}#}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