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 同步分层作业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降职。
B.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C. 教坊,唐代官办管理教育、乐舞的机构。
D.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唱传统。诗歌的平仄、押韵等格律要求与配曲、节奏、旋律等相互作用, ,成就了古典诗词的文辞美、格律美、意境美和音乐美。通过吟诵、吟唱等方式,古典诗词声调 ,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文中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得到丰富,时时温润人心、启迪智慧、令人深思、引人入胜。但古诗词音乐鲜有原曲原谱留存于世,文献资料甚为匮乏,原诗原谱更是十分难求,所以后来吟唱逐渐发展成为“倚声填词”,即按照原有曲调填上新词歌唱或依旧乐谱创制新曲,虽谱调有所改变,但传承历代吟唱的字正腔圆、情真意切、自然和谐等基本要求和标准始终存在。
古诗词是全民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吟唱将重开古诗词教育新境界。美育是审美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 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只有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 、相互促进,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吟诵还是吟唱,随着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探求、文辞意境的把握、行腔规律的揣摩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大都年岁已高且后继乏人。作为一门“绝学”,吟诵要复兴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得益彰 抑扬顿挫 潜移默化 相辅相成 B. 相映成趣 跌宕起伏 春风化雨 相反相成
C. 相得益彰 跌宕起伏 潜移默化 相反相成 D. 相映成趣 抑扬顿挫 春风化雨 相辅相成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吟诵和吟唱,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探求、文辞意境的把握、行腔规律的揣摩也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B. 不管吟唱还是吟诵,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揣摩、文辞意境的把握、行腔规律的探求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C. 无论吟诵还是吟唱,随着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D. 无论吟诵还是吟唱,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都需要长期的实践体悟。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吟诵大多靠师承传授,如今几乎成了一门绝学
B. 如今吟诵几乎成了一门绝学,大多靠师承传授
C.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掌握吟诵技巧的要求是很高的
D. 由于种种原因,现代人是很难掌握吟诵的技巧的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铁骑突出刀枪鸣 B. 门前冷落鞍马稀
C. 整顿衣裳起敛容 D.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6.对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使快(快速)弹数曲 颜色故(衰老)
击节(节拍)碎 低眉信(随便)手
B. 寻声暗(悄悄)问 欲语迟(迟疑)
添酒回灯(拿回灯) 惨(悲惨)将别
C. 声声思(深长的情思) 漂沦(沦落)憔悴
小弦切切(声音轻细且急促) 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自安
D. 却(退回)坐 轻拢(顺手下拨)
红绡(一种丝织品) 每(常)被秋娘妒
7.下列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 主人下马客在船 B. 终岁不闻丝竹声
C. 秦时明月汉时关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下面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描写得淋漓尽致。
B. 诗人完全挣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像、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 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宿,李白有意仿效之。
D.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
A. 对此欲倒东南倾 此:天台山 B.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傍晚
C. 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回旋 D. 须行即骑访名山 须:必须
10.下列选项中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 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 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昔人论唐宋诗区别者,夥①矣。自《沧浪诗话》②提出“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诗分唐宋,唐又分初盛中晚以来,赞成者反对者争辩不休。今人钱锺书教授《谈艺录》曾概述各种论断,而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③,非朝代之别”,指出“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夫人禀性,各有偏至,发为声诗,高明者近唐,沉潜者近宋”。其说法是有道理的,唐宋诗确乎是两种风貌与不同性格,包括唐宋在内的历代诗人都可以各有所偏各有所好,不仅唐人可以有宋调,宋人可以发唐音,而且有时也很难严格区划。但是,这两种风格、性貌所以分称唐宋两体,不又正由于它们各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吗?“风格、性分之殊”,其基础仍在于社会、时代之别。少喜唐音,老趋宋调,这种个人心绪爱好随时间迁移的变异,倒恰好象征式地复现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和它的主角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由少壮而衰老,由朝气蓬勃、纵情生活到满足颓唐、退避现实的历史行程。唐诗之初盛中晚,又恰好展现了这一行程中的若干重要环节和情景。
盛唐之音在诗歌上的顶峰当然应推李白,无论从内容或形式,都如此。因为这里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做王侯,蔑视世俗,不满现实,指斥人生,饮酒赋诗,纵情欢乐。“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以及国舅磨墨、力士脱靴的传说故事,都更深刻地反映着前述那整个一代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他们要求突破传统的约束和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做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
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这是不可预计的情感抒发,不可模仿的节奏音调……龚自珍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最录李白集》)尽管时代的原因使李白缺乏庄周的思辨力量和屈原的深沉感情,但庄的飘逸和屈的瑰丽,在李白的天才作品中确已合而为一,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交响音诗的极峰。
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那就是以杜甫为“诗圣”的另一种盛唐,其实那已不是盛唐之音。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注】①夥(huǒ);多。②《沧浪诗话》:南宋诗论家严羽创作的诗歌理论著作。③殊:不同,差异。
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音、宋调这两种风格、性貌上所呈现的差异被分称为唐宋两体,其根源在于社会、时代的不同。
B. 古代的人在讨论唐宋诗的区别时,对其风格差异和创作风格的时代划分,就一直争论不休,今人也是如此。
C. 对诗歌风格的喜好变化,象征式地复现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以及世俗地主知识分子起伏变迁的历史行程。
D. 李白的诗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深刻地反映着盛唐时期初露头角的知识分子的情感、要求和向往。
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喜唐音,老趋宋调”是说青年人喜欢创作意兴飞扬的唐诗,老年人追崇创作具有义理的宋诗。
B. 从文中关于李白的例子反推之,即知识分子阶级在走下坡路时,就不再渴望建功立业与进入社会上层了。
C. 选文对李白诗歌艺术特色作了客观评价:兼具庄的飘逸和屈的瑰丽,而非庄的思辨力量和屈的深沉感情。
D. 宣扬自我的浪漫主义文学犹如烟花绽放,肤浅华丽而短暂,不如关注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深沉扎实而长久。
13.下列论据,放在第一段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晚节思虑深沉,乃染宋调。”
B. “那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
C. “自破阵舞以下,皆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
D. “宫体诗由宫廷走向市井,五律是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
14.选文第一段对唐宋诗殊异的原因进行精要阐述,请简述其思路。
15.从你积累的李白诗歌中选择一首,结合从选文中获得的李白诗歌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知识,就诗中某个突出的特点进行评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①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杜)审言②,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文本二: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杜审言:杜甫的祖父。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贫不自振 振:振作 B. 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 属:撰写,连缀
C. 稍解,授笔成文 解:醒酒 D. 益骜放不自修 骜:放纵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 我欲因之梦吴越
B. 自七岁属词,且四十年 犹且从师而问焉
C. 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其皆出于此乎
D.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 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 正 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B. 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 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傲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D. 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20.请将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四、语言表达
21.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恩师好!时光荏苒,与您分别几年,我甚是想念。您的音容宛在,常入梦来,令我寝食难安。作为您的门墙桃李,深深感谢您高中三年的悉心教诲,对我倾尽绵薄之力,让我不孚众望,考入理想大学。教师节来临,祝恩师身体康健,工作顺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面是一段捐助贫困地区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
欢迎同学们莅临这次捐助贫困地区的活动,这次活动是响应学校团委的要求组织发动的,我们的鼎力相助一定会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燃眉之急,我相信大家都不是吝啬鬼,请到会的同学献出自己的爱心,务必捐款捐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某高校书法社新任社长的简短就职演说,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每个社友,大家好!今天能当选为书法社社长,我深感荣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因受令尊的影响,我从小喜爱书法。从小学起,我就光顾各类书法比赛,并多次荣获奖项,有一定书法功底。今天被选为社长,我一定恪尽职守,不负众望,为大家服务。大家在练习书法过程中,我一定不吝辅导。也希望大家务必配合我的工作,我们齐心协力把书法社办好。谢谢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教坊,唐代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构。故C错。
ABD正确。
故选C。
2~4.【答案】A、D、B
【解析】1.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先看第二空:“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结合语境可知,此处形容古典诗词声调,“抑扬顿挫”更符合语境,据此排除B、C两项。再看第三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春风化雨”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语境强调美育影响人的方式,“潜移默化”更符合语境,据此排除D项。故选A。
2.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探求、文辞意境的把握、行腔规律的揣摩”应为“对诗词情感内涵的把握、文辞意境的揣摩、行腔规律的探求”,据此排除A、B两项;二是滥用介词,应删去“随着”,据此排除C项。故选D。
3.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语境,括号内句子的陈述对象应该是“吟诵”,C项和D项都改变了陈述对象,据此排除C、D两项;B项较A项而言,“大多靠师承传授”与后文“会吟诵者少之又少”衔接更紧密,据此排除A项。故选B。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词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注意古汉语中和现代汉语中词形一样,但是意义不同的词语,这类词语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解释,如果是用现代汉语的意思解释不通,则为古今异义词。否则,古今同义。
A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超出一般,冲出”。
B冷落: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冷清,不热闹”的意思。
C整顿:古义为“整理”,今义为“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D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
根据以上分析,ACD均为古今异义。
故选B。
6.【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注意课内知识的迁移运用,把词语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语义理解。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差工具书,注意常见词的不常见义的积累。
A快:畅快。故A错。
B回灯:重新掌灯。惨:悲伤。故B错。
D拢:叩弦。故D错。
AB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要熟练掌握常考查的修辞手法,并准确把握修辞手法的特点,注意区分易混淆的手法。
ACD均为互文手法。
B为借代手法。
故B不同于其他三项。
故选B。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在鉴赏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托物言志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
D“逃避现实”,有;“消极”也说得上;但是没有“颓废”“消沉”。
故选D。
9.【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把握诗歌重点字、词语意思的能力。此题可以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中具体语境(上下文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
A此:天姥山;译文: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B暝:夜晚;译文: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得天色已经晚了;
C正确;
D须:等待;译文: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表述不够准确,“逃避现实”,有;“消极”,也说得上。但是没有“颓废”,没有“消沉”。
故选D。
11~15.【答案】B、C、A、【参考答案】①文段发端先概说前人对唐宋诗研究的情况,指出唐宋诗风格的不同;
②接下来借由钱锺书的研究成果,指出“区别”来自社会、时代之别;
③继而以个人爱好变化,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群体风貌变迁、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演进与文学风气变化的相近之处加以佐证。、【参考答案】示例:我选择《将进酒》。诗歌开篇就很“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即以气贯长虹之势,给读者巨大的冲击力。“黄河之水”何其壮哉!从天而降,何其猛哉!奔涌到海,前赴后继,何其果决哉!而朝暮之间,青丝转瞬成白发,愁思忧愤以非“深浓”“深广”能形容,那是浪涛汹涌澎湃,无穷无尽。所用意象及其特性,具有冲破一切羁绊的气势,即便是愁,也充满桀骜不驯的力量。这就是李白诗歌中张扬恣肆的盛唐。
【解析】1. B选项“今人也是如此”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昔人论唐宋诗区别者,夥矣。自《沧浪诗话》提出‘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诗分唐宋,唐又分初盛中晚以来,赞成者反对者争辩不休。今人钱锺书教授《谈艺录》曾概述各种论断,而认为”可知,文章只是说古人争论不休,今人也只是提到了钱锺书教授,并没有说争论不休。
2.A选项“说青年人喜欢创作意兴飞扬的唐诗,老年人追崇创作具有义理的宋诗”错误。由原文“少喜唐音,老趋宋调,这种个人心绪爱好随时间迁移的变异,倒恰好象征式地复现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和它的主角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由少壮而衰老,由朝气蓬勃、纵情生活到满足颓唐、退避现实的历史行程”可知,说的不是“青年人和老年人”,而是“个人心绪爱好随时间迁移的变异”。
B选项“即知识分子阶级在走下坡路时,就不再渴望建功立业与进入社会上层了”错误。由原文“他们要求突破传统的约束和羁勒;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他们抱负满怀,纵情欢乐,做岸不驯,恣意反抗。而所有这些,又恰恰只有当他们这个阶级在走上坡路,整个社会处于欣欣向荣并无束缚的历史时期中才可能存在”可知,原文说的是“他们渴望建功立业,猎取功名富贵,进入社会上层”,不能反推“知识分子阶级在走下坡路时,就不再渴望建功立业与进入社会上层了”。
D选项“宣扬自我的浪漫主义文学犹如烟花绽放,肤浅华丽而短暂,不如……”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然而,这个极峰,与文学上许多浪漫主义峰巅一样,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可知,原文只是说“它只是一个相当短促的时期,很快就转入另一个比较持续的现实典范阶段”,并不是“宣扬自我的浪漫主义文学犹如烟花绽放,肤浅华丽而短暂,不如关注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深沉扎实而长久”。
3. 文章第一段围绕“唐宋诗(唐音宋调)的区别”进行论述。
A选项能体现出唐宋诗的区别,符合题意。
B选项只体现了“唐音”,没有体现“宋调”,不符合题意。
C选项体现的是盛唐音乐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D选项表明了宫体诗、五律内容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4. 第一段第一句“昔人论唐宋诗区别者,夥矣。自《沧浪诗话》提出‘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诗分唐宋,唐又分初盛中晚以来,赞成者反对者争辩不休”,文段发端先概说前人对唐宋诗研究的情况,指出唐宋诗风格的不同;
第二句“今人钱锺书教授《谈艺录》曾概述各种论断,而认为,‘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和第四五句“但是,这两种风格、性貌所以分称唐宋两体,不又正由于它们各是自己时代的产儿吗?‘风格、性分之殊’,其基础仍在于社会、时代之别”,接下来借由钱锺书的研究成果,指出“区别"来自社会、时代之别;
第六句“少喜唐音,老趋宋调,这种个人心绪爱好随时间迁移的变异,倒恰好象征式地复现着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和它的主角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由少壮而衰老,由朝气蓬勃、纵情生活到满足颓唐、退避现实的历史行程”,继而以个人爱好变化,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群体风貌变迁、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演进与文学风气变化的相近之处加以佐证。
5. 诗歌开篇是两组整齐的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就很“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的现象,必定不是肉眼能够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言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构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所没有的。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开篇即以气贯长虹之势,给读者巨大的冲击力。悲叹人生苦短,而又不直言,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神态宛如画出。将人生由青春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原本就短暂的说得更为短暂,与前两句把原本壮阔的说得更为壮阔,是“反向”的夸张。而朝暮之间,青丝转瞬成白发,愁思忧愤以非“深浓”“深广”能形容,那是浪涛汹涌澎湃,无穷无尽。
开篇“以河之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所用意象及其特性,具有冲破一切羁绊的气势,即便是愁,也充满桀骜不驯的力量。这个开端可谓悲感至极,却又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这就是李白诗歌中张扬恣肆的盛唐。
16~20.【答案】A、D、C、D、【参考答案】(1)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知章看了他的文章,叹息说:“你是天上下凡的仙人。”
(2)高力士一向显贵,就把这当作耻辱,就断章取义摘录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
【解析】
1.A选项“振:振作”解释错误,应解释为“救济,养活”。句意:年轻时家贫不能养活自己。
B选项正确。句意:我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起开始写作。
C选项正确。句意:(他)酒稍醒,拿起笔就写成了一篇文章。
D选项正确。句意:就更加放荡不羁。
2. A选项副词,于是;介词,凭借,根据。句意:于是过高地自己称扬自己。/我想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
B选项副词,将近;副词,尚且。句意:从七岁起开始写作,将近四十年了。/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
C选项语气词,表反问,难道;语气词,表揣测,大概。句意:有这样的臣下,陛下难道真的能忍心舍弃吗!/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D选项二者相同,都是介词,在。句意:李白和酒徒还在街市中醉酒。/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3. 句意: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集贤院”是“待制”的后置状语,结构完整,即在“院”后断开,排除AB。
“命宰相试文章”,“文章”为“试”的宾语,句意完整,其后断开;
“擢河西尉”动宾结构,“擢”是“提拔”的意思,后面接官职“河西尉”,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4. D选项“志向高远”“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错误,本文并未提及李白的志向;且只是说“醉,使高力士脱靴”,是说李白喝醉了让高力士脱靴,并没有说不屑与之为伍;“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与原文不一致,原文的表述是“帝欲官白,妃辄沮止”,可见皇帝想要封官赏赐,是贵妃阻止。
5. (1)“往见”,前往拜见;“谪仙人”,天上下凡的仙人;“子,……也”,判断句。
(2)“素”,一向;“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辱;“摘”,挑剔。
参考译文:
文本一:
杜甫字子美,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他的才能,自己先主动去见他。杜甫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困居于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文辞,提拔为河西尉,杜甫没有接受任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杜甫多次献上赋颂,于是过高地自己称扬自己,并且对天子说:“从臣的祖先杜恕、杜预以来,继承儒学保有官位已有十一代了。到(祖父)杜审言时,以擅长文章显扬于中宗的时代。臣依赖继承的祖业,从七岁起开始写作,将近四十年了,但仍衣不蔽体,常依附他人而生活。臣私下常害怕流离转徙,死于山沟荒野,希望天子哀怜我。如果陛下能让我继承祖先的旧业,改变地位低下的长时间的屈辱,那么臣的著作,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但是文章的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随时而作,才思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还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下,陛下真的能忍心舍弃吗!”
(节选自《新唐书 杜甫传》)
文本二: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在隋末因为获罪被迁居西域,神龙初年,才逃回,客居巴西。天宝初年,李白前往拜见贺知章。知章看了他的文章,叹息说:“你是天上下凡的仙人。”知章向玄宗说了这些情况,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谈论当世之事。李白当即奉奏一篇。皇帝下令赏赐食物,并且亲自为他调羹,又下诏让李白在翰林院供职。李白还是与酒友在闹市上酗酒,皇帝坐在沉香亭,情意有所感,想让李白写文章,就召李白进宫,而李白当时已醉。(他)酒稍醒,拿起笔就写成了一篇文章,(文章)词句婉丽真切没有任何宿构。帝很爱李白的才能,屡次宴请会见。李白曾侍奉皇帝,喝醉了,让高力士脱靴。高力士一向显贵,就把这当作耻辱,就断章取义摘录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自知自己不被皇帝身边的人所容纳,就更加放荡不羁,恳求回乡,皇帝赏赐金钱放他回去。李白游历四方,曾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到金陵,穿着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 李白传》)
21.【答案】【示例】①“音容宛在”改为“音容笑貌”;②“寝食难安”改为“难以忘怀”(或去掉“令我寝食难安”);③“门墙桃李”改为“学生”;④“绵薄之力”改为“全力”;⑤“不孚”改为“不负”。
【解析】①“音容宛在”意思是死者的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耳边和眼前,多形容对死者的怀念。语段是写给恩师的信,适用对象错误,应改为“音容笑貌”。②“寝食难安”意思是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形容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难以忘怀”,或去掉“令我寝食难安”。③“门墙桃李”用于称他人的学生,应改为“学生”。④“绵薄之力”是谦辞,应改为“全力”。⑤“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众人信服,应改为“不负众望”。
22.【答案】【示例】①“莅临”改为“光临”(或“参与”);②“要求”改为“号召”;③“鼎力相助”改为“大力相助”(或“全力相助”);④“不是吝啬鬼”改为“一定会慷慨解囊”;⑤“务必”改为“积极”。
【解析】①“莅临”指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不合语境。②“响应……要求”搭配不当。③“鼎力相助”是敬辞,用于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④“都不是吝啬鬼”过于口语化。⑤“务必”语气过于生硬,不得体。
23.【答案】【示例】①“每个”改为“各位”;②“令尊”改为“家父”;③“光顾”改为“参加”;④“不吝”改为“尽力”;⑤删去“务必”。
【解析】①“每个”是口语,此处应使用书面语“各位”。②“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辞,语段中说的是自己的父亲,应改为“家父”。③“光顾”是敬辞,称客人来到,商家多用来欢迎顾客。语段中是说自己喜欢参加书法比赛,应改为“参加”。④“不吝”是客套话,意思是不吝惜,用于征求意见,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尽力”。⑤“务必”是必须、一定要的意思,用于此处语气过于强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