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 配套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三首 配套教学设计(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15 13:52:43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边塞诗和王维的相关知识,结合颈联体味王维诗歌的“画中有诗"的特点。
2、反复诵读,体味诗歌用词用语的妙处。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诗歌比较喜欢,如果让他们学会赏析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学生背诵诗歌的速度比较快。
3重点难点
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颈联体味王维诗歌“画中有
诗”的特点。品味颈联中“大”、 “孤” 、“直'、“圆”字的妙处,感受这幅画面的美。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语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香菱曾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活动2【导入】作者简介
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活动3【导入】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活动4【讲授】范读课文
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活动5【讲授】诗句理解
1、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途中经过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2、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3、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4、走到萧关恰逢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活动6【讲授】诗歌赏析
1、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2、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3、紧接一个“直”字,描绘出了它直冲霄汉的狼烟之景。4、一个长字写尽了黄河横贯大漠渺无尽头的景象。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活动7【活动】品味佳句
大 漠 孤 烟 直,长 河 落 日 圆。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活动8【练习】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沙漠的诗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