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综合复习
单选题
1.调整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下列调整后的内容最符合要求的一项是()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
A. 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
B. 错过了春天里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错过了夏天里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秋天里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错过了冬天里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
C. 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
D. 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的夏,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春风唤醒田蛙的春。
2.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 ①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 ④ 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⑤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 ⑥ 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一旦 则 / 也 即使 然而
B. 倘若 那么 进而 / 由于 所以
C. 假如 则 甚至 更 / 那么
D. 只要 / 而且 还 虽然 但
A. A B. B C. C D. D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衣
聂鑫森
农历的六月初六,民间称之为晒书节。
江南悠长的梅雨季节早已过去,到了晒书节这一天,读书人把书拿出来晒,去霉祛湿,书香满院。晒书节晒的当然不仅是书,还有被褥、衣服及其他该晒的什物。在古城湘潭,家家都遵循古俗,格外珍惜这一天的阳光。
今天是星期日,来加班的高声,正孤零零地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发愁。
高声是个优秀的小生,自从当上团长,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让京剧团红火起来。现在京剧团真是凄惨,只有几出让人看厌了的戏,经济效益差,人心也散了。几个月前,他请编剧,将老本子《西厢记》改写成青春版的《红娘》,人物不变,名段不变,力图在音乐、服装、道具上符合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戏排好了,专家都赞不绝口,只对戏衣特意交代,要重新设计,既要古典,又要时新,要让人眼睛发亮。弄好了,争取一炮走红。
说得简单,钱呢?光戏衣就要十几万,文化局没资金,拉赞助没门路。“怎么办啊!”
就在他连连叹气的时候,电话铃响了,是寇晓丹打来的。
“小高啊,我快退休了。今天想请你、演红娘的文雯,还有操琴司鼓的几个乐手,十点钟,带上乐器到我家来一趟好吗?”
“好……吧。”
他不能不重视这件事,谁都有退休的这一天啊。可为什么还要演员、乐手带乐器去呢?
寇晓丹是团里的检箱人。京剧后台设有大衣、二衣、三衣(靴包)、套帽、旗把五个“箱口”,演员需要什么东西,由检箱人拿给他们并帮助束装;演出完毕,再由检箱人分类清点入箱。寇晓丹把这些烦琐的事,做得认真细致,从不出乱。平时她满脸微笑,话语轻柔,再傲气的名角也对她尊重三分。她原是花旦,眼看着大红大紫时,一场大病让她倒了嗓。不能成角儿了,她就当起检箱人。一辈子没结婚,孑然一身,一干就干了三十年。
准十点,这一群人都站在小巷中这个庭院的门外了。高声正要敲门,院门忽地开了。
寇晓丹笑吟吟地拱了拱手,说:“惊动各位的大驾了,请进!”
一进门,所有的人都惊得敛声屏气,眼都直了。
院里立着好几个高高的木架,木架上横搁着长长的竹竿,竹竿上晾晒着五彩斑斓的戏衣,蟒、靠、帔、褶,竟有两三百件。戏衣“上五色”的黄、红、绿、白、黑,“下五色”的紫、蓝、粉红、湖色、古铜色,交相辉映,炫人眼目。
文雯惊叫起来:“寇老师,您居然收藏这么多戏衣,今天晒霉,您是让我们来开开眼?”寇晓丹矜持地一笑,说:“大家请坐,让大家来是请大家吃个饭。”
高声说:“您要退休了,应该团里请客,怎么还让您破费?”
“团里困难哩,由我做东吧。新排的戏多好,可惜没钱置办戏衣。这些戏衣,大部分是我那铁杆戏迷的爹收藏又传给我的,其余的是我自个儿置办的。可惜式样老套,青春版的《红娘》用不上,要不,我都捐给团里。”
院子正中的大树下,摆着一张八仙桌,大家谦让着围桌而坐,默然无语。
文雯的眼圈忽地红了。“我都想改行了。有模特队找我加盟,可我不甘心啊!”
高声坚定地说:“这个戏一定要演下去。家里还有几万存款,再把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十万……”
寇晓丹连连摇头,说:“不行!戏衣的钱,我有办法了。”
大家都直瞪瞪地看着她。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晒这些戏衣了。我爹收藏戏衣,是因为他太爱京戏了。我呢,不能上台唱戏啦,看着戏衣算是我最大的安慰。京戏是我的命根子啊!”说着说着,她眼泪也出来了,连忙揩去。
“团里缺钱,我不能袖手旁观。这些戏衣,我卖给外地的一个收藏家了,二十万,全捐给团里。约定明日在这里钱、货两清。”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
高声说:“这怎么行?就算团里借的吧。”
“不!若是借给团里,你们有了压力,戏还怎么能演好?是捐给团里!我一个老婆子,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文雯嘤嘤地哭了起来。寇晓丹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柔声说:“小文,别哭!我还有件事拜托你们哩。我要退休啦,这么多年,就没当着人唱过戏,今天劳烦大家陪我彩唱《红娘》中的几段,再让我过过戏瘾,好吗?”
“好!好!”
“那我们化妆、穿戏衣去”
……
锣鼓声、京胡声响了起来。晾晒戏衣的庭院成了舞台和布景。年过五十的寇晓丹,此刻成了风情万种的崔莺莺。
忽然院门外,传来一片叫“好”声。原来巷里的老少爷们,被锣鼓的声响引来一起听戏。高声忙把人都请进院来。今天寇晓丹,正正经经地面对众人唱一回戏……
青春版的《红娘》,轰轰烈烈地上演了,红了大半边天。
退休了的寇晓丹,早就搬出了那个世居的庭院,悄悄地住在城郊两小间简陋的平房里。
一天,文雯哭着跑到办公室,“高团长--寇老师没卖戏衣,卖的是那个庭院。她现在的住房是租的!”
高声沉默了一会,朗声道:“我们都像她一样,这京戏不兴旺才怪!”
(有删改)
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团将老本子《西厢记》改写成青春版《红娘》,表明传统京剧不能固步自封,需要不断改变,来迎合新时代观众的审美情趣。
B.《红娘》的演出经费不足,折射出当下京剧的困境。在众人协力下《红娘》最终成功上演,寄予了作者对传统文化能够历久弥新的期盼。
C.“风情万种”“正正经经”,表现了已年过半百且多年不唱戏的寇晓丹,沉浸于角色当中,专业精神不减当年,令人由衷的敬佩。
D.文雯作为年轻一代京剧演员,是文中次要人物,着墨不多,但却别具匠心。多次写到她的“哭”,状态不同,原因也完全不同。
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主要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塑造高声锐意进取、敬业奉献的团长形象,他既是推动情节的关键人物,也衬托了主人公寇晓丹的美好形象。
B.文中详细地描述了寇晓丹做检箱人的缘由和工作态度,不但展现了她细致严谨、平和坚韧的个性,更是突出了她献身京剧事业的可敬品格。
C.小说文笔细腻,刻画的人物神态、动作跃然纸上,描摹戏衣华美炫丽,细节描写看似闲笔,实则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巧妙的安排。
D.小说以“戏衣”为题,围绕“戏衣”展开情节,“戏衣”既是京剧的文化符号,也是京剧人的情感寄托,增添了小说的文化内涵。
5.文中有“晒书”和“晒戏衣”两处场景描写,请简析作者的构思意图。
6.小说以“卖庭院”结尾,如果将其改为“卖戏衣”,你认为哪一个效果更好?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试题。
蔡凝,字子居,济阳考城人也。祖撙,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彦高,梁给事黄门侍郎。凝幼聪晤,美容止。既长,博涉经传,有文辞,尤工草隶。天嘉四年,释褐授秘书郎,转庐陵王文学。光大元年,除太子洗马、司徒主簿。太建元年,迁太子中舍人。以名公子选尚信义公主,拜驸马都尉、中书侍郎。迁晋陵太守。及将之郡,更令左右缉治中书廨宇,谓宾友曰:“庶来者无劳,不亦可乎?”寻授宁远将军、尚书吏部侍郎。凝年位未高,而才地为时所重,常端坐西斋,自非显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高宗尝谓凝曰:“我欲用义兴主婿钱肃为黄门郎,卿意何如?”凝正色对曰:“帝乡旧戚,恩由圣旨,则无所复问。若格以佥议,黄散之职,故须人门兼美,惟陛下裁之。”高宗默然而止。肃闻而有憾,令义兴主日谮之于高宗,寻免官,迁交趾。顷之,追还。后主嗣位,受晋安王谘议参军,转给事黄门侍郎。后主尝置酒会,群臣欢甚,将移宴于弘范宫,众人咸从,唯凝与袁宪不行。后主曰:“卿何为者?”凝对曰:“长乐[注]尊严,非酒后所过,臣不敢奉诏。”众人失色。后主曰:“卿醉矣。”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乃喟然叹曰:“天道有废兴,夫子云‘乐天知命’,斯理庶几可达。”因制《小室赋》以见志,甚有辞理。陈亡入隋,道病卒,时年四十七。
(选自《陈书·列传二十八》,有删改)
【注】长乐:天子母亲的代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B.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C.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D.即令引出/他日/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蔡凝负地矜/才无所用也/寻迁信威晋熙王府/长史郁郁不得志
8.下列对文中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传,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文字,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经传”相同。
B.草隶,中国书法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随着历史发展,依次演变。
C.释褐,脱去平民衣服,始任官职。褐,粗布短衣,古时地位卑贱之人所着之衣。
D.文学,文中的“文学”为官名,汉代始置于州郡及王国,又称文学掾,为后世教官所由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蔡凝聪颖有才,早年仕途顺畅。他出身仕宦,才华横溢,初入仕途就屡得升迁,并得以婚配公主,春风得意。
B.蔡凝为人厚道,善于为人着想。他从中书省离任时,命令手下人修葺中书省的官舍,以便让继任者舒适入住。
C.蔡凝国事为重,不惧得罪权贵。在皇帝想任用义兴公主的夫婿做黄门郎征求意见时,他直言反对,阻止了此事。
D.蔡凝性格亢直,敢于直言上谏。在陈后主邀领群臣去弘范宫纵酒宴饮时,他拒绝前往,并义正辞严地陈述理由。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常端坐西斋,自非显贵名流,罕所交接,趣时者多讥焉。
②肃闻而有憾,令义兴主日谮之于高宗,寻免官,迁交趾。
11.孔子曾经评价卫国大夫宁武子,认为他“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你认为这句评价适用于蔡凝吗?并说明理由。
四、作文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
——周恩来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④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⑤“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首席潜航员叶聪,通过不懈努力,终将“蛟龙号”从图纸变为现实。参与“蛟龙号”深潜作业共计50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他是青年人岗位建功、报效祖国的榜样,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
⑥某青年网红宣称,人生最重要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个字的文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调整后的内容:一要合乎逻辑,语序按四季顺序排列;二要表达和谐一致,句子成分相对一致,修饰、排比统一。B、C两项虽然按四季顺序排列,语序合乎逻辑,但表达不和谐一致。D项,没有按四季顺序排列,语序不合逻辑
2.【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要分析句间的关系和前后关联词的搭配,可使用排除法。③处,前文“无数人会因此丧命”与后文“会导致整个国家……”之间是递进关系,且并不存在先后关系,“进而”意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在此处不合适,故可排除A、B两项。④处,紧承上文说还会出现许多后果,填“还”较合适。将D项代入语段,语意贯通。
3~6.【答案】D、A、①开头“晒书”的场面,交代了地方风俗,增添了小说的文化氛围。引出后文晒戏衣的情节。②“晒戏衣”表现寇晓丹藏衣之丰富,足见她和父亲对京剧的挚爱。与开头“晒书”相呼应,并为下文寇晓丹声称卖衣拍戏作铺垫。、示例一:“卖庭院”效果更好:①“欧 亨利式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前文交代她要卖戏衣,与结尾的卖庭院形成巨大反转,令人感动,引人深思。②突出人物形象。寇晓丹宁可卖掉世居的庭院,租住在郊区简陋的小屋,也不舍得卖掉戏衣,更突出她为艺术无私奉献、执著追求的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形象。③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献身京剧事业、弘扬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卖戏衣”效果更好:①结构上呼应前文,从晒戏衣,对戏衣不舍,到卖戏衣资助演出,情节自然发展,顺理成章。②突出人物形象。为了拍戏,她把父亲和自己最珍爱的戏衣都卖了,突出她为弘扬传统文化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③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献身京剧事业、弘扬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
【解析】1. 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评价作品的艺术手法”。
D.文中三次写到文雯的“哭”,“文雯的眼圈忽地红了”“文雯嘤嘤地哭了起来”“文雯哭着跑到办公室”,后两次哭的原因有相同之处,都含有对寇晓丹牺牲自己利益,也要促进传统京剧发展的感动,所以D项里“原因完全不同”有误。
故选D。
2. 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评价作品的艺术手法”。
A.“主要运用动作……描写”不准确,文中对高声动作描写不多,主要应为“心理描写”。
故选A。
3.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评价作品的艺术手法”。
开头写“晒书”,这是一个古老的民俗,营造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读书人把书拿出来晒,去霉祛湿,书香满院。晒书节晒的当然不仅是书,还有被褥、衣服及其他该晒的什物”,顺理成章为寇晓丹晒戏衣的情节埋下伏笔。
后文写“晒戏衣”,“竹竿上晾晒着五彩斑斓的戏衣,蟒、靠、帔、褶,竟有两三百件”“‘上五色’的黄、红、绿、白、黑,‘下五色’的紫、蓝、粉红、湖色、古铜色,交相辉映,炫人眼目”,展现出寇晓丹收藏戏衣之丰富,与晒书相呼应。戏衣的来源“这些戏衣,大部分是我那铁杆戏迷的爹收藏又传给我的,其余的是我自个儿置办的”“我爹收藏戏衣,是因为他太爱京戏了。我呢……京戏是我的命根子啊”,足见她对京剧的钟爱。这些戏衣都是之前的古董,也就为她声称“这些戏衣,我卖给外地的一个收藏家了,二十万,全捐给团里”做铺垫,让人不感到突兀。
4. 本题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审美鉴赏与创造”,考查内容为“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评价作品的艺术手法”。
如认为卖庭院好,可分析:文章前半部分都围绕着“戏衣”来写,寇晓丹挚爱京戏,收藏了几百件戏衣,为了帮助团里,她声称自己要卖掉戏衣资助团里。然而结尾却情节一转,说她卖掉的是庭院,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更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寇晓丹最终竟舍不得卖掉戏衣而卖了自己居住的庭院,更突出她对京戏的热爱之情,突出了她追求艺术,保护传统文化的形象;寇晓丹的行为能震撼人心,从而突出文章主旨,歌颂赞美这些为京戏而献身的艺术工作者。
如认为卖戏衣好,可认为,该情节与前文呼应,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寇晓丹热爱京戏,收藏这么多戏衣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京戏的热爱之情,却为了京戏的新发展而甘愿卖掉,更能突出她把京戏视为“命根子”,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奉献的形象;同样能够突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献身京剧事业、弘扬传统文化的崇高精神的赞美之情。
7~11.【答案】B、B、C、①(蔡凝)常常在西斋端正地坐着,如果(对方)不是尊贵名流,就很少与之往来,趋炎附势者多讥笑他。
②钱肃听说后很怨恨,让义兴公主每日向高宗说蔡凝的坏话诬陷(蔡凝),不久蔡凝被罢免了官职,调到交趾。、(示例一)适用。因为蔡凝在高宗时直言进谏被听信。在陈后主时朝野混乱,他郁郁不得志,但他宽慰自己,认为天道有废兴,这是自然规律,因而乐天知命。
(示例二)不适用。蔡凝品格高尚,出淤泥而不染,无论是在高宗时期还是在陈后主时期,他看不惯的事情就要说出来,虽然没有死谏,但他也并非心中无恙,所谓“乐天知命”不过是安慰自己。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解答时,可先忽略停顿相同的地方,重点分析停顿不同之处,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本题中“他日”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负地矜才”指“自负门第,夸耀才华”,故“矜才”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B。
2.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书法的历史演变顺序错误,按时间顺序应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故选B。
3.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直言反对”错误。蔡凝的回答比较委婉。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5.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根据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语句;最后组织语言,概括答案。
【参考译文】
蔡凝字子居,济阳考城人。祖父蔡撙,是梁吏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父亲蔡彦高,是梁给事黄门侍郎。蔡凝年少聪明有悟性,容貌俊美,举止优雅。长大后,广泛涉猎经传,文辞优美,尤其擅长草书、隶书。天嘉四年,初任秘书郎,调任庐陵王文学。光大元年,任太子洗马、司徒主簿。太建元年,升任太子中舍人。以知名公子选婿,娶信义公主为妻,封为驸马都尉、中书侍郎。升任晋陵太守。等到快要前去郡中任职,竟令身边的人整治中书官舍,对宾客朋友说:“希望后来的人没有烦劳,不也可以吗?”不久任宁远将军、尚书吏部侍郎。蔡凝年纪不大,地位不显,而才学却在当时被推重,(蔡凝)常常在西斋端正地坐着,如果(对方)不是尊贵名流,就很少与之往来,趋炎附势者多讥笑他。高宗常常对蔡凝说:“我想用义兴主的夫婿钱肃任黄门郎,卿意以为如何?”蔡凝正色回答说:“帝的同乡与旧戚,若恩惠依从圣旨,那么就没有可以再问的了。若以大家的意见为标准,黄散之职,本来必须人品与出身都美,请陛下决断。”高宗默然而止。钱肃听说后很怨恨,让义兴公主每日向高宗说蔡凝的坏话诬陷(蔡凝),不久蔡凝被罢免了官职,调到交趾。不久,追他还朝。后主继位,任命他为晋安王谘议参军,调任给事黄门侍郎。后主曾设酒会,群臣非常高兴,打算移宴席于弘范宫,众人都跟去,只有蔡凝与袁宪不动。后主说:“卿这是为什么?”蔡凝回答说:“长乐尊严无比,不是酒后去的地方,臣不敢奉诏。”众人都失色。后主说:“卿醉了。”随即吩咐人把他带出去。又一天,后主对吏部尚书蔡征说:“蔡凝自负门第,夸耀才学,没有什么用处。”不久迁任信威晋熙王府长史。蔡凝郁郁不得志,于是喟然叹息说:“天道有废有兴,夫子说‘乐天知命 ,这道理差不多可以明白了。”于是作《小室赋》以表现其志向,很有文采和道理。陈亡后入隋,在途中因病去世,时年四十七岁。
12.【答案】以身许国 忘我报国
欲让“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地前行,总要“水手们”勇立浪头,团结奋进以助力。纵观历史的长河,由先贤的“立身则家国稳固”,到近代有为青年“不忍坐视”的呐喊,再到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口号,“水手们”的身上,闪耀着“以身许国”的荣光,爱国报国的精神汇聚成绵延古今的河,滋润着国土,哺育着华夏民族。我辈青年人当心怀天下,以身许国、忘我报国。
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们受恩于国家,没有国,何以有家?“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国家是我们灵魂的家园,是我们精神的支撑。不论我们身在何方,当永远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以身许国、忘我报国是一种献身国家的使命。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动乱年代,真的猛士,于危难中挺身而出,曝霜露,披荆棘,浴血革命,救亡图存是许国之士的报国缩影。闻一多先生为亡友伸冤,为人民鸣不平,冲到游行队伍的前列;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以刀笔怒揭国人的不幸,哀痛国人的不争,为民族的觉醒奋斗终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站在这片洒满祖先热血的热土上,我们青年一辈当爱之如命,以百倍之热情、万倍之爱心,投入祖国的怀抱,推己及人,由“家”到“国”,捧出一颗爱国心来。
以身许国、忘我报国是一种舍我奋斗的责任。范仲淹曾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顾炎武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发展鞠躬尽瘁,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作为社会的一员,应该为国家的发展燃烧自我,奋斗一生,像“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感动中国人物”那样以忘我诠释报国,用奋斗践行爱国。“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正是因为他们舍弃小我,奉献无悔,燃烧自己,为祖国的锦绣河山上添上了炫彩的一笔,使之耀眼夺目。
反观当下,仍然有像某网红那样的利己主义者,心中只有小我,没有国家。他们在利己的迷途中渐行渐远,殊不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青年们需赓续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延续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人人都要心怀天下,热爱国家,“秣马扬帆”,爱岗敬业,为国奋斗,生命不熄,奋斗不止。
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让我们以身许国、忘我报国,在奔跑中为国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激活蕴藏的创造伟力,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机勃勃的气象。
【解析】前五则材料虽在含义上各不相同,但都鲜明地指向了青年与国家的关系,这是这五则材料的契合点或关联性,综合材料内容与含意,根据求同互补的原则,可得出“青年人要热爱国家,报效国家”的观点。材料⑥中该青年人生最重要的排序中只有“自己、伴侣、孩子、父母”,没有“国家”。这就与上面五则材料形成对比关系,该青年格局较小,站位较低,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对于该材料的理解,亦可联系材料①中的关注自己,可理解为先做最好的自己,继而让家庭幸福、让国家繁荣昌盛的角度立意。六则材料虽然各有不同,侧重点却都很鲜明,考生要围绕“青年、青春”“国家”“奋斗、担当”“以身许国、报国”这几个关键词去写作。青年人热爱国家、报效祖国是论证重点。参考立意:青年人要爱自己,更要热爱国家,报效祖国;青年人要为国家奋斗,不能只考虑利己;青年人要有使命感、有家国情怀;青年人应有责任、有担当。
文章的中心论点全面概括了材料内容,语言典雅流畅,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层层展开论证,引用、举例、比喻、对比等多种说理论证方式的应用使文章理据自然,论证充分,说理有据,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