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内容及其表现的意义。
(2)欣赏并理解《黄河船夫曲》、《黄水谣》、《保卫黄河》的曲调,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音乐导入,学生获得一种感性认识。
(2)学生通过配乐视频观赏、音乐欣赏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涵和情感。
情感与态度
(1)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音乐播放,陶冶学生情操,有助于其领会音乐的情感、诗歌与音乐的关系。
2学情分析
学生特点:抽象思维能力较强,比较积极主动。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黄水谣》、《怒吼吧,黄河!》等作品赏析。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感受作品的内涵,使之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教学过程
4.1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
教师提问:(音乐关闭)刚才同学们听到的音乐是什么啊?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它的知识?
学生回答:(略)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学习本课之前同学们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三分钟后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总结该组的资料。
【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冼星海 (1905~1945):祖籍广东,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船工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他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者
创作背景和经过
《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以启迪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高亢、悠扬的船工号子。在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写出了《黄河吟》词作,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冼星海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之后,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欣赏与曲式分解
《黄河大合唱》共分一个序曲和八个乐章:
《序曲》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原稿为男音)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高音或男中音独唱)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三弦伴奏)
第四乐章《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混声合唱,原稿为齐唱)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混声合唱原稿是男声对唱)
第六乐章《黄河怨》(女高音独唱)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轮唱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
(1)黄河船夫曲(齐唱、合唱)多媒体视频播放《黄河船夫曲》。
教师提问:《黄河船夫曲》所表现的情感?音乐的特点?
学生回答:(略)
这一乐章仿佛一幅画,几十个船夫在划船,画面上充满了战斗的力量。音乐一开始比较紧张,好像船夫们与汹涌的波涛搏斗的情形,最后一段比较轻松,表现船夫们心中充满希望和光明,最后两句象征斗争的不断性。整个歌曲写出了一个斗争的运动过程。
(2)教师演唱《黄水谣》,学生欣赏。
(3)请学生说说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并谈谈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感情?
(4)教师小结:《黄水谣》
《黄水谣》是一首“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它描绘黄河两岸沃土千里,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劳动、生活;它借黄水的日夜奔流,倾诉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深重苦难,在敌寇的铁蹄践踏下,人民群众悲愤填膺,燃烧起阶级仇、民族恨的怒火,发出了悲愤有力的控诉。《黄水谣》的曲调写得十分成功,它深厚宽大,把作者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对祖国大地的神情都尽情地歌唱出来。主部的音乐是波浪起伏的,显示出黄河奔腾叫啸的威力,象征着中国人民处在革命战争中的严酷考验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犹如黄河波涛一样汹涌起伏、沸腾激荡。主部的第二乐段,曲调亲切、明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副人民勤劳生活的画面来,表现得深切动人。接着音乐转入由低沉而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表现了敌寇入侵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敌占区的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最后是主部的再现,深沉地诉说着这空前的灾难。
【过渡】刚才同学们欣赏了《黄河大合唱》的第四乐章《黄水谣》。当音乐进行到“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时,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残害中国百姓的各种画面,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段惨痛的历史,都会以各种方式奋起打击侵略者,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6)欣赏《保卫黄河》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欣赏后的真实感觉。
教师提问:整首合唱曲的情绪如何?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试着看老师的指挥手势练唱《保卫黄河》
这是一首轮唱。这一乐章非常的积极向上,表现了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