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项脊轩志
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今江苏省昆山市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归有光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项脊轩志
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项脊轩:作者青年时代朝夕所居的书斋。
项脊轩志
问题:
作者是如何围绕“项脊轩”来叙事抒情的?文中的叙事与抒情又有什么特点?
项脊轩志
第一段:
百年老屋——修葺一新
“多可喜”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
第二段:
诸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过余
“多可悲”
项脊轩志
第三段:
足音辨人——遭火不焚
深刻记忆
项脊轩志
第四、五段:
时至轩中——何谓阁子——室坏不修
——复葺阁子——树茂如盖
深沉情感
项脊轩志
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笔,以项脊轩作结,文中不断点示,用一间旧屋作线索,将人物和事件联系在一起,真切再现了祖母、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也表达了作者对于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
“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
“形散而神不散”
项脊轩志
如果说围绕“项脊轩”谋篇布局体现了课文的“章法”,那么课文在写人叙事和抒发情感的“笔法”上又有什么特点呢?
项脊轩志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项脊轩志
写人叙事的笔法:
提炼典型的生活细节
以少胜多、以简胜繁
项脊轩志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项脊轩志
抒发情感的笔法:
看似平淡的叙述背后蕴含深厚的情感
项脊轩志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
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
项脊轩志
总结
《项脊轩志》是一篇通过写人叙事来抒发感情的散文作品。全文围绕“项脊轩”谋篇布局,“形散而神不散”。文章善于提炼典型的生活细节来简笔勾勒,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含深厚的情感。
项脊轩志
回顾与梳理
古代散文写法比较自由,但优秀的作品在章法、语言方面都颇有讲究。阅读古代散文,我们可以从作品的题目、文体、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赏析文章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