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兰亭集序》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兰亭集序》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23:1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诵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文中所蕴含的生命思考和人生态度。 3.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的章法和语言,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怀。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通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文中所蕴含的生命思考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赏析本文的章法和语言,领会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孙绍振先生曾说:“《兰亭集序》是一篇奇文。首先,奇在它本是散文,但其稿本还是个草稿,尚未正式誊清,颇有错字和涂改,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其次,它本是当时一群名人、贵人……聚会所作三十余首诗歌的序言。其目的本是引导阅读诗歌的兴趣。但是,那些诗歌却得不到后世读者的青睐,几乎无人问津,而这篇序言却成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 二、学习目标: 1.通过理解文意,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探究文中所蕴含的生命思考和人生态度。 2.通过涵泳品味、对比阅读,能够赏析语言艺术特色,探寻文中蕴含的审美追求。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把握本文所承载的文化观念,从中汲取智慧,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三、检查预习情况: 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 明确: 1.内容概括: 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的意义。全文采用先叙后议的章法结构,一、二段叙事、写景,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参加者,描写周围自然环境,抒写兰亭集会之乐;三、四段抒情、议论,由赏景畅饮、游目骋怀引发有关忧乐生死的感慨与思考:人生苦短,乐必生悲;托之诗文,传诸后人。 2.直接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 “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 四、文本研读: 学习任务一 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探究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活动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作者“因何而乐”,“因何而痛”,“因何而悲”。 (提示语:分析情感一定是从文本出发而不能脱离文本的。) 明确:“乐、痛、悲”原因 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人杰地灵 痛:人生短暂,人情易倦,欢乐易逝,生命有限 个人之痛 悲:困境相同,感受相同,千古同悲 群体之悲 活动 2 请同学们总结概括作者的生命价值观及人生态度。 明确:生命价值观:人生在世,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不要虚 度光阴,在有生之年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人生态度: 热爱生命,积极有为 学习任务二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王羲之将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事理思考等付诸笔墨,我们来探其笔墨。通过对比阅读,分析本文的语言艺术,探寻作者庸雍淡定的情感表达方式,感受作者的审美追求。 活 动 阅读孙绰《兰亭后序》、石崇《金谷诗序》、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的有关语句,通过对比,分析王羲之《兰亭集序》与众不同的语言艺术与其特定的抒情方式。 对比阅读: 1.孙绰写的“后序”,其对景观的描绘:“高岭千寻,长湖万顷。” 王羲之:“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石崇《金谷诗序》:“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 王羲之:“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王羲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 本文语言的艺术特色 用词朴实而不华丽,抒情婉约;骈散结合,平实质朴;庸雍淡定,以理节情。 五、结束语: 蒋勋在讲《兰亭集序》时说,“如果真的喜欢《兰亭》,那么就可以走向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你就好好地去感觉你活着的季节。你活着,山水是这么美好,好好地去感觉到身边有一些人品干净的人,可以好好地相处,我相信这是《兰亭》对我们的启发……我相信《兰亭》真正的精神是'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六、课后学习任务 1.背诵《兰亭集序》; 积累成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惠风和畅、流觞曲水、游目骋怀、放浪形骸等。 2.写一篇抒情散文,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不少于400字。 3.推荐阅读:毕淑敏《写下你的墓志铭》,体会其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