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种树郭橐驼传
教学目标
1. 把握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领会文中的“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 2. 体会本文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学习柳宗元“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创作态度。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理解郭橐驼“顺木之天”的“种树之理”。
2. 领会作者针砭时弊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把握文中“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的相似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注课文的单元地位,明确探讨重点: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大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文学魅力。正如单元导语所说:“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也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古代散文的历史长河,学习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一同体会它的理趣所在。 二、主问题探讨——梳理文中呈现了哪些“理”,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加以分析: 1.探讨“种树之理”: (1)依据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以致其性焉尔”: (明确)以先否定后肯定的语言形式,带有一种种树理念的价值选择,“以致其性”的“致”字很重要是“使达到”的意思,“其性”更指的是树木的一种最佳状态,即依照本性生长。正是由于郭橐驼“顺木之天”的种树之理,从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依据2——“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明确)因为“凡植木之性”这句话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释,“凡”字带有“普遍性”的意味,“性”是“方法”的意思。从“顺木之天”再到这里的种树方法,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种树之理”。这段话先是从横向的角度具体阐述了“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的种树方法,非常详尽细致。再是从纵向角度指出种植后的管理上应当“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不复顾”也是一个重点词,带有“不再照看顾念”的意思。 (3)追问——这样的“种树之理”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吗? (明确)“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这一比喻句给了我们启迪:“则”前面的内容是保证树木顺从天性生长的前提条件。“莳”是“栽种”的意思,“若子”这个比喻用得很形象,也表明了顺应天性并非“放任”,恰恰是在种树时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用心呵护,充分了解树的天性,通过行为实践给它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之后才能更好地顺应天性发展。 (4)依据3——“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故不我若也”: (明确)为了使这样的“种树之理”更鲜明,郭橐驼还指出了“他植者”存在问题的做法,和上文形成了对比。首先是种植方法的对比“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其中“拳”是“拳曲”的意思,树木的根部伸展不开,就意味着它的生长是不健康的。“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这一层又是管理上的对比;第三层通过“甚者”这一词再指出更过分的做法“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其中“爪其肤”和“摇其本”这两个行为从“内”和“里”两个层面完全破坏了树木的天性,和郭橐驼对待树木的“其莳也若子”对比鲜明。“爪”在这里用作动词,指的是“用指甲抠”的意思。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木之性日以离矣”,还有对“他植者”行为本质的评价“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5)小结:分析完第三段我们可以体会到这段文字的逻辑非常清晰,从种植方法、培育方法、最终结果和行为本质等方面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种树之道更加凸显。 2.探讨“为官之理”: (1)梳理“种树之理”与“为官之理”的相似点: (明确)从行为方式上,长人者和他植者的两段话形成了呼应。比如都通过“旦暮”强调没有给培育对象一种相对宽松的生长空间,长人者一系列的动词又和他植者的“爪”和“摇”的行为形成呼应。最终导致的结果也有相似性,其中“故病且怠”的“病”和“怠”表达了民众在生存保障和精神状态两方面都困苦的状态。行为本质上“若”“卒”和“虽”“其实”也形成了呼应,是一种揭开表象看实质的体现。 (2)追问——为何本文没有从正面直接阐明为官之理,和郭橐驼的种树之理形成呼应呢? (明确)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中唐时期,“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同时,据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 ”,可谓民不聊生。 三.进一步感悟“为官之理”: 1.知人论世:柳宗元写这篇作品时是贞元二十一年,他当时参与了以二王为首的政治革新,积极推行改革。他担任了监察御史的职务。监察御史可以对尚书省六部及其所辖府、州、县进行全面监察。所以,柳宗元借郭橐驼之口讽刺了他所看到的“繁政扰民”的现象,很有现实针对性。同时,在这背后体现了柳宗元对民生的关注。关注民生疾苦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也是古代士大夫济世为民的品质体现。 2.寻找文中依据:从一些语言中读出柳宗元关怀百姓的恻隐之心,比如:“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通过“又何以”这样的反问体现了对百姓的深切同情。文末的最后一句“传其事以为官戒”更是体现了他的写作意图,柳宗元思考的是如何改进吏治以安天下、济苍生。 四.总结: 1.内容主旨上:本文借郭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种树之理”类比“为官之理”,指出“长人者”政令频出的危害,批评了当时的弊政。提倡应制定顺乎民性的政策,给予百姓休养生息的空间,让百姓真正能够“蕃吾生而安吾性”。 2.策略方法上:在研读本文作者阐明何种“理”的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一些研读的方式和路径。譬如,把握对举和类比的说理方式;知人论世,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体会重点词句背后的情感倾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