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石钟山记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石钟山记 》教案(表格式)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6-15 23:1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把握本文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深入体会文中所传达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 探究本文时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之理的。
2. 掌握一些分析古代杂记文的路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逻辑关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关注课文的单元地位,明确探讨重点: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过程中,相信大家感受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文学魅力。这些作品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脚步,学习第12课《石钟山记》,一同探究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 石钟山,在今天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石钟山地理位置优越,登临其上,可饱览鄱阳湖和长江的山水美景,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与地理学者前来游历或考察,也留下了许多关于石钟山的作品。那么苏轼在游历完石钟山后,有怎样的感悟呢? 二、主问题探讨——本文是如何得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呢? 1.思考第一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1)分析郦道元的观点: (明确)“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鼓”是“激荡”的意思。再是李渤的观点:“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其中“函胡”是指“声音模糊”,而“清越”是指“声音清脆悠扬”。苏轼对郦道元观点的态度和理由是:“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作者对他的观点表示质疑,并且用“人常疑之”:“人”和“常”字从范围和频率上体现了对他观点质疑的普遍性,加强了质疑的力度。而质疑的理由是“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用了假设的方式,“钟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连它都不能因风浪而发出声响,更何况是比钟磬体积更为庞大的石山呢?作者用“虽”、“而况”和“乎”等词加强了质疑的合理性,苏轼是从物体常识的角度进行推断的,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并非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2)分析李渤的观点: (明确)“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我们透过一个词句可以发现,苏轼对李渤观点的质疑态度更加强烈。首先是“自以为”这三个字,呼应了最后一段的“臆断其有无”;“余尤疑之”这四个字和之前对郦道元“人常疑之”相比,态度更加强烈。除了“尤”表示“更加”的意思,这里作者用第一人称“余”字而不是之前的“人”字,个人态度更加鲜明。不过,根据苏轼的叙述,李渤是去石钟山实地考察的,符合“目见耳闻”,“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之铿然有声者”是一句定语后置句,应当翻译成“发出响亮声音的石头”。通过“皆是”和“独以钟”的对比,表明了苏轼质疑的理由,不能将普遍性的特点随意归结为它的独特性。李渤在水边拾起两块石头,通过敲击发出的声音,就得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这样的结论过于主观片面,有些随意,这便是苏轼所说的“臆断其有无”,最后用“何哉”结束第一段,似乎是对李渤的一种质问,语气很强烈。 2.思考第二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1)“余固笑而不信也”: (明确)苏轼不信的内容便是他在白天考察石钟山的经历:“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其中“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这一句已经带有苏轼对这一行为的质疑了,“乱石”、“一二”等词反映了这一行为的随意主观性,“硿硿”是一个拟声词,也是一个击打金石发出的声音。寺僧让小童展示给苏轼看的行为和第一段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的行为非常相似。因为苏轼对李渤的观点心存质疑,所以面对这一相似情景,自然会“笑而不信”了。“固”字有不同的理解,无论解释为“当然”或是“仍然”,都可以看出苏轼是带着之前的疑问前来探寻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 (2)“徐而察之”: (明确)苏轼通过自己的实地考察,印证了对前人的质疑,似乎最终探寻到了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或许是苏轼基于自身的经验与学识,再从第三段“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中可以推断,他也询问了当地的人们,或许认为夜探石钟山,更能够有效和真切地发现得名的原因。从自然角度来说,夜晚湖水退潮后,或许才能够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罅”是“裂缝”的意思。或许只有“至暮夜月明”的时候,才更能看清水石之间的现象。也或许只有夜深人静之时,才能够听到“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苏轼所发现的“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便是一种空腔产生振动的物理现象。苏轼选择夜探石钟山,恰恰体现了一种“目见耳闻”的求实精神,因为在他“徐而察之”的时候“舟人”是“大恐”的,而“徐”字是慢慢、从容的意思,在这样的情境中还能做到如此细致耐心地探求,这份精神在苏轼身上体现得更加可贵。 (3)“因笑谓迈曰”: (明确)苏轼之所以会“笑”,“因”字表示基于上文苏轼父子通过艰险的夜探石钟山,从而探寻到了得名的真相,是一种寻得真相,消除疑惑的会心一笑。之后的“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是苏轼探寻到了石钟山得名的真相后,调动了自身丰厚的文化积淀,厚积薄发,借用典故来进一步印证了自己的发现。 思考第三段和“事须目见耳闻”道理之间的关系: (明确)“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同学们可以看到“此世所以不传也”这一句表明苏轼在分析总结石钟山得名由来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他较为全面地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分号的提示更为清晰:首先是客观理性地认可郦道元的观点是准确的,但描述不够详尽。这点或许和郦道元的生平背景有关,他正逢南北朝对峙时期,郦道元作为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受到当时的时局影响,他的足迹没有到过南朝。所以对江西石钟山命名的由来只能是靠间接经验的获取了。其次是“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值得咀嚼的是“终不肯”这三个字,带有一种“始终不愿意”的意味,苏轼对他们的态度是带有指责的意味。一个“终”字,说明一些士大夫耽于享乐、缺乏探究的精神,也缺乏为 了解真相而不惧危险的勇气。第三层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怎么会知道“渔工水师虽知”呢?显然是他在考察石钟山的过程中和渔工水师打了交道,向他们询问了石钟山的问题,这也是一种“目见耳闻”的体现。“不能言”的“言”更多指的是“文字记载”,也就是他们虽然富有生活经验,但可能一些客观因素或个人能力,无法诉诸笔墨之上。 文章似乎已经总结得很到位了,苏轼又继续推进下去了:“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同学们似乎能够发现这里的词句和之前有照应吧。其中“陋者”是“见识浅陋的人”,“乃”是“竟然”的意思,这两个词和之后的“自以为”都带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苏轼对李渤这样的观点及其探究方式是带有讽刺意味的。通过“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这一句和文章开头的“人常疑之”和“余尤疑之”形成了照应,更是以此来点明李渤便是“臆断有无”之人,需要引以为戒。 三.总结: 1.结论:本文表面上以游踪(何以要游——游时如何——游有何思)为线,实际上是以“生疑——解疑——明疑”为脉,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体现了“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的求实精神。 2.小结:在梳理文章如何得出求实探究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也掌握了一些分析古代杂记文的路径和方法。比如关注文章的选材和剪裁的意图;揣摩作者对文中不同材料内容的情感倾向;通过关联词、语气词等标志性字词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调动生活经验与文化积累等等。 四.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