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来测量温度的。
2.过程方法: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一些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温度计的关注,并尝试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温度计温度的认、读和写。
教学难点:准确使用温度计。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比较水的温度
1.出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两杯水,你们猜猜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出示1号杯、4号杯)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生:用手摸、用眼看、用嘴尝)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摸一摸,说说你的感受。
生:1号杯是冷水,4号杯是热水。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冷水的温度低,热水的温度高。其实物体的冷热程度就是温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板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等触觉器官感知、比较物体的冷热情况。
2.我们再来感知一下,(再出示两杯水)再加入两杯水,(现在1号杯冷,2,3号是温水,3号杯温度略高于2号杯,4号杯热)现在,请一个同学按照我说的方法来完成下面的操作:先把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一下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预设:学生可能会感觉1号杯的水冷,4号杯的水热,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冷)
3.我们再来一次,这次的要求是先把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2号杯和3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然后马上将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指同时分别插入1号杯和4号杯,比较它们的冷热。(预设:学生可能说2号和3号杯的水温差不多,1号杯水冷,4号杯水热或者说3号杯的水比2号杯的水热)
4.师:同样的四杯水,由于实验顺序不同,手指获得的感觉是不同的,要想科学而精确地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就要用到测量仪器——温度计。板书:温度计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研究温度和温度计。板书课题: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2【活动】二、观察温度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温度计,这温度计看起来坚固吗?如果你们用,你觉得该注意什么?(预设:学生可能说轻拿轻放,不争夺,捏牢不掉)
师:对的。出示课件: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警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温度计,请你仔细观察温度计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指名学生汇报。那同学们有没有说完整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师边讲解边出示课件:玻璃泡: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要用玻璃泡接触测量的物体。玻璃管:玻璃管很细,里面有红色液柱,红色液柱可以告诉我们,到底是多少温度,当它停止不动时,液柱最高点所对的刻度就是测的温度。
大家观察的都不错,老师还有三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决吗?
课件出示:你观察的温度计有摄氏度(℃)的标记吗?
你观察的温度计上的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摄氏度?每一小格表示多少?
你观察的温度计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
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学生发现,就让其他学生模仿)现在,你们模仿我,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捂住,注意:不要太用力,防止玻璃泡破裂。看看有什么发现?(红色液柱升高)这说明什么?(温度升高)如果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比较冷的环境里会怎么样?(红色液柱会下降)如果我们的手这样握着温度计,液柱会不会一直不停的往上升?把温度计撑爆?当它静止不动时,液柱最高点对着的刻度就是(手的温度)。
活动3【活动】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1.师:出个题目考考你们,课件出示,你会读会写吗?学生读。请你们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一下。课件依次出示:0℃、25℃、–10℃.
四、读出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1.今天有几位小朋友也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观察温度计,大家看一看,他们谁的读数方法正确呢?(课件出示)
2.从不同的角度看温度计的液面,可以读出几个不同的温度?
3.读出正确的温度。
4.在读取温度计温度时我们除了要注意角度问题,还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明白:观测温度时,视线和温度计液面要保持平衡;要尽可能消除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比如:手不要触摸温度计的玻璃泡;嘴里呼出的热气不要对着温度计;液面静止后再平视液面读数等。
活动4【测试】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思考:如何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