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配套教学设计(48)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九节:冼星海 配套教学设计(4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12-15 14:06:0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前查阅资料,教师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平、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贡献,及《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
2、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学生进一步提升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学唱第五乐章《黄水谣》和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学生较深入的体会音乐情感;通过对比《黄河大合唱》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不同音乐表现风格,初步分析两种音乐形式的特色。
3、情感目标:通过对冼星海生平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初步认识这部作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学生能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于《黄河大合唱》作品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并不陌生,在初中教材也有涉及,但是冼星海以及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创作的这部里程碑式的巨作的更详尽的内容,对于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是陌生的,所以在本课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上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力求通过本堂课学生能够对《黄河大合唱》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歌唱实践,学生对《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有较深入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挖掘作品的内涵,学生初步认识此作品艺术和社会价值。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播放黄河景观的视频及《黄河协奏曲》的背景音乐
课前播放黄河景观的视频及《黄河协奏曲》的背景音乐,导入《黄河大合唱》和冼星海。从感受音乐入手,导入本课主题。通过音乐欣赏感受到的黄河的魅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象征。
活动2【活动】 词、曲作家及作品简介
学生分三个小组课前搜集作者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内容结构,并由小组代表展示。
《黄河大合唱》词、曲作者。简介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侧重对其爱国主义情怀的描述,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作品创作背景。播放视频资料
展示《黄河大合唱》的结构:八个乐章……
活动3【讲授】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
(划分作品的三个情感层次:黄河颂、黄河愤、黄河怒)
思考:
歌曲的素材来源?速度与力度有何变化?带来什么效果
欣赏第一情感层次的代表作品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播放视频资料
探究:劳动号子。快-慢-快,强-弱-强。(船工号子的音调素材以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勾画出船夫们惊涛骇浪的情景,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活动4【讲授】第四乐章《黄水谣》赏析
介绍第二个情感层次:《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
欣赏第五乐章《黄水谣》。播放视频…
歌曲结构:三段体。
第一段:曲调亲切自然,描绘了黄河两岸沃野千里,人民富裕
的景象。第二段:转入低沉的诉说,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第三段:再现
探究:“民谣体”的歌曲.“民谣体”是指一些流传民间带诉说性的民歌,而《黄水谣》则是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
活动5【讲授】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赏析
引出第三个情感层次内容:《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欣赏第七乐章。播放视频…(思考:本乐章又运用了什么演唱形式?有什么特殊表现意义?)
让学生用齐唱学唱此乐章。
探究:齐唱+轮唱;
表现革命武装不断发展壮大,革命队伍像黄河滚滚洪流一样势不可挡
演唱要求有强弱变化,有气势。
活动6【讲授】 拓展: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欣赏
对比声乐合唱版本欣赏。
播放视频…(朗朗演奏)
探究:这里面包含有哪些音乐素材
(东方红、国际歌)
对比声乐合唱版本两者各有什么风格特点?
(合唱:发挥了人声合唱的声势,显得音响庞大;钢协:钢琴和乐队代替人声,在交响和声色彩上更细腻,富于变化。各有千秋。)
活动7【活动】  小结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杰作。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坚强,记住永远的《黄河大合唱》,记住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活动8【作业】作业布置
(1)学唱《二月里来》后,体会作者其他风格的作品。
(2)听《黄河大合唱》全曲,选你最喜欢的一曲,哼唱一下,并谈谈你对音乐的体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