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此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 50分,考试时间 5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答题,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只有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才能改变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噩运。”下列哪一事件可以印证此观点( )
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护国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随着《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不断热映,激发了人们对最可爱的人的无限崇敬。以下属于“最可爱的人”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黄继光 D.雷锋
3.“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农具……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说明土地改革( )
A.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C.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4.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1953-1957年我国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的速度达到18%,“一五计划”的完成( )
A.使我国成为工业强国 B.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C.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D.保障土地改革的完成
5.“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每个年代都会有很具年代感的流行语。回顾历史,生活在1958年的人们接触到的流行语应该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C.改革开放、深圳特区 D.入世谈判、和平发展
7.如果要去考察我国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我们应该前往的省份是( )
A.广东、福建 B.湖南、浙江 C.山东、江苏 D.广西、湖北
8.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以阶级斗争为纲” B.资产阶级自由化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9.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 )
A.农村 B.外资企业 C.城市 D.国有企业
10.某农户的墙上留有一条“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标语。从内容上分析,这条标语应出现于( )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1.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C.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D.祖国统一、科技发达、社会和谐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国共产党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构建而创新的针对性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是( )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14.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这反映,我国以国家法强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C.台湾实行高度自治 D.两岸政治对话的开展
15.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其中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A.陆军 B.海军 C.空军 D.火箭军
16.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共商、共建、共享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17.1971年10月25日,大会表决刚结束,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有媒体评论:中国受到联大三分之二以上国家的祝福,使联合国发生根本变化。以上描述的是(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C.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中国军队先后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18.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20世纪70年代,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改善主要是因为( )
A.国际地位提高 B.实行了对外开放
C.推行全方位外交 D.建成小康社会
19.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
A.莫言 B.钱学森 C.翟志刚 D.屠呦呦
20.春节联欢晚会是赞助商竞争的舞台。20世纪80年代春晚的主流赞助商是钟表厂和自行车制造厂,90年代是家电生产厂,如今则是互联网公司。这反映了( )
A.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B.对外开放取得的成就
C.中国社会经济的变迁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0分)
2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曲《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东方红,大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为了建设新中国,领导我们向前进。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歌曲《东方红》
材料三: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
(1)材料一中歌曲让我们“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人物分别是谁 (2分)
(2)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有哪些主要历史业绩 (各写一例即可,2分)
(3)好的歌曲是历史发展的见证。通过以上分析,请写出《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1分)
22.(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民主政治建设也顺利进行,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材料二:1956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三: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因”“国”那样的失误和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试举两项重工业建设成就,说明材料一中“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转变是什么 (1分)材料三中A、B两处应填入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2分)
(3)以上材料和问题共同的学习主题是什么 (1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材料二:2022年12月5日,在香港举行的“九二共识”30周年论坛上,来自内地、香港与台湾的百余位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再次重温了“九二共识”的核心要义。同时高度肯定了“九二共识”在过去30年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贡献和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在台湾和平统一的问题上采取的政策。该政策是谁提出的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内涵。(2分)
(3)综上所述分析,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推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写出三个即可,3分)
24.(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美国媒体报道了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报道说,在环绕地球21个小时后,航天飞船按计划准时着陆。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两弹一星”的成功产生了什么国际影响 (2分)
(2)材料二中美国媒体报道的是哪一成就 (1分)请你写出人们对材料三中图1科学家的赞誉称号,图2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了怎样的科学成就 (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
(写出一个即可,1分)
25.(6 分)下面是有关中美关系变化的相关事件,请你阅读并深思。结合中国现代史所学知识,写一篇60-10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中美建交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1950年6月25 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5DCACB 6-10BACAD 11-15 ABCAD 16-20 ACAA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1)毛泽东;邓小平。
(2)毛泽东:创立毛泽东思想;领导建立新中国等: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等。
(3)《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
22.(1)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建成投产。
(2)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
“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23.(1)“—国两制”。邓小平。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海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制定法律,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等。
24.(1)“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垒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成就: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飞行。
图1:“杂交水稻之父”:图2: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发现青蒿素)。
(3)主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国家的高度重视,政策的支持;科学家的努力等。
25.略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