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五)
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3-5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 )
A.神经系统 B.泌尿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2.在原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最可能是( )
A.自养、需氧 B.自养、厌氧 C.异养、需氧 D.异养、厌氧
3.高等植物也会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其产物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不同点在于( )
A.产生酒精 B.产生水 C.产生能量 D.产生乳酸
4.有暂时贮存尿液功能的是( )
A.肾脏 B.膀胱 C.输尿管 D.尿道
5.当人体深而窄的伤口内部感染了破伤风杆菌后,伤口坏死组织增多,破伤风杆菌大量繁殖。这种细菌的代谢方式应属于( )21·cn·jy·com
A.异养需氧型 B.异养厌氧型 C.自养需氧型 D.自养厌氧型
6.患了肠胃炎的病人,医生往往要给他注射生理盐水,这是为了( )
A.维持体内水分的代谢平衡 B.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代谢平衡
C.维持体内无机盐的代谢平衡 D.调节体内血糖的浓度
7.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液由血清和血细胞组成 B.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
C.体循环始于右心室 D.动脉血管里流的都是动脉血
8.下列有关动脉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管壁较厚 ②弹性较小 ③血流呈喷射状 ④管径由小变大
⑤管壁薄 ⑥弹性较大 ⑦管径由大变小 ⑧血流速度较慢
A.①④⑤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⑥⑦ D.①②⑤⑧
9.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含有叶绿体 B.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C.动物还是植物 D.能否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10.长期的自然选择,使生物在形态、结构、功能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适应性,如与静脉相比,人体四肢的动脉一般分布在较深的地方,这是对下列何者的适应( )
A.动脉的血压高 B.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C.动脉的管壁厚 D.动脉中的血液速度慢
11.作为血液的液态部分,血浆在物质输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物质在血浆中不存在的是( )
A.血红蛋白、淀粉酶、麦芽糖 B.二氧化碳、氧气、氨基酸
C.血浆蛋白、葡萄糖、胰岛素 D.生长激素、抗体、维生素
12.一个健康的人如果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 )
A.两者均增多 B.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
C.两者均未增多 D.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
13.下列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 )
A.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由肺排出
B.少量水、尿素和无机盐由皮肤汗腺排出
C.消化的食物残渣经由肛门排出
D.大量水、无机盐、尿素等以尿液的形式经泌尿系统排出
14.假如正常人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个数为A、B、C。某人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时检测到三种血细胞的值分别用X、Y、Z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表:则此人的健康状况是( )21·世纪*教育网
正常值
检测值
正常值与检测值的关系
红细胞
A
X
A>X
白细胞
B
Y
B=Y
血小板
C
Z
C=Z
A.是正常人 B.患贫血症 C.体内有炎症 D.患遗传病
15.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2-1-c-n-j-y
A.丙和丁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 B.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不会发生凝集
C.乙的血滴入丙的血清中会发生凝集 D.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
16.如图为血液流经人体某部位的示意图,图中a为血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为小肠,则a内流动的是静脉血 B.若X为肺,则a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X为肾小球,则a为静脉 D.若X为心脏,则a为动脉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中曲线Ⅰ、曲线Ⅱ表示人体血液中氧或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关于该图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血管F可以表示肺泡外毛细血管
B.血管F可以表示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
C.若血管F表示组织细胞外毛细血管,则曲线I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若血管F表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曲线I代表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18.如图表示正常人肾小管内,某种物质含量变化,该物质是( )
水 B.尿素 C.葡萄糖 D.无机盐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把错误的叙述找出来( )
A.肾单位是由图中的③④⑤构成
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②中流的是静脉血
D.⑥中的血液比①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20.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关于尿的形成和排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健康人的④内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B.④内的液体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C.在尿液中发现红细胞是结构②发生了病变
D.图中B处表示的是肾小管的重吸收过程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我国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和鸡蛋等营养餐。如图表示面包的主要成分一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2·1·c·n·j·y
(1)图中a物质的名称是 ,消化道内吸收该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2)若尿液中出现a物质,可能是由于肾单位中的 发生病变,导致a物质不能全部被重吸收。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物质a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 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
(4)关于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不能为人类提供能量 B.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C.正常尿液中一定含有a物质 D.淀粉的消化需要胃蛋白酶的参与
22.尽管在蓝藻出现之前,地球的大气中并没有氧,但现有证据表明:那时海洋中有较丰富的有机物,而且有原始生命。直到距今30亿~20亿年以前,蓝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有了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生存和发展。大气中的一部分氧还转化为臭氧(O3)…经过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最后才出现了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蓝藻的营养方式可能为 。
(2)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可能为 ,通过 呼吸获得能量。21*cnjy*com
23.台州某中学的小豪同学早晨仅吃了一小片奶油面包就匆匆去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的1500米长跑比赛。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双腿酸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胡将奶油面包中的淀粉摄取到体内并转化成骨骼肌中的葡萄糖,这一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
(2)跑步时小胡的呼吸和脉博明显加快,从而及时为骨骼肌细胞运送 ;请写出其中某种成分从小胡肺泡毛细血管中运送至骨骼肌细胞的途径或路线 。
(3)赛后小胡感到头晕乏力的最可能原因是 ;双腿酸胀的原因是 。
24.下列如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泵”,主要由 组织构成。
(2)图中,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 ,与它相连的血管为[ ] ,该腔与同侧的[C]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肺循环的起点是图中的[ ] 。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下面是关于尿液形成的有关知识,据图和表回答问题:
液体
部分成分含量(g/100mL)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0.10
0.03
0.03
Y
0.00
1.80
0.00
Z
0.0
0.03
8.00
(1)图乙中①③⑤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称为 。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血液经过图中标号 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屎;当原尿流经图中标号 时则发生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21教育网
(2)如表中,代表尿液的是 (填“X”或“Y”或“Z”),理由是 。
(3)人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尿素除了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尿素可以由 排出体外。【来源:21cnj*y.co*m】
26.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双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 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 和 构成的。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 。21cnjy.com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 ,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7.A和B两种鼠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从A、B中选择等量的鼠用于实验,研究其水盐平衡的调节功能。将实验鼠置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其间只饲喂以等量的同种食物,而不喂水。实验结果如下表:
A
B
代谢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81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90
168
粪便含水量
2
20
(1)本实验中,在鼠的选择上还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 。
(2)两种鼠中,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是 (选填“A”或“B”),理由是 。
(3)若实验持续进行,最先死亡的是 (选填“A”或“B”),原因是 。
28.如图所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www.21-cn-jy.com
(1)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的图象,你认为[1] 是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2]是 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29.如图所示是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葡萄酒的酿制过程是:先通气进行有氧呼吸,以增加酵母菌数量,然后再发酵获得葡萄酒。由此可见,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 。
(2)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使酵母菌进行 ,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使酵母菌 获得葡萄酒,
(3)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及少量能量的过程。请写出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
九年级(上)科学阶段测试卷(十五)
第4章《代谢与平衡》第3-5节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B
B
B
B
C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C
B
D
C
C
C
C
C
二、简答题
21、(1)葡萄糖; 小肠;(2)肾小管.(3)2 (4)B;
22、(1)自养型;(2)异养型;无氧;
23、(1)同化;
(2)氧气、养料;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动脉→骨骼肌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血糖浓度过低(或缺氧);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24、(1)肌肉; (2)D左心室; ②主动脉; 房室瓣; (3)B右心室;
25、(1)肾单位;①; ⑤; (2)Y; 液体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 (3)皮肤;
26、(1)动脉; (2)血浆;血细胞; (3)体循环; (4)瓣膜; (5)B型和O型;
实验探究题
(1)年龄、大小、性别应相同;
(2)A; A鼠蒸发失水少,保水能力强大,适应干燥地区;
(3)B; B鼠失水速度快;
28、(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2)低;
(3)动脉;血流方向是由主干流向分支; 毛细; 红细胞单行通过;
29、(1)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或发酵);
(3)(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少量能量;
温馨提示:本系列作品由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其他相关资料可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521教育网
也可百度搜索(三人行名师科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