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十五中学唐旭娥
1.熟读诗歌,理解诗意。
2.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中心人物之一。改革失败后被贬。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同龄人,都是中唐著名诗人,且二人齐名,号“刘白”。二人交谊亦深。
刘禹锡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奉诏还京,后因作诗讽刺权贵,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任夔州、和州刺史,共十三年。后来,几经多次调动,刘禹锡被派往苏州担任刺史。
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为户部尚书。
1、注意读音,停顿。
2、读出感情。
酬
刘禹锡
吟
烂柯人
暂凭
长精神
侧畔
chóu
yǔ xī
yín
làn kē
cè pàn
zàn píng
zhǎng
巴山/楚水 /凄凉地, 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空吟 /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沉舟/侧畔 /千帆过, 病树/前头 /万木春。
今日/听君 /歌一曲, 暂凭/杯酒 /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2.不理解处质疑。
首联:被贬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方,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
颔联: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颈联: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尾联: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赏析角度:
内容
修辞
情感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豁达。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最后两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意境优美,气势豪放,不要说日在桑榆已是晚景,晚霞也可以照得满天彤红。刘禹锡面对衰老,不消极,不悲观,情绪积极,格调高昂,有一种鼓舞人的力量。这两句诗既是刘禹锡内心世界的自我剖白,也是对老朋友白居易的宽慰和鼓励。
在灿若星河的唐代诗坛中,刘禹锡也许不是最耀眼的,但他一定是最坚强乐观的。有过失落和彷徨,但总是乐观向上!品读刘禹锡就是品读历史品读人生,让我们在刘禹锡的斗士情怀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和直面人生的勇气吧。